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安保巡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73175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巡逻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智能化安保巡逻系统,进入信息终端,用于获取外来人员的信息A;住户信息终端,用于获取提醒信息;位置信息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安保人员所在的位置信息;接收终端,用于获取任务信息;信息处理终端,用于获取信息A,基于信息A,判断外来人员达到的目的地,并生成提醒信息和任务信息,将提醒信息发送至住户信息终端;信息处理终端还用于获取位置信息,基于位置信息,判断目的地附近区域的接收终端,将任务信息发送至目的地附近区域的接收终端。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快速获取外来人员在小区内的状态,降低小区外来人员导致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化安保巡逻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巡逻系统
,具体公开了一种智能化安保巡逻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我国已步入与世界接轨的快车道,鳞次栉比的住宅群区,拔地而起的广厦高楼。住宅群区、小区内的治安已经不能仅靠门卫来保障,一些住宅群区、小区会安排安保人员进行巡逻,保护住宅群区、小区内的住户的安全。由于现在小区的封闭性不足,进入小区的人员还是较为复杂,虽然部分小区进入需要登记,但是,外出时管控并不严格,外来人员(除住户外)长时间逗留在小区,安保人员也无法知晓,这些逗留人员可能对小区住户带来一定的危害,有必要对逗留的人员进行巡逻,降低住户的危害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智能化安保巡逻系统,以使得安保人员实时获得小区外来人员的达到位置的情况,及时巡逻。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方案如下:一种智能化安保巡逻系统,进入信息终端,用于获取外来人员的信息A;住户信息终端,用于获取提醒信息;位置信息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安保人员所在的位置信息;接收终端,用于获取任务信息;信息处理终端,用于获取信息A,基于信息A,判断外来人员达到的目的地,并生成提醒信息和任务信息,将提醒信息发送至住户信息终端;信息处理终端还用于获取位置信息,基于位置信息,判断目的地附近区域的接收终端,将任务信息发送至目的地附近区域的接收终端。本专利技术的原理以及有益效果:当有外来人员需要进入小区时,通过进入信息终端录入小区外来人员的信息A,并将信息A发送至信息处理终端,信息处理终端获取信息A后,判断外来人员要达到的目的地,并生成提醒信息和任务信息。提醒信息发送至住户信息终端,提醒住户即将有外来人员到访。如此,可以通过住户判断,到访人员是否允许进入,提高小区内住户的安全性。外来人员进入到小区内,信息处理终端基于位置信息和目的地,判断目的地附近区域的接收终端,并将任务信息发送至目的地附近区域内的接收终端,安保人员从接收终端获取任务信息后到目的地附近位置进行巡逻,以预防突发情况。如此,安保人员可以获取进入小区人员所在位置情况,便于安保人员及时处理突发情况。与现有的简单登记,巡逻人员无法获知外来人员进入位置等,无法加强巡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让安保人员可以快速获取外来人员达到目的地,在目的地附近进行加强巡逻,降低外来人员对小区住户危害的几率。进一步,还包括外出信息终端,外出信息终端用于获取离开小区外来人员的信息A,生成外出信息,信息处理终端获取外出信息,并判断外来人员外出。有益效果:外来人员若外出,则外出信息终端会再次获取外来人员的信息A,然后生成外出信息,并将外出信息发送至信息处理终端,信息处理终端基于外出信息,会判断外来人员外出。进一步,信息A包括住户位置信息和身份信息。有益效果:身份信息可让小区安保人员知晓是谁进入到了小区,住户位置信息以便于安保人员在住户位置附近进行巡逻。进一步,附近区域为以住户信息终端为圆心,半径为10~30m的区域。有益效果:在以住户信息终端为圆心,半径为10~30m的区域内,安保人员能及时赶到,降低住户风险。进一步,信息处理终端获取信息A后,生成待外出信息,并将待外出信息发送至外出信息终端,外出信息终端接收待外出信息10~30min离开小区人员的信息A,外出信息终端生成未外出信息,并发送至信息处理终端,信息处理终端接收未外出信息,生成处理信息,并将处理信息发送至目的地附近区域的接收终端。有益效果:现有的小区采取登记进入,外出并未登记,即使登记了门卫也无法及时告知巡逻的安保人员。本方案中,信息处理终端获取外来人员的A信息,并通过未外出信息来确定外来人员在很长一段时间未离开小区,此时,安保人员应当产生警惕,即安保人员通过接收终端来及时获取外来人员未外出的信息,然后到目的地附近区域或住户位置进行巡逻,提高住户的安全性。进一步,信息处理终端接收未外出信息,并生成第一确认信息,并将第一确认信息发送至住户信息终端,住户信息终端接收第一确认信息后,生成第二确认信息,并发送至信息处理终端,信息处理终端通过第二确认信息判断外来人员是否离开住户,并生成动态信息,将动态信息发送至目的地附近区域的接收终端。