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二次污染的高温废气降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18312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降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二次污染的高温废气降温装置,包括降温筒,降温筒左右通透,一端形成进气口,另一端形成出气口,降温筒的上端导热连接有第一降温水箱,下端导热连接有第二降温水箱,降温筒的外筒壁竖向导热连接有降温水管,并且降温水管的上端与第一降温水箱的下侧相连通,下端与第二降温水箱的上侧相连通,第一降温水箱的上端为敞开的结构,并且在第一降温水箱的侧壁上连通设有补水管。解决采用传统的高温废气降温处理工艺会产生废水,后续还需增加废水处理系统,使高温废气的降温处理工艺十分冗长、复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二次污染的高温废气降温装置
本技术涉及降温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无二次污染的高温废气降温装置。
技术介绍
工业生产中有很多高温废气,比如燃烧机排烟废气和烘干废气,常规的高温废气降温处理工艺采用的是喷淋塔洗涤,但是通过喷淋塔洗涤会带来新的污染物——废水,这样便会添加废水处理工序,使高温废气的降温处理流程十分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二次污染的高温废气降温装置,解决采用传统的高温废气降温处理工艺会产生废水,后续还需增加废水处理系统,使高温废气的降温处理工艺十分冗长、复杂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无二次污染的高温废气降温装置,包括降温筒,所述降温筒左右通透,一端形成进气口,另一端形成出气口,所述降温筒的上端导热连接有第一降温水箱,下端导热连接有第二降温水箱,所述降温筒的外筒壁竖向导热连接有降温水管,并且降温水管的上端与第一降温水箱的下侧相连通,下端与第二降温水箱的上侧相连通;所述第一降温水箱的上端为敞开的结构,并且在第一降温水箱的侧壁上连通设有补水管。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补水管上设有电磁阀,所述第一降温水箱内设有第一液位仪和第二液位仪,所述第一液位仪位于和第二液位仪的上侧,并且第一液位仪和第二液位仪均与电磁阀信号连接。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降温水管设置为多个,并且在降温筒的外筒壁沿降温筒内的烟气流通方向均匀分布。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二降温水箱的底部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有阀门。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降温筒内设有内降温装置,所述内降温装置包括截面均呈环形的第一降温通道和第二降温通道,所述第二降温通道设置于第一降温通道内,所述第二降温通道的上下两侧均设有用于连接第一降温通道的第一连通管,所述第一降温通道的上侧设有用于连接第一降温水箱的第二连通管,下侧设有用于连接第二降温水箱的第三连通管。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降温筒内筒壁的底部竖向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端设有弧形连接件,所述第一降温通道的下端放置于弧形连接件上。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支撑架呈倒“T”字形,包括一体成型的竖板和横板,所述竖板的上端与弧形连接件相连,下端与横板的上板面相连,所述横板上在竖板的两侧设有若干连接孔,所述降温筒内筒壁的底部设有若干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和连接孔相适配,并且螺纹孔和连接孔通过螺栓相互固定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降温筒,降温筒的一端进气,另一端出气,高温废气从降温筒通过,便可通过降温筒上端的第一降温水箱、降温筒下端的第二降温水箱和降温筒外筒壁上的降温水管进行热交换,从而对高温废气进行热交换,在不断换热的过程中,由于第一降温水箱的上端为敞开的结构,受热的水形成水蒸气便可从上端蒸发,而减少的水量则通过补水管进行补充,被设备成本低廉,无二次污染物,并且设备占地面积小,适用性较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无二次污染的高温废气降温装置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无二次污染的高温废气降温装置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无二次污染的高温废气降温装置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内降温装置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内降温装置的侧视图。