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工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2537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硅片加工设备及技术领域,公开了旋转工位,所述旋转工位包括第四伺服电机、第四齿轮、减速机、交叉滚子轴承、旋转工装板、拖链槽和拖链,所述第四伺服电机通过减速机传动连接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与交叉滚子轴承的外圈配合,所述交叉滚子轴承水平设置,所述旋转工装板固定安装于交叉滚子轴承的外圈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替代人工人力搬运石墨舟,设备的各部分动作行程最优化设计,设备的利用率高,效率高,降低了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转工位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硅片加工设备及
,具体涉及旋转工位,应用于石墨舟搬运设备上。
技术介绍
太阳能硅片加工中,载有硅片的石墨舟要送入工艺炉内反应,石墨舟搬运进出工艺炉的传统方式是依靠人工人力搬运,由于石墨舟为长条形结构,搬运过程要完成移动、转向等动作,劳动强度大,依靠多人共同配合完成,搬运的效率较低,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
技术介绍
的不足,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传统的石墨舟搬运方式依靠人工人力完成,劳动强度大,搬运的效率低,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石墨舟搬运设备,包括架体,架体内设有进料工位、出料工位、旋转工位和旋转夹爪,所述进料工位和出料工位均沿架体长度方向设置且设置于旋转工位的同侧,所述进料工位和出料工位均用于临时放置石墨舟,旋转工位上固定设置两个定位夹具,两个定位夹具均沿架体宽度方向设置且相互对称,旋转工位用于承载石墨舟并转动石墨舟,旋转夹爪设置于旋转工位上方,用于抓放、移动和转动石墨舟,定位夹具用于容纳并固定石墨舟。优选的,旋转夹爪包括移动梁、升降臂和夹紧组件,移动梁沿架体宽度方向设置于架体上,移动梁由X轴驱动机构驱动沿架体长度方向移动,移动梁上设有滑台,滑台由Y轴驱动机构驱动沿架体宽度方向移动,升降臂设置于滑台上,升降臂由Z轴驱动机构驱动升降臂沿架体高度方向运动,夹紧组件设置于升降臂的下端,夹紧组件由旋转驱动机构驱动夹紧组件绕架体高度方向转动。优选的,所述夹紧组件包括条状的水平安装板,水平安装板的两端对称设置夹板和伸缩气缸,夹板通过第三滑块滑动连接第三导轨,第三导轨沿水平安装板的长度方向设置,伸缩气缸的伸缩杆平行第三导轨且端部连接夹板。优选的,所述X轴驱动机构包括第一伺服电机、第一齿轮、第一齿条、第一导轨和第一滑块,第一导轨沿架体长度方向固定于架体上,两条第一导轨分别设置于移动梁的两端,移动梁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滑块,第一滑块和对应的第一导轨配合,第一伺服电机固定于移动梁上,第一伺服电机驱动连接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配合,第一齿条沿第一导轨固定于架体上。优选的,所述Y轴驱动机构包括第二伺服电机、第二齿轮、第二齿条、第二导轨和第二滑块,第二导轨沿架体宽度方向固定于移动梁上,两条第二导轨分别设置于滑台的两端,滑台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滑块,第二滑块和对应的第二导轨配合,第二伺服电机固定于滑台上,第二伺服电机驱动连接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二齿条配合,第二齿条沿第二导轨固定于移动梁上。优选的,所述Z轴驱动机构包括第三伺服电机、标准螺杆滑台和移动架,所述第三伺服电机驱动连接标准螺杆滑台,所述标准螺杆滑台沿架体高度方向设置,所述标准螺杆滑台传动连接移动架。优选的,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回转气缸、轴承座、旋转安装板和旋转轴,所述回转气缸和轴承座分别固定于移动架上,所述轴承座支撑并转动连接旋转轴,所述回转气缸传动连接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固定连接旋转安装板,所述旋转安装板位于升降臂下方,所述旋转安装板固定连接于夹紧组件顶部并传动连接升降臂。优选的,所述旋转工位包括第四伺服电机、第四齿轮、减速机、交叉滚子轴承、旋转工装板、拖链槽和拖链,所述第四伺服电机通过减速机传动连接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与交叉滚子轴承的外圈配合,所述交叉滚子轴承水平设置,所述旋转工装板固定安装于交叉滚子轴承的外圈上,所述拖链槽为弧形结构且与交叉滚子轴承同轴,所述拖链槽设置于交叉滚子轴承的外侧,所述拖链槽内设有活动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为与拖链槽同心的弧形结构,分隔板通过两端的两片拖链连接板固定连接旋转工装板,所述分隔板将拖链槽分为内弧形槽和外弧形槽,内弧形槽和外弧形槽两端连通,所述拖链设置于拖链槽内,所述拖链的一端固定于外弧形槽内、拖链的另一端绕过分隔板设于内弧形槽内并固定连接一片拖链连接板。