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模组加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2589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加热结构,包括电池模组主体;电池模组主体包括多个垂直放置且横向排列的多个电芯组合;电池模组主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垂直分布的模组端板(10);每个电芯组合包括长方体形状的第一电芯(11)和第二电芯(12);任意相邻的第一电芯的侧面和第二电芯的侧面之间、第一电芯的侧面和模组端板之间以及第二电芯的侧面和模组端板之间,分别相接触地连接设置有一个纵向分布的加热体与电芯接触加热板(134);加热体与电芯接触加热板和模组端板之间,还粘接设置有垂直分布的隔热板(1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科学,能够对电芯最大表面提供加热,使模组温升速率大幅提升,有利于保证电池模组的工作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模组加热结构
本技术涉及动力锂电池PACK(组装)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加热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高、循环使用次数多、存储时间长等优点,不仅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上如移动电话、数码摄像机和手提电脑得到广泛应用,而且也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以及电动工具等大中型电动设备方面,因此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新能源车使用的锂电池系统,大多会出现低温环境充放电性能下降的问题。为了解决此类问题,传统方式是使用加热膜、PTC等加热体对电芯侧表面、电芯底部进行加热。但是,这些传统的加热方式,具有加热面积小,加热位置不均匀的问题,使得在锂电池系统中的电芯相互之间的温差较大。甚至对于大能量的电芯,还具有电芯内部上中下位置温差大的情况出现。因此,影响了锂电池系统的整体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加热结构。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加热结构,包括电池模组主体;电池模组主体包括多个垂直放置且横向排列的多个电芯组合;电池模组主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垂直分布的模组端板;每个电芯组合包括长方体形状的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任意相邻的第一电芯的侧面和第二电芯的侧面之间、第一电芯的侧面和模组端板之间以及第二电芯的侧面和模组端板之间,分别相接触地连接设置有一个纵向分布的加热体与电芯接触加热板;加热体与电芯接触加热板和模组端板之间,还粘接设置有垂直分布的隔热板。其中,每个加热体与电芯接触加热板的前端,具有弯折的加热体分块焊接部;每个加热体分块焊接部,与横向分布的同一个主加热体相连接。其中,每个加热体与电芯接触加热板的前端,具有弯折的加热体分块焊接部;每个加热体分块焊接部,与横向分布的同一个主加热体相连接;任意相邻的两个加热体与电芯接触加热板上的加热体分块焊接部,为上下交错设置。其中,主加热体的背面,与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的前侧面相粘接。其中,加热体与电芯接触加热板通过粘接胶、静电吸附或者卡扣的方式,固定于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一侧。由以上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加热结构,其结构设计科学,其将加热体插入到任意相邻的两个电芯之间的位置,使得对电芯最大表面提供加热,从而让电芯能够均匀被加热,而且电芯的两侧都可以加热,加热面积大,使模组温升速率大幅提升,加热效率大幅提升,有利于保证电池模组的工作性能,因此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池模组加热结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池模组加热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池模组加热结构中,加热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为模组端板,11为第一电芯,12为第二电芯,13为主加热体;131为加热体连接线束及接插件,132为加热体线束焊接部;133为加热体分块焊接部,134为加热体与电芯接触加热板;14为隔热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更容易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申请,而非对该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安装,也可以是可拆卸安装。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加热结构,包括电池模组主体;电池模组主体包括多个垂直放置且横向排列的多个电芯组合;电池模组主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垂直分布的模组端板10;每个电芯组合包括长方体形状的第一电芯11和第二电芯12;任意相邻的第一电芯11的侧面(即面积最大的左侧面或者右侧面)和第二电芯12的侧面之间、第一电芯11的侧面和模组端板10之间以及第二电芯12的侧面和模组端板10之间,分别相接触地连接设置有一个纵向分布的加热体与电芯接触加热板134;加热体与电芯接触加热板134和模组端板10之间,还粘接设置有垂直分布的隔热板14。需要说明的是,电池模组,沿着横向堆叠码放,在堆叠的过程中,通过挤压组装在一起。在本技术中,具体实现上,每个加热体与电芯接触加热板134的前端,具有弯折的加热体分块焊接部133;每个加热体分块焊接部133,与横向分布的同一个主加热体13相连接(例如焊接,焊接连接部位进行必要保护)。具体实现上,任意相邻的两个加热体与电芯接触加热板134上的加热体分块焊接部133,为上下交错设置。具体实现上,主加热体13的左侧,设置有加热体线束焊接部132;具体实现上,主加热体13以及加热体与电芯接触加热板134,均通过加热体连接线束及接插件131,与外部的供电电源相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技术,加热体组件包括主加热体13以及加热体与电芯接触加热板134。主加热体13以及加热体与电芯接触加热板134,在供电后,加热升温,从而能够对电芯进行加热,保证电芯的工作温度。在本技术中,具体实现上,主加热体13(即加热体大面部分)外露;主加热体13的背面,与第一电芯11和第二电芯12的前侧面相粘接。具体实现上,加热体连接线束及接插件131从模组端板10的左侧方向留出。在本技术中,具体实现上,对于加热体组件,主加热体13以及加热体与电芯接触加热板134上,设置有电阻丝或PTC热敏电阻;弯折的加热体分块焊接部133(即弯折区域),使用柔性材料(包含硅胶、聚酰亚胺等)。在本技术中,具体实现上,电池模组中电芯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模组能量需求和匹配电芯尺寸进行调整。在本技术中,具体实现上,加热体组件为一侧出线,可以降低电池模组在横向和纵向上的尺寸,有利于提升电池模组的空间利用效率;在本技术中,具体实现上,模组端板可以不限材质与外形。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芯11与第二电芯12的相接触的面,为电芯外观尺寸最大的平面,且非电池极柱面。在本技术中,具体实现上,加热体与电芯接触加热板134可以通过粘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模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模组主体;/n电池模组主体包括多个垂直放置且横向排列的多个电芯组合;/n电池模组主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垂直分布的模组端板(10);/n每个电芯组合包括长方体形状的第一电芯(11)和第二电芯(12);/n任意相邻的第一电芯(11)的侧面和第二电芯(12)的侧面之间、第一电芯(11)的侧面和模组端板(10)之间以及第二电芯(12)的侧面和模组端板(10)之间,分别相接触地连接设置有一个纵向分布的加热体与电芯接触加热板(134);/n加热体与电芯接触加热板(134)和模组端板(10)之间,还粘接设置有垂直分布的隔热板(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模组主体;
电池模组主体包括多个垂直放置且横向排列的多个电芯组合;
电池模组主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垂直分布的模组端板(10);
每个电芯组合包括长方体形状的第一电芯(11)和第二电芯(12);
任意相邻的第一电芯(11)的侧面和第二电芯(12)的侧面之间、第一电芯(11)的侧面和模组端板(10)之间以及第二电芯(12)的侧面和模组端板(10)之间,分别相接触地连接设置有一个纵向分布的加热体与电芯接触加热板(134);
加热体与电芯接触加热板(134)和模组端板(10)之间,还粘接设置有垂直分布的隔热板(1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加热体与电芯接触加热板(134)的前端,具有弯折的加热体分块焊接部(133);
每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澎宋佩耕帅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力神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