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流态化冷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71632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型流态化冷却器,涉及冷却设备领域,其包括风箱、气室、左直管、右直管,风箱安装于气室的下部,左直管、右直管固定于气室的上部并与气室连通,左直管上设置有焙砂出口,右直管上设置有焙砂入口,所述左直管、右直管的外围设置有水套,水套与左直管、右直管之间设置有冷却水腔,所述水套的下端设置有冷却水进水管,水套的上端设置有冷却水出水管,所述水套的上端固定盖合有与冷却水腔内部连通的中空盖板,所述中空盖板上固定并连通有回水管,回水管上设置有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能够大大的延长流态冷却器的使用寿命,使用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流态化冷却器
本技术涉及冷却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型流态化冷却器。
技术介绍
锌沸腾焙烧炉排料冷却采用双气室流态化冷却器降温。流态化冷却器下部为气室鼓风冷却降温,气室上方焊接连接下料直筒体,直筒体外用水套通循环水降温,其采用冷却水下进上出方式进行冷却,另外,其筒体外水套上部为椭圆形盖板焊接密封。然而,因连续冷却降温,使得靠近盖板处易产生水汽,降温效果下降,使盖板与水套侧板温度不一,二者之间易出现裂缝,造成故障停车。另外,锌焙砂温度有900℃左右,筒体最下部与气室及水套焊接点处受锌焙砂冲刷及水气同时冷却作用,此处易出现漏点,造成流态化冷却器性能下降,使用寿命短,为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改进型流态化冷却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型流态化冷却器,包括风箱、气室、左直管、右直管,风箱安装于气室的下部,左直管、右直管固定于气室的上部并与气室连通,左直管上设置有焙砂出口,右直管上设置有焙砂入口,所述左直管、右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型流态化冷却器,包括风箱(1)、气室(2)、左直管(3)、右直管(4),风箱(1)安装于气室(2)的下部,左直管(3)、右直管(4)固定于气室(2)的上部并与气室(2)连通,左直管(3)上设置有焙砂出口(5),右直管(4)上设置有焙砂入口(6),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直管(3)、右直管(4)的外围设置有水套(7),水套(7)与左直管(3)、右直管(4)之间设置有冷却水腔(9),所述水套(7)的下端设置有冷却水进水管(10),水套(7)的上端设置有冷却水出水管(11),所述水套(7)的上端固定盖合有与冷却水腔(9)内部连通的中空盖板(8),所述中空盖板(8)上固定并连通有回水管(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流态化冷却器,包括风箱(1)、气室(2)、左直管(3)、右直管(4),风箱(1)安装于气室(2)的下部,左直管(3)、右直管(4)固定于气室(2)的上部并与气室(2)连通,左直管(3)上设置有焙砂出口(5),右直管(4)上设置有焙砂入口(6),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直管(3)、右直管(4)的外围设置有水套(7),水套(7)与左直管(3)、右直管(4)之间设置有冷却水腔(9),所述水套(7)的下端设置有冷却水进水管(10),水套(7)的上端设置有冷却水出水管(11),所述水套(7)的上端固定盖合有与冷却水腔(9)内部连通的中空盖板(8),所述中空盖板(8)上固定并连通有回水管(12),回水管(12)上设置有阀门,所述风箱(1)上设置有压缩空气进气管(14),且风箱(1)和气室(2)之间设置有风嘴(17),所述风箱(1)的下部设置有人工排渣口(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流态化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室(2)的顶部内壁上固定有两个形状为圆柱台形的保护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月红彭幼林吴鹏俞济时彭如亭张福忠江少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铜冠有色金属池州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