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编织布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3912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1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编织布清洗装置,纺织生产技术领域,主要解决现有的塑料编织布清洗洁净度较低的问题;该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张紧轮,所述张紧轮上绕有编织布本体,所述壳体的左侧设置有清洗槽,所述清洗槽内充有清洗液,所述清洗液内设置有张紧轮,所述清洗槽内设置有滤网,所述清洗槽的底部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通过水管与壳体顶部的第一喷头相连,所述第一喷头的下侧设置有清洗筒,所述清洗槽的右侧设置有过水槽,所述过水槽内装有清水,所述编织布本体经过清水后竖直穿过夹块,所述夹块内设置有第二清洗刷,所述编织布本体通过张紧轮离开壳体,所述过水槽在壳体的右侧设置有排水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编织布清洗装置
本技术涉及塑料编织布清洁
,具体是一种塑料编织布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塑料以聚丙烯、丙乙纶扁丝为原料,由两组平行的纱线(其形状是扁线)组成,一组沿织机的纵向称经纱,另一组横向布置称为纬纱。用不同的编制编织设备和工艺将经纱与纬纱交织在一起织成布状,可根据不同的使用范围编织成不同的厚度与密实度,一般编织土工布较薄纵横向都具有相当强的抗拉强度,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能在干湿状态下都能保持充分的强力和伸长。塑料编织布在生产出来后表面通常有很多脏污,为了保持后期销售的观感,需要在编织结束后对塑料编织布进行清洗,现有的塑料编织布清洗装置比较耗水,清洗废水导致环境严重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编织布清洗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料编织布清洗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张紧轮,所述张紧轮上绕有编织布本体,所述壳体的左侧设置有清洗槽,所述清洗槽内充有清洗液,所述清洗液内设置有张紧轮,所述清洗槽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滤网,所述清洗槽的底部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通过水管与壳体顶部的第一喷头相连,所述第一喷头的下侧设置有清洗筒,所述清洗筒与动力装置相连。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清洗槽的右侧设置有过水槽,所述过水槽内装有清水,所述编织布本体经过清水内设置的张紧轮后竖直穿过夹块,所述夹块内设置有第二清洗刷,所述编织布本体通过张紧轮离开壳体,所述过水槽在壳体的右侧设置有排水管。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夹块的上侧对称设置有第二喷头,所述第二喷头连接自来水管,所述第二喷头对准第二清洗刷。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清洗筒通过轴承与壳体转动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张紧轮为塑料材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张紧轮、清洗槽、清洗筒、第一清洗刷实现对塑料编织布表面的污渍进行清理,通过在清洗槽内设置滤网、水泵,循环使用清洗液,在清洗筒对编织布本体清洗的同时通过第一喷头将清洗液喷洒在编织布本体的表面,进一步增强了编织布清洗的洁净度,通过在壳体的右侧设置有过水槽,通过夹块、第二清洗刷、第二喷头对清洗后的编织布本体进行过水处理,出去编织布本体上的清洗液,进一步清洁编织布本体。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塑料编织布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塑料编织布清洗装置中清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塑料编织布清洗装置中夹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壳体,3-编织布本体,4-张紧轮,5-清洗槽,50-清洗液,6-滤网,7-清洗筒,8-第一清洗刷,9-水泵,10-水管,11-第一喷头,12-过水槽,13-夹块,130-连接柱,14-第二清洗刷,15-第二喷头,16-排水管。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塑料编织布清洗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壳体2,所述壳体2内设置有张紧轮4,所述张紧轮4上绕有编织布本体3,所述壳体2的左侧设置有清洗槽5,所述清洗槽5内充有清洗液50,所述清洗液50内设置有张紧轮4,所述清洗槽5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滤网6,所述清洗槽5的底部设置有水泵9,所述水泵9通过水管10与壳体2顶部的第一喷头11相连,所述第一喷头11的下侧设置有清洗筒7,所述清洗筒7与动力装置相连。具体的,通过张紧轮4使得编织布本体3在壳体2内进行运转,便于对编织布本体3进行清洗等操作。更具体的,通过在清洗槽5的清洗液50内设置张紧轮4,使得编织布本体3被清洗液50浸没,随后到达清洗筒7,通过清洗筒7上的第一清洗刷8对编织布本体3的表面进行清洗。更具体,在清洗槽5的底部设置水泵9,通过水管10以及第一喷头11对清洗筒7的上侧进行喷洒清洗液50,提升对编织布本体3的清洗能力,提升清洗效果。更具体的,在清洗槽5的中间位置设置滤网6,对清洗下来的杂质进行过滤,使得到达第一喷头11的清洗液50没有过多的杂质,防止第一喷头11发生堵塞。进一步的,所述清洗筒7通过轴承与壳体2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张紧轮4为塑料材质。具体的,由于清洗液50一般为碱性,塑料材质的张紧轮4不受清洗液50的影响,可以长时间稳定运行。实施例2: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实施例1作出的进一步改进和限定。一种塑料编织布清洗装置,包括实施例1中的所有部件,还包括:进一步的,所述清洗槽5的右侧设置有过水槽12,所述过水槽12内装有清水,所述编织布本体3经过清水内设置的张紧轮4后竖直穿过夹块13,所述夹块13内设置有第二清洗刷14,所述编织布本体3通过张紧轮4离开壳体2,所述过水槽12在壳体2的右侧设置有排水管16。具体的,经过清洗槽5清洗的编织布本体3的表面含有大量的清洗液50,如果不对其进行过水的话,编织布本体3干燥以后会变得比较硬,手感较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在清洗槽5的右侧设置过水槽12,过水槽12内充有清水,编织布本体3同样通过清水,后竖直上升穿过夹块13,在夹块13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清洗刷14,第二清洗刷14的目的是对编织布本体3的表面进行进一步刷洗,同时去除一部分水分。进一步的,所述夹块13的上侧对称设置有第二喷头15,所述第二喷头15连接自来水管10,所述第二喷头15对准第二清洗刷14。具体的,为了进一步的加强对编织布本体3的清洁能力,在夹块13的上侧设置第二喷头15,且第二喷头15对称设置,对穿过夹块13的编织布本体3表面进行喷水,该第二喷头15与自来水管10相连,大量的自来水稀释后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可以直接通过排水管16进行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料编织布清洗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内设置有张紧轮(4),所述张紧轮(4)上绕有编织布本体(3),所述壳体(2)的左侧设置有清洗槽(5),所述清洗槽(5)内充有清洗液(50),所述清洗液(50)内设置有张紧轮(4),所述清洗槽(5)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滤网(6),所述清洗槽(5)的底部设置有水泵(9),所述水泵(9)通过水管(10)与壳体(2)顶部的第一喷头(11)相连,所述第一喷头(11)的下侧设置有清洗筒(7),所述清洗筒(7)与动力装置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编织布清洗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内设置有张紧轮(4),所述张紧轮(4)上绕有编织布本体(3),所述壳体(2)的左侧设置有清洗槽(5),所述清洗槽(5)内充有清洗液(50),所述清洗液(50)内设置有张紧轮(4),所述清洗槽(5)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滤网(6),所述清洗槽(5)的底部设置有水泵(9),所述水泵(9)通过水管(10)与壳体(2)顶部的第一喷头(11)相连,所述第一喷头(11)的下侧设置有清洗筒(7),所述清洗筒(7)与动力装置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编织布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槽(5)的右侧设置有过水槽(12),所述过水槽(12)内装有清水,所述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小珍林国简林宣乐郑祥沛陈维俊方星对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麒钰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