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清洗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3913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1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清洗泵,包括箱体、油泵总成、集流块、变速箱和电机,所述油泵总成的进油端与所述箱体内的油箱内腔的底部连接,所述变速箱固定安装在所述油泵总成的下端,所述变速箱通过输出轴与所述油泵总成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变速箱连接,所述油泵总成的出油端通过管路连接所述集流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动清洗泵具有高压、高流速的特点,能够清洗、冲刷轴承内部废弃的油脂以及一些杂质颗粒物,使轴承内部保持较好的清洁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动清洗泵结构紧凑,自动化程度高,便于移动,安全性好,工作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清洗泵
本技术涉及机械润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清洗泵。
技术介绍
风机等大型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向轴承内部不断注入润滑脂,来达到润滑效果,减小设备磨损,维持设备正常运行的目的。但是随着风机轴承长时间运转发热和不断氧化,会导致轴承内原来注入的润滑脂不断硬化,失去润滑效果;废弃润滑脂不断堆积,使得轴承密封圈受力过大而破裂;长期的废弃润滑脂和轴承内部摩擦产生的废屑会加速轴承的磨损,影响风机工作效率。清洗轴承内的油脂通常要使用到电动清洗泵,现有的电动清洗泵安全性不高,自动化程度低,给日常使用带来一些不便,因此如何开发一种新型电动清洗泵成为本领域内工作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清洗泵,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电动清洗泵,包括箱体、油泵总成、集流块、变速箱和电机,所述油泵总成的进油端与所述箱体内的油箱内腔的底部连接,所述变速箱固定安装在所述油泵总成的下端,所述变速箱通过输出轴与所述油泵总成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变速箱连接,所述油泵总成的出油端通过管路连接所述集流块。进一步的,所述油泵总成采用柱塞式往复运动结构实现吸油与泵油,并在上方设置搅拌叶片。进一步的,所述油箱内腔的内部安装有浮球式高低液位传感器,所述浮球式高低液位传感器的顶部设置有能够显示油位信息的LED显示屏,所述浮球式高低液位传感器与PLC控制箱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顶端焊接有加油口,所述加油口的顶端设置有旋盖,所述旋盖与加油口之间设置有盖带。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下端设置有变速驱动器,所述变速驱动器与所述电机电连接,所述变速驱动器与所述PLC控制箱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集流块上设置有压力表用于观察主油路内压力值。进一步的,所述油泵总成的底部设置有插装式溢流阀,所述插装式溢流阀通过回油管与所述油箱内腔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集流块的出口端设置有流量计,所述流量计与所述集流块的出口端之间设置有过滤器。进一步的,所述油箱内腔采用漏斗形状,以便于将油脂集中在泵送机构,所述油箱的底部开设有放油口。进一步的,所述集流块采用模块化结构,能够连接多条油路与辅助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本技术电动清洗泵具有高压、高流速的特点,通过在集流块后连接特定清洗设备能够清洗、冲刷轴承内部废弃的油脂以及一些杂质颗粒物,使轴承内部保持较好的清洁度;本技术电动清洗泵通过设置浮球式高低液位传感器并与PLC控制箱电连接,能够使操作人员和PLC系统更为方便的获取油箱内的液位情况;本技术电动清洗泵通过设置溢流阀和回油管提高了设备安全性的同时避免了卸压时油脂外溢,节约环保;本技术电动清洗泵通过在集流块处设置流量计,对输出流量进行检测,流量为0时及时PLC控制箱自动作出反馈,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本技术电动清洗泵结构紧凑,自动化程度高,便于移动,安全性好,工作效率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动清洗泵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电动清洗泵右视图;图3为本技术电动清洗泵俯视图;图4为图2中A-A剖视图;图5为图1中B-B剖视图;图6为图3中C-C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浮球式高低液位传感器;2、第一O型圈;3、液位安装座;4、第一卡套式端直通管接头;5、第一十字槽盘头螺钉;6、第一标准型弹簧垫圈;7、小垫圈;8、左侧护板安装脚;9、集流块安装板;10、集流块;11、卡套式锥螺纹直角管接头;12、流量计安装板;13、流量