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用采样冷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8724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32
本申请涉及一种石油化工用采样冷却器,包括机架、转动设置于机架上的冷却筒和驱动冷却筒绕自身轴线转动的驱动组件,冷却筒内固定有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第一套管的外壁与第二套管的内壁之间形成环状的第一流道,第二套管与冷却筒的内壁之间形成环状的第二流道,第一流道内固定设置沿冷却筒轴线为中心线螺旋设置的第一螺旋管,第二流道内固定设置沿冷却筒轴线为中心线螺旋设置的第二螺旋管,其中第一螺旋管和第二螺旋管的旋向相反。本申请具有通过驱动组件带动冷却筒转动,以带动第一螺旋管和第二螺旋管一起转动,从而对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内的粘稠样品介质起到引导推动的作用,加快粘稠样品介质的流动,减少粘稠样品介质的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石油化工用采样冷却器
本申请涉及冷却器结构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石油化工用采样冷却器。
技术介绍
在化工成产中,需对工艺物料或生产产品定期进行取样分析,因多数化工生产中的物料或产品为高温高压,此时就需要冷却装置将样品介质进行降温冷却。相关技术的冷却装置,如图8所示,包括上下端封闭的筒体13和位于筒体内且通有冷凝水的蛇管2,筒体13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料管11和出料管12,筒体13内同轴固定有第一套管16和第二套管17,第一套管16的外壁与第二套管17的内壁之间形成环形的第一流道100,第二套管17的外壁与筒体13内壁形成第二流道200,蛇管2分布于第一流道100和第二流道200内。使用时,样品介质从进料管11通入,依次经过第一套管16的中空处、第一流道100和第二流道200,最后从出料管12流出,期间样品介质与蛇管2进行接触,从而实现热交换,完成样品介质的持续冷却降温。为了提高蛇管与样品介质的接触概率,往往将蛇管的排布设置得较为密集,即蛇管分别与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之间的径向间隙较小,以迫使样品介质与蛇管进行接触热交换,从而提高冷却效果,但是这样设置的话,极易增大黏度大的样品介质的流动阻力,甚至导致黏度大的样品介质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确保粘稠样品介质的正常流动,本申请提供一种石油化工用采样冷却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石油化工用采样冷却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石油化工用采样冷却器,包括机架、转动设置于机架上的冷却筒和驱动冷却筒绕自身轴线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冷却筒的两端封闭,所述冷却筒的一端设有进料管,所述冷却筒的另一端设有出料管;所述冷却筒内固定有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分别与所述冷却筒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套管的中空处与所述进料管连通,所述第一套管的外壁与所述第二套管的内壁之间形成环状的第一流道,所述第二套管与所述冷却筒的内壁之间形成环状的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流道和出料管连通;所述第一流道内固定设置沿所述冷却筒轴线为中心线螺旋设置的第一螺旋管,所述第一螺旋管的直径等于所述第一套管的外壁与所述第二套管的内壁之间的径向距离,所述第二流道内固定设置沿所述冷却筒轴线为中心线螺旋设置的第二螺旋管,所述第二螺旋管的直径等于所述第二套管与所述冷却筒的内壁之间的径向距离,其中第一螺旋管和第二螺旋管的旋向相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组件启动,冷却筒、第一螺旋管和第二螺旋管一齐转动,粘稠样品介质经由进料管进入第一套管中空处,然后进入第一流道内,转动的第一螺旋管对粘稠样品介质具有推动力,将粘稠样品介质推入第二流道处,然后转动的第二螺旋管继续推动粘稠样品介质,使其通过出料管排出,期间粘稠样品介质分别与第一螺旋管和第二螺旋管接触,进行热交换,从而对粘稠样品介质进行降温。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可驱动所述冷却筒正向或反向旋转。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样品介质较为粘稠时,使冷却筒正向转动,第一螺旋管和第二螺旋管对粘稠样品介质具有推动力,以确保粘稠样品介质的正常流动;当样品介质为气体或较为稀薄时,使冷却筒反向转动,第一螺旋管和第二螺旋管对样品介质具有搅拌和减缓通量速度的作用,从而使得延长样品介质分别与第一螺旋管和第二螺旋管的接触时间、接触面积和接触概率,从而大大提高了对样品介质的冷却效果;通过设置冷却筒的正反转,适用于不同粘度的介质,使其具有不一样的效果产生,从而提高了整体装置的功能性。