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晶闸管过零投切开关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2540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晶闸管过零投切开关安装结构,包括开关主体,所述开关主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架,且开关主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支座,支座的一侧设置有圆杆,圆杆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扣件,且扣件和圆杆之间通过扭力弹簧连接,所述扣件的下端插设于支架上的凹槽内,且扣件的下端为倒三角形,并且所述凹槽的结构和倒三角形的结构相匹配,所述扣件下端的一侧设置有卡块,卡块的底部连接有压缩弹簧的一端,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支架上凹槽的底边连接,所述卡块的顶部设置有插件,插件穿设于支座上的通孔内。该晶闸管过零投切开关安装结构通过开关主体和支架等相配合的结构设计,使得该装置在具有足够强度的同时安装更加便捷和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晶闸管过零投切开关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开关装置
,具体涉及晶闸管过零投切开关,尤其涉及一种晶闸管过零投切开关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晶闸管是晶体闸流管的简称,又可称做可控硅整流器,以前被简称为可控硅;晶闸管是PNPN四层半导体结构,它有三个极:阳极,阴极和门极;晶闸管工作条件为:加正向电压且门极有触发电流;其派生器件有:快速晶闸管,双向晶闸管,逆导晶闸管,光控晶闸管等。它是一种大功率开关型半导体器件,在电路中用文字符号为“V”、“VT”表示。晶闸管具有硅整流器件的特性,能在高电压、大电流条件下工作,且其工作过程可以控制、被广泛应用于可控整流、交流调压、无触点电子开关、逆变及变频等电子电路中;电容器投入时会产生的涌流,涌流的大小与线路阻抗有关,与电容器投入时电容器与电源间的电压差有关。在极端的情况下,涌流可以超过100倍的电容器额定电流。如此巨大的涌流会对电容器的寿命产生很大的影响,会对电网产生干扰,因此人们总是希望涌流越小越好,为了减少电容器投入时的涌流,人们专利技术了过零投切开关。现有的晶闸管过零投切开关是通过螺丝安装固定,由于常见的晶闸管过零投切开关重量和体积均较小,通过螺丝安装的方式过于麻烦,有所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晶闸管过零投切开关安装结构,包括开关主体,所述开关主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架,且开关主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支座,支座的一侧设置有圆杆,圆杆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扣件,且扣件和圆杆之间通过扭力弹簧连接,所述扣件的下端插设于支架上的凹槽内,且扣件的下端为倒三角形,并且所述凹槽的结构和倒三角形的结构相匹配,所述扣件下端的一侧设置有卡块,卡块的底部连接有压缩弹簧的一端,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支架上凹槽的底边连接,所述卡块的顶部设置有插件,插件穿设于支座上的通孔内,且插件与支座为滑动连接。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晶闸管过零投切开关安装结构,所述插件位于支座下方的部分上设置有环形凸起,且环形凸起的面积大于支座上通孔的面积。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晶闸管过零投切开关安装结构,所述支座和开关主体为一体结构。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晶闸管过零投切开关安装结构,所述扭力弹簧套设于圆杆上,且扭力弹簧的上端与扣件的一侧固定连接,并且扭力弹簧的下端与支座的横向部分固定连接。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晶闸管过零投切开关安装结构,所述扭力弹簧关于扣件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晶闸管过零投切开关安装结构,所述压缩弹簧关于卡块底部两端对称设置有两个,且压缩弹簧与卡块和支架均通过焊接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该晶闸管过零投切开关安装结构通过开关主体和支架等相配合的结构设计,使得该装置在具有足够强度的同时安装更加便捷和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晶闸管过零投切开关安装结构结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晶闸管过零投切开关安装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晶闸管过零投切开关安装结构的卡块仰视图。