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型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罐体,以及设置在罐体上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连接有进水管,出水口连接有出水管;在罐体内竖向设有若干隔板以将罐体分隔成若干处理区,所有处理区按水体流向依次是预反应区、一级缺氧区、一级好氧区、二级缺氧区、二级好氧区和沉淀区,进水管出水端设于预反应区顶部,出水口设于沉淀区对应的罐体上部侧壁;所有处理区相邻两个处理区对应的隔板上均设有过流口;一级好氧区和二级好氧区底部设有曝气装置,曝气装置与曝气泵连接,在一级好氧区和二级好氧区中上部设有生物填料;还设有回流装置以将沉淀区底部的混合液回流至一级缺氧区。该设备操作简单、运行费用低、抗冲击力强、出水水质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型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型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人类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是水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主要是粪便和洗涤污水。城市每人每日排出的生活污水量为150~400L,其量与生活水平有密切关系。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如纤维素、淀粉、糖类和脂肪蛋白质等,也常含有病原菌、病毒和寄生虫卵,存在于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极不稳定,容易腐化而产生恶臭。细菌和病原体以生活污水中有机物为营养而大量繁殖,可导致传染病蔓延流行。因此,生活污水排放前必须进行处理。目前设于郊区的度假村组和别墅,以及远离城镇的零散分布的村组,住户密度小、跨度大,如果建设污水处理管网,投资大、运行成本高、维护困难,同时,以上住户每户每日产生的污水量小,小于5m3,提供一种针对单户的微型污水处理设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维护方便、运行费用低、抗冲击力强、出水水质稳定的微型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一种微型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罐体,以及设置在罐体上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连接有进水管用于引入生活污水,所述出水口连接有出水管用于排放处理后的水体;所述罐体为圆筒形,在罐体内竖向设有若干隔板以将罐体分隔成若干处理区,所有处理区按水体流向依次是预反应区、一级缺氧区、一级好氧区、二级缺氧区、二级好氧区和沉淀区,所述进水管出水端设于预反应区顶部,所述出水口设于沉淀区对应的罐体上部侧壁;所有处理区中相邻两个处理区对应的隔板上均设有过流口,以将上一处理区内的水体引入下一处理区内;一级好氧区和二级好氧区底部设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与曝气泵连接,便于为一级好氧区和二级好氧区充氧,并在一级好氧区和二级好氧区中上部设有生物填料;所述沉淀区和一级缺氧区之间设有回流装置,以将沉淀区底部的混合液回流至一级缺氧区。进一步地,预反应区、一级缺氧区、一级好氧区、二级缺氧区、二级好氧区和沉淀区相邻两处理区过流口分别为过流口Ⅰ、过流口Ⅱ、过流口Ⅲ、过流口Ⅳ和过流口Ⅴ,所述过流口Ⅰ设置在对应隔板的上部,所述过流口Ⅱ设置在对应隔板的下部,所述过流口Ⅲ设置在对应隔板的上部,所述过流口Ⅳ设置在对应隔板的下部,所述过流口Ⅴ设置在对应隔板的中部;所有过流口上设有筛网,用于防止上一处理区内的浮渣或生物填料进入下一处理区。更进一步地,预反应区位于罐体中心,在预反应区内竖向设有若干隔离板以将预反应区分成一级预反应区、二级预反应区和三级预反应区,在一级预反应区内设有提篮格栅,所述提篮格栅顶端高出一级预反应区最高处理水位一距离,所述进水管出水端插入一级预反应区并置于提篮格栅内;一级预反应区和二级预反应区对应隔离板下部设有过流孔Ⅰ,以将一级预反应区内的水体引入二级预反应区,二级预反应区和三级预反应区对应隔离板的中部设有过流孔Ⅱ,以将二级预反应区内的水体引入三级预反应区,所述过流口Ⅰ设置在三级预反应区和一级缺氧区间对应的隔板上,过流孔Ⅰ和过流孔Ⅱ上设有筛网,防止上一级预反应区内的浮渣进入下一级预反应区。进一步地,一级缺氧区和二级缺氧区底部设有曝气装置,便于通过曝气对一级缺氧区和二级缺氧区进行清理,并在一级缺氧区和二级缺氧区中上部设有生物填料,促进缺氧区微生物的生长。更进一步地,所述曝气装置为曝气滤砖、曝气管或曝气盘。进一步地,所述回流装置为回流管,回流管的进口端设于沉淀区中下部,出水端位于一级缺氧区上方,并在回流管上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通过气管与曝气泵连通,以将沉淀区内的混合液回流至一级缺氧区,并在曝气泵上设有出气阀门,便于通过控制出气阀门调节回流混合液的流量。进一步地,在沉淀区上部可拆卸设有设备容置腔和后处理腔,所述设备容置腔用于放置曝气泵,所述后处理腔底板为过滤网结构,并在后处理腔内设有铁屑、活性炭、砂石、铁碳或海绵,便于沉淀区下部的水体进入后处理腔内进行深度处理,所述出水口设置在后处理腔对应的罐体侧壁上并与后处理腔连通,以将深度处理后的水体排放。进一步地,在沉淀区中部设有紫外灯管或/和在出水管上设有紫外消毒器,所述紫外灯管竖向设置且在紫外灯管外罩设有亚克力管。进一步地,在罐体顶端设有盖体以将罐体顶面封闭,并在盖体或罐体顶端侧壁上设有贯穿孔,便于进水管从贯穿孔进入所述污水处理设备,从而引入生活污水。进一步地,还设有太阳能电板,所述太阳能电板与曝气泵连接,以为曝气泵提供电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生活污水进入该污水处理设备后,经预反应区-一级缺氧区-一级好氧区-二级缺氧区-二级好氧区生化反应后,能有效杀灭病原菌、病毒和寄生虫卵,同时能高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经沉淀区沉淀、消毒后,水质能达标排放,并且出水水质稳定。