可选的,所述冷却筒包括筒体和分别密封固定于筒体的两端的第一筒盖和第二筒盖;所述进料管固定于所述第一筒盖的中部,所述第一套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筒盖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套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筒盖之间具有轴向间隙;所述出料管固定于第二筒盖的中部,第二套管的一端与第二筒盖固定连接,第二套管的另一端与第一筒盖之间具有轴向间隙,所述第二套管靠近所述第二筒盖的一端侧壁贯穿开设有多个缺口,所述第二套管内固定有位于所述缺口与所述第一套管的出口端之间的隔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限定样品介质的流动路径,即进料管、第一套管中空处、第一流道、第二流道,然后经由缺口和出料管排出。可选的,所述第一螺旋管与所述第二螺旋管为一体成型的蛇管,所述第二筒盖开设有进穿孔和出穿孔,所述蛇管的入口端与所述进穿孔穿设连接,所述蛇管依次穿过所述缺口、螺旋缠绕于所述第二套管的外壁、螺旋缠绕于所述第二套管的内壁、穿过所述隔板所开设的通孔,最后所述蛇管的出口端与所述出穿孔穿设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合冷却筒内的狭小空间,通过设置缺口和通孔,使得一体蛇管能够缠绕排布于狭小空间内,并且蛇管内的冷凝水的流向与样品介质流向相反,提高了对样品介质的冷却效果;并且第一螺旋管与第二螺旋管为同一根蛇管,因此便于缠绕安装,无需分开安装。可选的,所述蛇管与所述第二套管固定设置,所述筒体远离所述第一筒盖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筒盖通过法兰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筒体的可拆卸连接,当需要对蛇管表面的污垢进行清除时,先解除法兰连接,然后沿轴向将第二筒盖和第二套管一起脱离筒体,此时蛇管也随之脱离,蛇管外露,便于对蛇管表面进行冲洗清理。可选的,所述蛇管包括管体和多个凸出构造于管体外周壁的环形凸起,各所述环形凸起沿所述管体的延伸方向等距排布,所述环形凸起远离所述管体的一侧朝向所述管体的出口端方向倾斜,相邻两个环形凸起之间形成有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蛇管具有弯曲特性,并且当正向转动的蛇管对粘稠样品介质产生推动力时,粘稠样品介质沿环形凸起的倾斜表面移动,环形凸起的倾斜表面对粘稠样品介质具有引导流动作用,使得粘稠样品介质的流动更加顺畅;而当蛇管反向转动时,环形凸起与凹槽之间的夹角处相对稀薄样品介质靠近运动,从而对稀薄样品介质具有扰动作用,提高稀薄样品介质的紊流速度,从而提高稀薄样品介质与蛇管之间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概率,从而大大提高了对样品介质的冷却效果。可选的,所述第二套管的外壁固定有多个沿所述第二螺旋管的螺旋方向等距排布的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两根对称设置的第二夹杆,所述第二螺旋管穿过两根第二夹杆之间的区域,且所述第二夹杆卡入所述第二螺旋管外壁的凹槽;所述第二套管的内壁固定有多个沿所述第一螺旋管的螺旋方向等距排布的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两根对称设置的第一夹杆,所述第一螺旋管穿过两根第一夹杆之间的区域,且所述第一夹杆卡入所述第一螺旋管外壁的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蛇管时,首先确保蛇管的入口端与进穿孔的连接,然后将蛇管沿螺旋方向依次与第二固定件配合,即逐点卡入两根第二夹杆之间,以确保蛇管螺旋缠绕于第二套管的外壁,然后翻转蛇管方向,使得蛇管位于第二套管中空处,再依次逐点卡入两根第一夹杆之间,以确保蛇管螺旋缠绕于第二套管的内壁,最后将蛇管的出口端穿过通孔并与出穿孔连接;通过设置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能够对蛇管进行间隔式夹固,从而确保蛇管的螺距尺寸,又提高了蛇管与第二套管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方便快捷。