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色智能车灯用安装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4393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1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色智能车灯用安装支架,包括固定框、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所述固定框内腔一侧设有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一侧设有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两端均开设有凹榫,所述第二固定架两端均安装有凸榫,所述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外侧壁表面均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一侧安装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一侧通过减震弹簧架与固定框内侧壁表面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凹榫和凸榫,可使得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相互配合,从而能够对三色智能车灯芯进行安装固定,并且调节机构又能微调固定架,进而提高了固定架的固定效果,同时减震弹簧架又减缓外界震动对调节机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色智能车灯用安装支架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具体为一种三色智能车灯用安装支架。
技术介绍
车灯就是指车辆上的灯具,是车辆夜间行驶在道路照明的工具,也是发出各种车辆行驶信号的提示工具。但是,现有的用于三色智能车灯用安装支架存在以下缺点:1、现有的三色智能车灯用安装支架在使用时,不能灵活的对安装的车灯进行微调,同时现有三色智能车灯用安装支架又不具有减震和防护性能,进而降低了三色智能车灯的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色智能车灯用安装支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现有的三色智能车灯用安装支架在使用时,不能灵活的对安装的车灯进行微调,同时现有三色智能车灯用安装支架又不具有减震和防护性能,进而降低了三色智能车灯的使用安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色智能车灯用安装支架,包括固定框、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所述固定框内腔一侧设有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一侧设有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两端均开设有凹榫,所述第二固定架两端均安装有凸榫,所述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外侧壁表面均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一侧安装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一侧通过减震弹簧架与固定框内侧壁表面相连,通过凹榫和凸榫,可使得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相互配合,从而能够对三色智能车灯芯进行安装固定,并且调节机构又能微调固定架,进而提高了固定架的固定效果,同时减震弹簧架又减缓外界震动对调节机构影响。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均呈半圆环型,所述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内侧壁表面均粘接有阻燃橡胶垫,从而能够使得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相互配合,进而能够对三色智能车灯芯进行限位固定,并且通过在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内侧壁表面均粘接有阻燃橡胶垫,既能降低固定架对三色智能车灯芯的磨损,又能起到防护效果,同时阻燃橡胶垫自身又具有阻燃功能,进而防止自身燃烧。优选的,所述凹榫内径大小与凸榫外径大小相同,且构成嵌入式机构,从而能够提高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固定效果,进而能够防止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对三色智能车灯芯固定时发生错位,提高了固定效果。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由套管、顶柱、限位板和调节钮组成。优选的,所述顶柱插接在套管内腔,所述顶柱一端安装有限位板,且限位板位于套管内腔,所述套管外壁表面安装有调节钮,且调节钮一端与顶柱相连,从而能够使得顶柱在套管内灵活的伸缩,并且限位板又能防止工作人员将顶柱抽出,提高了顶柱使用安全,通过在套管外壁表面安装有调节钮,且调节钮一端与顶柱相连,从而能够便于工作人员灵活的调节固定顶柱的位置,以便于能够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优选的,所述固定框内侧壁表面两侧均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固定框内腔两侧均安装有立柱,通过安装板,可便于固定框的安装固定,同时通过在固定框内腔两侧均安装有立柱,又能加强固定框的结构强度,进而能够提高固定框防护性能。