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及需求侧响应的用户侧储能评估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73174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计及需求侧响应的用户侧储能评估方法及系统,所述评估方法包括:获取用户侧的典型用电负荷曲线;建立用户侧储能评估模型;将所述典型用电负荷曲线导入所述用户侧储能评估模型,确定用户侧的储能装置参数;通过所述储能装置参数计算需求侧最大响应收益,并利用评估指标对所述需求侧最大响应收益进行评估,判断用户侧是否适合加装储能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搭建用户侧储能评估模型对用户侧的储能状况进行必要性分析,可提高分布式储能系统的经济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计及需求侧响应的用户侧储能评估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分析
,尤其涉及一种计及需求侧响应的用户侧储能评估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分布式储能作为能源互联网中电源发电不确定性和负荷使用无序性间的“缓冲器”,通常安装在用户侧和微电网侧,用于应对新能源接入的电力调峰、存储可再生能源过剩电能或者修正用户负荷曲线,从而降低用电费用。当前大部分储能系统的应用只考虑到储能器件的成本和用户侧通过峰谷套利的收益,而未将峰谷套利和需求侧响应结合在一起,为进一步提高储能系统的经济性,控制储能系统对用户侧的需量管理,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计及需求侧响应的用户侧储能评估方法及系统,对用户侧的储能状况进行评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计及需求侧响应的用户侧储能评估方法及系统,通过搭建用户侧储能评估模型对用户侧的储能状况进行必要性分析,可提高分布式储能系统的经济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计及需求侧响应的用户侧储能评估方法,所述评估方法包括:获取用户侧的典型用电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计及需求侧响应的用户侧储能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估方法包括:/n获取用户侧的典型用电负荷曲线;/n建立用户侧储能评估模型;/n将所述典型用电负荷曲线导入所述用户侧储能评估模型,并输出用户侧的储能装置参数;/n通过所述储能装置参数计算需求侧最大响应收益,并利用评估指标对所述需求侧最大响应收益进行评估,判断用户侧是否适合加装储能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及需求侧响应的用户侧储能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估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侧的典型用电负荷曲线;
建立用户侧储能评估模型;
将所述典型用电负荷曲线导入所述用户侧储能评估模型,并输出用户侧的储能装置参数;
通过所述储能装置参数计算需求侧最大响应收益,并利用评估指标对所述需求侧最大响应收益进行评估,判断用户侧是否适合加装储能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侧储能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用户侧的典型用电负荷曲线包括:
采集用户侧在特定时间段内的历史用电数据;
基于K-means算法对所述历史用电数据进行分类,获取所述典型用电负荷曲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侧储能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用户侧储能评估模型包括:
确定所述用户侧储能评估模型的目标函数,所述目标函数的输出值为用户侧的最低上缴费用;
确定所述用户侧储能评估模型的储能约束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户侧储能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函数为:
minF=C1+C2-C3






C3=pDR*kDR*PDR*NDR
其中,F为本月上缴的电费,C1为当月的电量电费,C2为当月的基本电费,C3为需求侧响应收益,m为分时电价,T为每月的天数,PL,i(t)为第i天第t时刻的用户负荷功率,Pc,i(t)为第i天第t时刻的储能充电功率,Pd,i(t)为第i天第t时刻的储能放电功率,a为用户上报的最大需量值,b为用户实际需量值,PDR为可中断负荷电价,kDR为响应速度系数,PDR为需求响应功率值,NDR为需求响应次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户侧储能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约束条件包括储能荷电状态约束、储能充放电状态约束、储能功率约束、储能荷电状态连续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静吴宁冯玉斌韩帅鲍海波覃斌志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