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层下腐蚀风险评估方法和保温层下腐蚀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31746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保温层下腐蚀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保温层下腐蚀风险评估方法和保温层下腐蚀检测方法。保温层下腐蚀风险评估方法包括对保温层下腐蚀进行风险评估,而后根据评估结果确定保温层下腐蚀风险等级,其中,风险评估包括腐蚀失效概率评估和失效后果影响评估。该评估方法实现了检查资源的最有化利用,大幅提高了CUI检查工作效率和准确度,降低了检测成本,保障了石化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保温层下腐蚀风险评估方法和保温层下腐蚀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保温层下腐蚀
,具体而言,涉及保温层下腐蚀风险评估方法和保温层下腐蚀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保温层下腐蚀(CorrosionUnderInsulation,CUI)是指外部被保温层覆盖的管道或设备,因水分及其他腐蚀性物质渗入保温层下而引发的腐蚀现象。管道或设备的保温层下腐蚀通常是在保温材料及外防护层安装后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安装、操作或其他外界因素造成外防护层的破损,导致水分的进入形成局部腐蚀环境,进而引发保温层下腐蚀。研究表明,施加了保温结构的设备或管道,运行5年后发生保温层下腐蚀的概率将大幅上升,使用10年后的保温层60%都含有腐蚀性冷凝水,极大地提高了CUI发生的概率。统计显示,在石油化工行业中,超过60%的管道故障是由CUI引发的。每年全球由于CUI引发设备和管道发生故障导致的危险产品泄漏、设备非正常停车甚至人员伤亡事故等一系列严重问题所造成的损失高达数十亿美元。保温层下腐蚀检查是及时发现设备或管道外腐蚀隐患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由于外层不锈钢或铝箔以及保温材料的存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温层下腐蚀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保温层下腐蚀进行风险评估,而后根据评估结果确定保温层下腐蚀风险等级,其中,风险评估包括腐蚀失效概率评估和失效后果影响评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层下腐蚀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保温层下腐蚀进行风险评估,而后根据评估结果确定保温层下腐蚀风险等级,其中,风险评估包括腐蚀失效概率评估和失效后果影响评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层下腐蚀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评估腐蚀失效概率的因素包括:保温类型、外部环境、操作温度、涂层类型、涂层年限、系统服役年限、保温工况、伴热、保温结构以及结构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温层下腐蚀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腐蚀失效概率评估包括对碳钢及低合金钢的腐蚀失效概率评估和奥氏体和双相不锈钢的腐蚀失效概率评估;
优选地,腐蚀失效概率评估的步骤包括:根据每个评估腐蚀失效概率的因素的情况进行打分,而后根据各个因素的得分计算总分,再根据总分进行腐蚀失效概率等级划分。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保温层下腐蚀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碳钢及低合金钢的腐蚀失效概率评估的步骤包括:
将操作温度分为4个等级,其中,第二等级为-4℃≤T<38℃或132℃≤T<177℃;第三等级为38℃≤T<77℃或110℃≤T<132℃;第四等级为77℃≤T<110℃或在≥177或<110℃之间循环运行;第一等级为除上述温度外其他温度;
将涂层类型和涂层年限分为4个等级,其中,第一等级为优质涂层y≤5年或一般涂层y≤3年;第二等级为优质涂层5年<y≤15年或一般涂层3年<y≤6年;第三等级为优质涂层15年<y≤25年或一般涂层6年<y≤10年;第四等级为优质涂层y>25年或一般涂层y>10年;
将系统服役年限分为4个等级,其中,第一等级为y≤10年;第二等级为10年<y≤20年;第三等级为20年<y≤30年;第四等级为y>30年;
将保温工况分为4个等级,其中,第一等级为系统年限<5年且无缺陷;第二等级为维护良好;第三等级为有少量缺陷;第四等级为有缺陷且损坏严重;
将伴热分为4个等级,其中,第一等级为无伴热;第二等级为完整性良好的蒸汽伴热系统或电伴热;第三等级为中等完整性的蒸汽伴热系统;第四等级为有明显泄露的蒸汽伴热系统;
将外部环境分为4个等级,其中,第一等级为无湿气;第二等级为干旱和内陆;第四等级为沿海或海上,冷却塔过度喷水或局部外部水源暴露;第三等级为除上述地区以外的所有地区;
将保温类型分为4个等级,其中,第一等级为保温涂层;第二等级为膨胀珍珠岩、泡沫玻璃和泡沫;第三等级为玻璃纤维、珍珠岩和矿物纤维;第四等级为>10ppm氯离子的硅酸钙、矿物纤维或未知;
将保温结构以及结构尺寸分为4个等级,其中,第一等级为设备;第二等级为结构尺寸t>15cm;第三等级为结构尺寸5cm<t≤15cm;第四等级为结构尺寸t≤5cm;
对奥氏体和双相不锈钢的腐蚀失效概率评估的步骤包括:
将操作温度分为4个等级,其中,第二等级为47℃<T≤60℃;第三等级为121℃<T≤204℃;第四等级为60℃<T≤1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永锋李晓炜张宏飞樊志帅于凤昌王宁包振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