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1、开关主体,2、支架,3、插件,4、支座,5、圆杆,6、扭力弹簧,7、环形凸起,8、扣件,9、卡块,10、压缩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晶闸管过零投切开关安装结构,包括开关主体1,开关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支架2,且开关主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支座4,支座4和开关主体1为一体结构,可通过注塑或者热熔方式构成一体,该结构更加稳固,支座4的一侧设置有圆杆5,圆杆5与支座4通过焊接固定,圆杆5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扣件8,扣件8靠近圆杆5一侧的两边分别设置凸起,且该凸起中开设圆通孔,圆杆5穿设于该圆通孔中,从而形成转动连接,且扣件8和圆杆5之间通过扭力弹簧6连接,扭力弹簧6套设于圆杆5上,且扭力弹簧6的上端与扣件8的一侧固定连接,并且扭力弹簧6的下端与支座4的横向部分固定连接,扭力弹簧6的两端可通过胶合或者焊接方式进行固定,该结构使得扣件8的转动受到扭力弹簧6的影响,让扣件8的下端始终具有向远离支架2方向转动的作用力,进而可使扣件8的下端与支架2上的凹槽契合连接,扭力弹簧6关于扣件8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该结构使得扣件8两侧受力更加均匀,从而更加稳定,扣件8的下端插设于支架2上的凹槽内,且扣件8的下端为倒三角形,并且凹槽的结构和倒三角形的结构相匹配,该结构使得扣件8能够与支架2形成稳定的连接结构,扣件8下端的一侧设置有,卡块9的两侧与凹槽的两侧分别为滑动连接,卡块9的底部连接有压缩弹簧10的一端,压缩弹簧10的另一端与支架2上凹槽的底边连接,压缩弹簧10的两端通过胶合或者焊接方式固定连接,通过压缩弹簧10对卡块9的支撑,使得卡块9能够将扣件8的下端挡住,使得扣件8的下端与凹槽的契合连接状态得到完全稳固,压缩弹簧10关于卡块9底部两端对称设置有两个,且压缩弹簧10与卡块9和支架2均通过焊接固定,该结构使得卡块9两端受力更加均匀,从而更加稳定,卡块9的顶部设置有插件3,插件3穿设于支座4上的通孔内,且插件3与支座4为滑动连接,插件3能够将卡块9向下顶,使得卡块9与扣件8的下端错开,进而为该装置的拆卸操作提供了便捷,插件3位于支座4下方的部分上设置有环形凸起7,且环形凸起7的面积大于支座4上通孔的面积,该结构使得插件3不能够穿过支座4上的通孔,从而不会从支座4上脱离,更加稳定。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晶闸管过零投切开关安装结构时,支架2作为基座,需预先安装在固定设施上,当安装开关主体1时,将开关主体1两侧的扣件8分别对应支架2两侧的凹槽,然后插入其中,卡块9由压缩弹簧10支撑受到向下的压力会自动避让,且扣件8下端的倒三角形结构和凹槽内部一侧的结构相匹配,使得扣件8插入后能够与凹槽形成契合连接,然后卡块9会失去向下的压力,在压缩弹簧10作用下会将其向上顶起,让扣件8的下端无法再向支架2中间方向转动,进而使得扣件8与凹槽的契合连接得到完全固定,该安装方式只需通过插入操作便可完成,无需螺丝,使得该装置在具有足够强度的同时安装更加便捷和方便。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晶闸管过零投切开关安装结构,包括开关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支架(2),且开关主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支座(4),支座(4)的一侧设置有圆杆(5),圆杆(5)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扣件(8),且扣件(8)和圆杆(5)之间通过扭力弹簧(6)连接,所述扣件(8)的下端插设于支架(2)上的凹槽内,且扣件(8)的下端为倒三角形,并且所述凹槽的结构和倒三角形的结构相匹配,所述扣件(8)下端的一侧设置有卡块(9),卡块(9)的底部连接有压缩弹簧(10)的一端,压缩弹簧(10)的另一端与支架(2)上凹槽的底边连接,所述卡块(9)的顶部设置有插件(3),插件(3)穿设于支座(4)上的通孔内,且插件(3)与支座(4)为滑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晶闸管过零投切开关安装结构,包括开关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支架(2),且开关主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支座(4),支座(4)的一侧设置有圆杆(5),圆杆(5)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扣件(8),且扣件(8)和圆杆(5)之间通过扭力弹簧(6)连接,所述扣件(8)的下端插设于支架(2)上的凹槽内,且扣件(8)的下端为倒三角形,并且所述凹槽的结构和倒三角形的结构相匹配,所述扣件(8)下端的一侧设置有卡块(9),卡块(9)的底部连接有压缩弹簧(10)的一端,压缩弹簧(10)的另一端与支架(2)上凹槽的底边连接,所述卡块(9)的顶部设置有插件(3),插件(3)穿设于支座(4)上的通孔内,且插件(3)与支座(4)为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晶闸管过零投切开关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件(3)位于支座(4)下方的部分上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亮王道义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市获新源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