计;14、盖带;15、旋盖;16、加油口;17、油箱内腔;18、焊接安装法兰盘;19、右侧护板安装脚;20、变速驱动器;21、第二十字槽盘头螺钉;22、第二标准型弹簧垫圈;23、平垫圈;24、第二O型圈;25、第一弹垫;26、第一内六角圆柱头螺钉;27、上轴承座;28、螺堵;29、泵原件组件;30、第一铜垫;31、密封圈安装槽;32、第三O型圈;33、滚珠轴承;34、上衬套;35、搅拌叶片;36、轴用钢丝挡圈;37、偏心轮;38、下衬套;39、输出轴;40、轴用弹性卡簧;41、变速箱;42、油封;43、深沟球轴承;44、第二内六角圆柱头螺钉;45、第二铜垫;46、轴承套;47、第二卡套式端直通管接头;48、过板接头;49、第三内六角圆柱头螺钉;50、第二弹垫;51、指示灯;52、第三十字槽盘头螺钉;53、第三弹垫;54、平垫;55、10芯航空插件;56、7芯航空插件;57、压力表;58、箱体;59、前盖板;60、第四内六角圆柱头螺钉;61、第四弹垫;62、焊接螺母;63、护板安装脚;64、第一普通型平键;65、第二普通型平键;66、后护板;67、放油口焊接螺母;68、放油螺堵;69、第三铜垫;70、电机;71、衬套;72、空心螺母;73、双锥卡套;74、直通接头体;75、尼龙管;76、插装式溢流阀;77、回油口焊接螺母;78、压力变送器;79、线卡;80、第一过油铜管;81、过滤器;82、卡套式锥螺纹直通管接头;83、出油铜管;84、第二过油铜管;85、第五内六角圆柱头螺钉;86、第五弹垫;87、卡套式锥螺纹直通管接头。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电动清洗泵,包括箱体58、油泵总成、集流块10、变速箱41和电机70。如图4所示,所述箱体58内的油箱内腔17采用漏斗形状,以便于将油脂集中在油箱内腔17的底部与泵送机构更好的接触,提高了油脂的利用率。如图3所示,所述箱体58的底部设置有放油口,所述放油口下端设置有放油口焊接螺母67,放油螺堵68穿过第三铜垫69与所述放油口焊接螺母67螺纹配合。如图3和图4所示,焊接安装法兰盘18焊接在所述油箱内腔17的底面。所述油泵总成通过第一内六角圆柱头螺钉26和第一弹垫25以及第四内六角圆柱头螺钉60和第四弹垫61与所述焊接安装法兰盘18固定连接。所述油泵总成包括上轴承座27、泵原件组件29、搅拌叶片35和偏心轮37。所述上轴承座27内安装有滚珠轴承33,所述泵单元组件29的非出油端设置有螺堵28。所述泵单元组件39的出油端通过第一卡套式端直通管接头4、第二过油铜管84和卡套式锥螺纹直角管接头11与所述集流块10连接。所述泵单元组件29的工作端与所述偏心轮37之间设置有轴用钢丝挡圈36和轴承套46。所述泵单元组件29与泵体之间通过第一铜垫30和密封圈安装槽31内的第三O型圈32密封。所述输出轴39从上到下依次穿过所述上轴承座27、滚珠轴承33、上衬套34、搅拌叶片35、偏心轮37、下衬套38、深沟球轴承43和油封42。如图5所示,所述偏心轮37通过第二普通型平键65和所述输出轴39配合。所述变速箱41通过第一普通型平键64和所述输出轴39配合。如图4所示,泵送机构采用柱塞式往复运动结构实现吸油与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清洗泵,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58)、油泵总成、集流块(10)、变速箱(41)和电机(70),所述油泵总成的进油端与所述箱体(58)内的油箱内腔(17)的底部连接,所述变速箱(41)固定安装在所述油泵总成的下端,所述变速箱(41)通过输出轴(39)与所述油泵总成连接,所述电机(70)与所述变速箱(41)连接,所述油泵总成的出油端通过管路连接所述集流块(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清洗泵,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58)、油泵总成、集流块(10)、变速箱(41)和电机(70),所述油泵总成的进油端与所述箱体(58)内的油箱内腔(17)的底部连接,所述变速箱(41)固定安装在所述油泵总成的下端,所述变速箱(41)通过输出轴(39)与所述油泵总成连接,所述电机(70)与所述变速箱(41)连接,所述油泵总成的出油端通过管路连接所述集流块(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清洗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总成采用柱塞式往复运动结构实现吸油与泵油,并在上方设置搅拌叶片(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清洗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内腔(17)的内部安装有浮球式高低液位传感器(1),所述浮球式高低液位传感器(1)的顶部设置有能够显示油位信息的LED显示屏,所述浮球式高低液位传感器(1)与PLC控制箱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清洗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58)的顶端焊接有加油口(16),所述加油口(16)的顶端设置有旋盖(15),所述旋盖(15)与加油口(16)之间设置有盖带(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园梁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威盾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