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两个第一夹杆沿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油化工用采样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0)、转动设置于机架(10)上的冷却筒(1)和驱动冷却筒(1)绕自身轴线转动的驱动组件(20),所述冷却筒(1)的两端封闭,所述冷却筒(1)的一端设有进料管(11),所述冷却筒(1)的另一端设有出料管(12);所述冷却筒(1)内固定有第一套管(16)和第二套管(17),所述第一套管(16)和所述第二套管(17)分别与所述冷却筒(1)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套管(16)的中空处与所述进料管(11)连通,所述第一套管(16)的外壁与所述第二套管(17)的内壁之间形成环状的第一流道(100),所述第二套管(17)与所述冷却筒(1)的内壁之间形成环状的第二流道(200),所述第二流道(20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流道(100)和出料管(12)连通;所述第一流道(100)内固定设置沿所述冷却筒(1)轴线为中心线螺旋设置的第一螺旋管(21),所述第一螺旋管(21)的直径等于所述第一套管(16)的外壁与所述第二套管(17)的内壁之间的径向距离,所述第二流道(200)内固定设置沿所述冷却筒(1)轴线为中心线螺旋设置的第二螺旋管(22),所述第二螺旋管(22)的直径等于所述第二套管(17)与所述冷却筒(1)的内壁之间的径向距离,其中第一螺旋管(21)和第二螺旋管(22)的旋向相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油化工用采样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0)、转动设置于机架(10)上的冷却筒(1)和驱动冷却筒(1)绕自身轴线转动的驱动组件(20),所述冷却筒(1)的两端封闭,所述冷却筒(1)的一端设有进料管(11),所述冷却筒(1)的另一端设有出料管(12);所述冷却筒(1)内固定有第一套管(16)和第二套管(17),所述第一套管(16)和所述第二套管(17)分别与所述冷却筒(1)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套管(16)的中空处与所述进料管(11)连通,所述第一套管(16)的外壁与所述第二套管(17)的内壁之间形成环状的第一流道(100),所述第二套管(17)与所述冷却筒(1)的内壁之间形成环状的第二流道(200),所述第二流道(20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流道(100)和出料管(12)连通;所述第一流道(100)内固定设置沿所述冷却筒(1)轴线为中心线螺旋设置的第一螺旋管(21),所述第一螺旋管(21)的直径等于所述第一套管(16)的外壁与所述第二套管(17)的内壁之间的径向距离,所述第二流道(200)内固定设置沿所述冷却筒(1)轴线为中心线螺旋设置的第二螺旋管(22),所述第二螺旋管(22)的直径等于所述第二套管(17)与所述冷却筒(1)的内壁之间的径向距离,其中第一螺旋管(21)和第二螺旋管(22)的旋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化工用采样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20)可驱动所述冷却筒(1)正向或反向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化工用采样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筒(1)包括筒体(13)和分别密封固定于筒体(13)的两端的第一筒盖(14)和第二筒盖(15);所述进料管(11)固定于所述第一筒盖(14)的中部,所述第一套管(16)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筒盖(1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套管(1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筒盖(15)之间具有轴向间隙;所述出料管(12)固定于第二筒盖(15)的中部,第二套管(17)的一端与第二筒盖(15)固定连接,第二套管(17)的另一端与第一筒盖(14)之间具有轴向间隙,所述第二套管(17)靠近所述第二筒盖(15)的一端侧壁贯穿开设有多个缺口(171),所述第二套管(17)内固定有位于所述缺口(171)与所述第一套管(16)的出口端之间的隔板(17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石油化工用采样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管(21)与所述第二螺旋管(22)为一体成型的蛇管(2),所述第二筒盖(15)开设有进穿孔(151)和出穿孔(152),所述蛇管(2)的入口端与所述进穿孔(151)穿设连接,所述蛇管(2)依次穿过所述缺口(171)、螺旋缠绕于所述第二套管(17)的外壁、螺旋缠绕于所述第二套管(17)的内壁、穿过所述隔板(172)所开设的通孔(173),最后所述蛇管(2)的出口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仁伟严加官徐和贤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南达特种石化设备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