有益效果:通过第一确认信息,住户可以进行确认,若住户确认外出人员已经离开,住户信息终端生成的第二确认信息为离开,信息处理终端通过第二确认信息判断外来人员已离开住户,并生成附近巡逻的动态信息,发送至目的地附近区域的接收终端,安保人员获取该信息后到目的地附近区域巡逻。若住户长时间未确认,则住户信息终端生成未离开,信息处理终端通过第二确认信息判断外来人员未离开,并生成到住户位置巡逻的动态信息,并发送至目的地附近区域的接收终端,安保人员获取该信息后到住户位置巡逻。进一步,还包括协助模块,安保人员通过协助模块生成协助信息,并发送至信息处理终端,信息处理终端接收协助信息,生成协助任务信息,并基于位置信息,将协助信息发送至协助模块附近位置的接收终端。有益效果:安保人员一般情况下是单人巡逻,在巡逻过程中,或处理某些事情的过程中,单个安保人员无法处理遇到的事件,则可以通过协助模块生成协助信息,并且将协助信息发送至信息处理终端,信息处理终端接收协助信息,生成协助任务信息,并基于位置信息,将协助任务信息发送至对应协助模块附近位置的接收终端,以达到安保人员相互协助的目的,如此提高对事件的处理效率。进一步,附近位置为以协助模块为圆心,半径为10~30m的范围。有益效果:在半径10~30m的范围内,协助的安保人员可快速达到指定位置,提高效率。进一步,还包括IC卡,IC存储有住户信息,进入信息终端用于获取住户信息,并将住户信息发送至信息处理终端,信息处理终端接收住户信息,并生成第三确认信息,发送至住户信息终端,住户信息终端接收第三确认信息,并生成反馈信息,若信息处理终端10~30min未接收到反馈信息,信息处理终端生成待命信息,并基于位置信息,将待命信息发送至目的地附近区域内的接收终端。有益效果:住户进入小区后,在小区内可能发生一定的情况,而无法及时通知家人或安保人员。在10~30min内信息处理终端未接收到反馈信息,则会判定小区住户未安全到家,生成待命信息,并且基于位置信息,将待命信息发送至目的地附近区域内的接收终端。安保人员通过接收终端获取待命信息后,安保人员达到目的地附近区域内进行巡逻,以降低小区住户在回家过程中的风险。进一步,还包括报警模块,信息处理终端5~10min内未接收到位置信息,生成报警信息,并将报警信息发送至报警模块,报警模块接收到报警信息并报警。有益效果:安保人员应当在指定区域内进行巡逻,若超出了指定区域,难以保证指定区域内的安全。为了保证指定区域内均有安保人员,位置信息获取模块会持续向信息处理终端发送位置信息,当接收到不到指定区域的位置信息时,则说明安保人员超出了指定区域,信息处理终端生成报警信息,并将报警信息发送至报警模块,报警模块报警后,安排其他安保人员至指定区域巡逻。...

【技术保护点】
1.智能化安保巡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进入信息终端,用于获取外来人员的信息A;/n住户信息终端,用于获取提醒信息;/n位置信息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安保人员所在的位置信息;/n接收终端,用于获取任务信息;/n信息处理终端,用于获取信息A,基于信息A,判断外来人员达到的目的地,并生成提醒信息和任务信息,将提醒信息发送至住户信息终端;/n信息处理终端还用于获取位置信息,基于位置信息,判断目的地附近区域的接收终端,将任务信息发送至目的地附近区域的接收终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化安保巡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入信息终端,用于获取外来人员的信息A;
住户信息终端,用于获取提醒信息;
位置信息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安保人员所在的位置信息;
接收终端,用于获取任务信息;
信息处理终端,用于获取信息A,基于信息A,判断外来人员达到的目的地,并生成提醒信息和任务信息,将提醒信息发送至住户信息终端;
信息处理终端还用于获取位置信息,基于位置信息,判断目的地附近区域的接收终端,将任务信息发送至目的地附近区域的接收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安保巡逻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出信息终端,外出信息终端用于获取离开小区外来人员的信息A,生成外出信息,信息处理终端获取外出信息,并判断外来人员外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化安保巡逻系统,其特征在于:信息A包括住户位置信息和身份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化安保巡逻系统,其特征在于:附近区域为以住户信息终端为圆心,半径为10~30m的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化安保巡逻系统,其特征在于:信息处理终端获取信息A后,生成待外出信息,并将待外出信息发送至外出信息终端,外出信息终端接收待外出信息10~30min离开小区人员的信息A,外出信息终端生成未外出信息,并发送至信息处理终端,信息处理终端接收未外出信息,生成处理信息,并将处理信息发送至目的地附近区域的接收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世新李婷张杰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铱佳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