2、本技术占地小、运行费用低,操作运行简单、污水处理过程中不需工作人员值守,且维护方便,适用于对单户产生的生活污水进行处理。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罐体俯视图。图2-图1A-A剖视图。图3-图1B-B剖视图。图4-回流装置结构示意图。其中:1-一级预反应区;2-二级预反应区;3-三级预反应区;4-一级缺氧区;5-一级好氧区;6-二级缺氧区;7-二级好氧区;8-沉淀区;81-设备容置腔,82-后处理腔;9-提篮格栅;10-盖体;11-进水管;12-过流口Ⅱ;13-过流口Ⅲ;14-曝气装置;15-过流口Ⅳ;16-生物填料;17-回流装置;18-紫外灯管;19-出水管;20-过流口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一种微型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罐体,以及设置在罐体上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连接有进水管11用于引入生活污水,所述出水口连接有出水管19用于排放处理后的水体;所述罐体为圆筒形,在罐体内竖向设有若干隔板以将罐体分隔成若干处理区,所有处理区按水体流向依次是预反应区、一级缺氧区4、一级好氧区5、二级缺氧区6、二级好氧区7和沉淀区8,所述进水管出水端设于预反应区顶部,所述出水口设于沉淀区8对应的罐体上部侧壁;所有处理区中相邻两个处理区对应的隔板上均设有过流口,以将上一处理区内的水体引入下一处理区内;一级好氧区5和二级好氧区7底部设有曝气装置14,便于为一级好氧区5和二级好氧区7充氧,并在一级好氧区5和二级好氧区7中上部设有生物填料16;所述沉淀区8和一级缺氧区5之间设有回流装置17,以将沉淀区8底部的混合液回流至一级缺氧区4。这里的混合液包括硝化液、好氧微生物以及兼氧微生物,同时也包括一部分溶解氧。这样,污水进入预反应区内,这里的预反应区相当于厌氧区,在厌氧区内微生物将部分难降解有机物降解得到小分子的有机物,并为一级缺氧区提供碳源;在一级缺氧区内,硝化液回流到缺氧区内,缺氧区内的反硝化细菌通过生物反硝化作用,将硝化液中的硝酸盐、亚硝酸盐转化为氮气,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在一级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型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罐体,以及设置在罐体上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连接有进水管用于引入生活污水,所述出水口连接有出水管用于排放处理后的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为圆筒形,在罐体内竖向设有若干隔板以将罐体分隔成若干处理区,所有处理区按水体流向依次是预反应区、一级缺氧区、一级好氧区、二级缺氧区、二级好氧区和沉淀区,所述进水管出水端设于预反应区顶部,所述出水口设于沉淀区对应的罐体上部侧壁;所有处理区中相邻两个处理区对应的隔板上均设有过流口,以将上一处理区内的水体引入下一处理区内;一级好氧区和二级好氧区底部设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与曝气泵连接,便于为一级好氧区和二级好氧区充氧,并在一级好氧区和二级好氧区中上部设有生物填料;所述沉淀区和一级缺氧区之间设有回流装置,以将沉淀区底部的混合液回流至一级缺氧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罐体,以及设置在罐体上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连接有进水管用于引入生活污水,所述出水口连接有出水管用于排放处理后的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为圆筒形,在罐体内竖向设有若干隔板以将罐体分隔成若干处理区,所有处理区按水体流向依次是预反应区、一级缺氧区、一级好氧区、二级缺氧区、二级好氧区和沉淀区,所述进水管出水端设于预反应区顶部,所述出水口设于沉淀区对应的罐体上部侧壁;所有处理区中相邻两个处理区对应的隔板上均设有过流口,以将上一处理区内的水体引入下一处理区内;一级好氧区和二级好氧区底部设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与曝气泵连接,便于为一级好氧区和二级好氧区充氧,并在一级好氧区和二级好氧区中上部设有生物填料;所述沉淀区和一级缺氧区之间设有回流装置,以将沉淀区底部的混合液回流至一级缺氧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预反应区、一级缺氧区、一级好氧区、二级缺氧区、二级好氧区和沉淀区相邻两处理区过流口分别为过流口Ⅰ、过流口Ⅱ、过流口Ⅲ、过流口Ⅳ和过流口Ⅴ,所述过流口Ⅰ设置在对应隔板的上部,所述过流口Ⅱ设置在对应隔板的下部,所述过流口Ⅲ设置在对应隔板的上部,所述过流口Ⅳ设置在对应隔板的下部,所述过流口Ⅴ设置在对应隔板的中部;所有过流口上设有筛网,用于防止上一处理区内的浮渣或生物填料进入下一处理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型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预反应区位于罐体中心,在预反应区内竖向设有若干隔离板以将预反应区分成一级预反应区、二级预反应区和三级预反应区,在一级预反应区内设有提篮格栅,所述提篮格栅顶端高出一级预反应区最高处理水位一距离,所述进水管出水端插入一级预反应区并置于提篮格栅内;一级预反应区和二级预反应区对应隔离板下部设有过流孔Ⅰ,以将一级预反应区内的水体引入二级预反应区,二级预反应区和三级预反应区对应隔离板的中部设有过流孔Ⅱ,以将二级预反应区内的水体引入三级预反应区,所述过流口Ⅰ设置在三级预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军,罗朝晖,古励,陈海岩,刘金祖,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钢结构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