优选的,所述定位夹具包括分别固定的左底座、中底座和右底座,所述左底座上竖直设置左定位面,右底座上活动设置右定位面,所述右定位面与左定位面平行,第五伺服电机驱动连接右定位面,以驱动右定位面靠近或远离左定位面,所述中底座上两端分别设置承载滚轮,所述中底座上一端设置固定定位滑轮、另一端设置活动定位滑轮,第六伺服电机驱动连接活动定位滑轮,以驱动活动定位滑轮靠近或远离固定定位滑轮,所述活动定位滑轮处设置感应开关,所述感应开关用以检测石墨舟落到或离开承载滚轮上面,控制第六伺服电机伸缩动作,所述左定位面上安装电容传感器,所述电容传感器用以感应左定位面受到的石墨舟压力,控制第五伺服电机停止动作。石墨舟搬运流程,应用上述的石墨舟搬运设备,包括以下步骤:S1:旋转夹爪停在进料工位上方;S2:旋转夹爪下降抓取待加工的石墨舟,然后抬升;S3:旋转夹爪沿架体长度方向及架体宽度方向向旋转工位移动、并转动待加工的石墨舟90°,使待加工的石墨舟的方向改为沿架体宽度方向;S4:旋转夹爪移动至旋转工位上近端的定位夹具上方停止,然后旋转夹爪下降、将待加工的石墨舟落入定位夹具内,定位夹具动作固定待加工的石墨舟;S5:旋转夹爪放下待加工的石墨舟后上升,旋转工位转动180°,两个定位夹具对换位置,使待加工的石墨舟转到远端、已加工的石墨舟转到旋转夹爪下方;S6:关节机械手臂将待加工的石墨舟投送至工艺炉内,旋转夹爪下降抓取已加工的石墨舟,然后抬升;S7:旋转夹爪沿架体长度方向及架体宽度方向向出料工位移动、并转动已加工的石墨舟90°,使已加工的石墨舟方向改为沿架体长度方向;S8:旋转夹爪停在出料工位上方;S9:旋转夹爪下降把已加工的石墨舟放置在出料工位上,然后抬起;S10:旋转夹爪沿架体宽度方向平移至进料工位上,此过程中,关节机械手臂从工艺炉内取出已加工的石墨舟置于旋转工位上远端的定位夹具内,重复以上步骤。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替代人工人力搬运石墨舟,将石墨舟送入工艺炉和从工艺炉内搬出;2)旋转夹爪将待加工的石墨舟搬运到旋转平台上,返回时就已加工的石墨舟带回,一个往返行程完成待加工的石墨舟的搬进和已加工的石墨舟的搬出动作,旋转工位往复切换待加工的石墨舟和已加工的石墨舟的位置,配合关节机械手臂,设备的各部分动作行程最优化设计,设备的利用率高,效率高。3)全部由设备完成,不需人力协同配合搬运,降低了安全风险。附图说明本技术有如下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述石墨舟搬运设备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石墨舟搬运设备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石墨舟搬运设备的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旋转夹爪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旋转夹爪的侧视图;图6为本技术所述旋转夹爪的正视图;图7为本技术所述升降臂和夹紧组件的立体图;图8为本技术所述升降臂和夹紧组件的侧视图;图9为本技术所述夹紧组件的立体图;图10为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旋转工位,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工位包括第四伺服电机、第四齿轮、减速机、交叉滚子轴承、旋转工装板、拖链槽和拖链,所述第四伺服电机通过减速机传动连接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与交叉滚子轴承的外圈配合,所述交叉滚子轴承水平设置,所述旋转工装板固定安装于交叉滚子轴承的外圈上,所述拖链槽为弧形结构且与交叉滚子轴承同轴,所述拖链槽设置于交叉滚子轴承的外侧,所述拖链槽内设有活动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为与拖链槽同心的弧形结构,分隔板通过两端的两片拖链连接板固定连接旋转工装板,所述分隔板将拖链槽分为内弧形槽和外弧形槽,内弧形槽和外弧形槽两端连通,所述拖链设置于拖链槽内,所述拖链的一端固定于外弧形槽内、拖链的另一端绕过分隔板设于内弧形槽内并固定连接一片拖链连接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旋转工位,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工位包括第四伺服电机、第四齿轮、减速机、交叉滚子轴承、旋转工装板、拖链槽和拖链,所述第四伺服电机通过减速机传动连接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与交叉滚子轴承的外圈配合,所述交叉滚子轴承水平设置,所述旋转工装板固定安装于交叉滚子轴承的外圈上,所述拖链槽为弧形结构且与交叉滚子轴承同轴,所述拖链槽设置于交叉滚子轴承的外侧,所述拖链槽内设有活动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为与拖链槽同心的弧形结构,分隔板通过两端的两片拖链连接板固定连接旋转工装板,所述分隔板将拖链槽分为内弧形槽和外弧形槽,内弧形槽和外弧形槽两端连通,所述拖链设置于拖链槽内,所述拖链的一端固定于外弧形槽内、拖链的另一端绕过分隔板设于内弧形槽内并固定连接一片拖链连接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工位,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工装板上设中心开口,关节机械手臂底部安装于中心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德方董晓清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江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