图标:1-降温筒,2-第一降温水箱,3-第二降温水箱,4-降温水管,5-补水管,6-电磁阀,7-第一液位仪,8-第二液位仪,9-排水管,10-第一降温通道,11-第二降温通道,12-第一连通管,13-第二连通管,14-第三连通管,15-支撑架,16-弧形连接件,17-竖板,18-横板,19-连接孔,20-螺纹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图1-5示出了本技术无二次污染的高温废气降温装置的一个较佳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无二次污染的高温废气降温装置具体包括降温筒1,降温筒1左右通透,一端形成进气口,另一端形成出气口,降温筒1的上端导热连接有第一降温水箱2,下端导热连接有第二降温水箱3,降温筒1的外筒壁竖向导热连接有降温水管4,并且降温水管4的上端与第一降温水箱2的下侧相连通,下端与第二降温水箱3的上侧相连通,第一降温水箱2的上端为敞开的结构,并且在第一降温水箱2的侧壁上连通设有补水管5。通过设置降温筒1,降温筒1的一端进气,另一端出气,高温废气从降温筒1通过,便可通过降温筒1上端的第一降温水箱2、降温筒1下端的第二降温水箱3和降温筒1外筒壁上的降温水管4进行热交换,从而对高温废气进行热交换,在不断换热的过程中,由于第一降温水箱2的上端为敞开的结构,受热的水形成水蒸气便可从上端蒸发,而减少的水量则通过补水管5进行补充,被设备成本低廉,无二次污染物,并且设备占地面积小,适用性较强。其中降温筒1的筒壁较薄,并且采用导热效果良好的材料制成,这样可以便于更好地进行热交换,降温筒1可以为圆筒形状,第一降温水箱2的下侧呈与降温筒1上侧相适配的弧形形状,第二降温水箱3的上侧呈与降温筒1下侧相适配的弧形形状。第一降温水箱2和第二降温水箱3之间通过降温水管4相连通,降温水管4一方面起到对降温筒1筒壁进行降温,从而对降温筒1内的高温废气进行降温,另一方面可以使得在补水的时候,一个补水管5便可对本系统进行补水,使补水十分方便。补水管5上设有电磁阀6,第一降温水箱2内设有第一液位仪7和第二液位仪8,第一液位仪7位于和第二液位仪8的上侧,并且第一液位仪7和第二液位仪8均与电磁阀6信号连接。其中当第一降温水箱2内的水位到达第二液位仪8时,第二液位仪8发送信号给电磁阀6,使电磁阀6处于打开状态,此时补水管5便可进行自动补水,在不管补水的过程中,当第一降温水箱2内的水位到达第一液位仪7的位置时,第一液位仪7发送信号给电磁阀6,使电磁阀6处于关闭状态,此时停止补水。通过利用第一液位仪7和第二液位仪8不断地进行感应并进行自动补水和停止补水,使整个降温装置内部的水位得以控制。其中信号传输方式均为现有的数据线的方式传输,还可以设置PLC控制器作为中转控制,第一液位仪7和第二液位仪8均可先将信号传递至PLC控制器中,再通过PLC控制器对电磁阀6发送控制信号的指令。降温水管4设置为多个,并且在降温筒1的外筒壁沿降温筒1内的烟气流通方向均匀分布。通过设置多个降温水管4,使降温筒1的降温效果更加良好,其中在降温筒1的外筒壁沿降温筒1内的烟气流通方向均匀分布,在高温废气在降温筒1内传输的过程中,便可不断的进行热交换,使高温废气最终的降温效果更加良好。第二降温水箱3的底部设有排水管9,排水管9上设有阀门。通过在第二降温水箱3的底部设置排水管9,以便于对第一降温水箱2、第二降温水箱3和降温水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二次污染的高温废气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降温筒(1),所述降温筒(1)左右通透,一端形成进气口,另一端形成出气口,所述降温筒(1)的上端导热连接有第一降温水箱(2),下端导热连接有第二降温水箱(3),所述降温筒(1)的外筒壁竖向导热连接有降温水管(4),并且降温水管(4)的上端与第一降温水箱(2)的下侧相连通,下端与第二降温水箱(3)的上侧相连通;/n所述第一降温水箱(2)的上端为敞开的结构,并且在第一降温水箱(2)的侧壁上连通设有补水管(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二次污染的高温废气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降温筒(1),所述降温筒(1)左右通透,一端形成进气口,另一端形成出气口,所述降温筒(1)的上端导热连接有第一降温水箱(2),下端导热连接有第二降温水箱(3),所述降温筒(1)的外筒壁竖向导热连接有降温水管(4),并且降温水管(4)的上端与第一降温水箱(2)的下侧相连通,下端与第二降温水箱(3)的上侧相连通;
所述第一降温水箱(2)的上端为敞开的结构,并且在第一降温水箱(2)的侧壁上连通设有补水管(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二次污染的高温废气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管(5)上设有电磁阀(6),所述第一降温水箱(2)内设有第一液位仪(7)和第二液位仪(8),所述第一液位仪(7)位于和第二液位仪(8)的上侧,并且第一液位仪(7)和第二液位仪(8)均与电磁阀(6)信号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二次污染的高温废气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水管(4)设置为多个,并且在降温筒(1)的外筒壁沿降温筒(1)内的烟气流通方向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二次污染的高温废气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降温水箱(3)的底部设有排水管(9),所述排水管(9)上设有阀门。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辉徐鑫杨灿荣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昕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