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三色智能车灯用安装支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由于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均呈半圆环型,从而能够使得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相互配合,进而能够对三色智能车灯芯进行限位固定,并且通过在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内侧壁表面均粘接有阻燃橡胶垫,既能降低固定架对三色智能车灯芯的磨损,又能起到防护效果,同时阻燃橡胶垫自身又具有阻燃功能,进而防止自身燃烧,通过凹榫和凸榫,可提高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对三色智能车灯芯进行安装固定效果。(2)本技术通过调节机构中顶柱插接在套管内腔,同时顶柱一端安装有限位板,且限位板位于套管内腔,从而能够使得顶柱在套管内灵活的伸缩,并且限位板又能防止工作人员将顶柱抽出,提高了顶柱使用安全,通过在套管外壁表面安装有调节钮,且调节钮一端与顶柱相连,从而能够便于工作人员灵活的调节固定顶柱的位置,以便于能够满足使用者的需求。(3)本技术由于调节机构一侧通过减震弹簧架与固定框内侧壁表面相连,从而能够使得减震弹簧架能够减缓外界震动对调节机构影响,进而降低了固定架中三色智能车灯芯的影响,以便于能够提高三色智能车灯芯使用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A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框;2、第一固定架;201、凹榫;3、第二固定架;301、凸榫;4、阻燃橡胶垫;5、顶板;6、调节机构;601、套管;602、顶柱;603、限位板;604、调节钮;7、减震弹簧架;8、安装板;9、立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三色智能车灯用安装支架,包括固定框1、第一固定架2和第二固定架3,所述固定框1内腔一侧设有第一固定架2,所述第一固定架2一侧设有第二固定架3,所述第一固定架2两端均开设有凹榫201,所述第二固定架3两端均安装有凸榫301,所述第一固定架2和第二固定架3外侧壁表面均安装有顶板5,所述顶板5一侧安装有调节机构6,所述调节机构6一侧通过减震弹簧架7与固定框1内侧壁表面相连,通过凹榫201和凸榫301,可使得第一固定架2和第二固定架3相互配合,从而能够对三色智能车灯芯进行安装固定,并且调节机构6又能微调固定架,进而提高了固定架的固定效果,同时减震弹簧架7又减缓外界震动对调节机构6影响。所述第一固定架2和第二固定架3均呈半圆环型,所述第一固定架2和第二固定架3内侧壁表面均粘接有阻燃橡胶垫4,从而能够使得第一固定架2和第二固定架3相互配合,进而能够对三色智能车灯芯进行限位固定,并且通过在第一固定架2和第二固定架3内侧壁表面均粘接有阻燃橡胶垫4,既能降低固定架对三色智能车灯芯的磨损,又能起到防护效果,同时阻燃橡胶垫4自身又具有阻燃功能,进而防止自身燃烧。所述凹榫201内径大小与凸榫301外径大小相同,且构成嵌入式机构,从而能够提高第一固定架2和第二固定架3固定效果,进而能够防止第一固定架2和第二固定架3对三色智能车灯芯固定时发生错位,提高了固定效果。所述调节机构6由套管601、顶柱602、限位板603和调节钮604组成。所述顶柱602插接在套管601内腔,所述顶柱602一端安装有限位板603,且限位板603位于套管601内腔,所述套管601外壁表面安装有调节钮604,且调节钮604一端与顶柱602相连,从而能够使得顶柱602在套管601内灵活的伸缩,并且限位板603又能防止工作人员将顶柱602抽出,提高了顶柱602使用安全,通过在套管601外壁表面安装有调节钮604,且调节钮604一端与顶柱602相连,从而能够便于工作人员灵活的调节固定顶柱602的位置,以便于能够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所述固定框1内侧壁表面两侧均安装有安装板8,所述固定框1内腔两侧均安装有立柱9,通过安装板8,可便于固定框1的安装固定,同时通过在固定框1内腔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色智能车灯用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框(1)、第一固定架(2)和第二固定架(3),所述固定框(1)内腔一侧设有第一固定架(2),所述第一固定架(2)一侧设有第二固定架(3),所述第一固定架(2)两端均开设有凹榫(201),所述第二固定架(3)两端均安装有凸榫(301),所述第一固定架(2)和第二固定架(3)外侧壁表面均安装有顶板(5),所述顶板(5)一侧安装有调节机构(6),所述调节机构(6)一侧通过减震弹簧架(7)与固定框(1)内侧壁表面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色智能车灯用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框(1)、第一固定架(2)和第二固定架(3),所述固定框(1)内腔一侧设有第一固定架(2),所述第一固定架(2)一侧设有第二固定架(3),所述第一固定架(2)两端均开设有凹榫(201),所述第二固定架(3)两端均安装有凸榫(301),所述第一固定架(2)和第二固定架(3)外侧壁表面均安装有顶板(5),所述顶板(5)一侧安装有调节机构(6),所述调节机构(6)一侧通过减震弹簧架(7)与固定框(1)内侧壁表面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色智能车灯用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架(2)和第二固定架(3)均呈半圆环型,所述第一固定架(2)和第二固定架(3)内侧壁表面均粘接有阻燃橡胶垫(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色智能车灯用安装支架,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裕丽邓登罗苑刘成文梁艺洪严董邦
申请(专利权)人:裕鑫丰广东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