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的高效悬挂式流体降温冷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高效悬挂式流体降温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工业上,有些流体在降温、冷却的过程中,因流体中夹带杂质及某些组分因低温饱和而结晶或凝华析出,导致冷却器的表面生产一层附着物,其传热阻力大,影响冷却器的换热效果。对此类情况,厂家大都选用冷却管悬挂式冷却器来完成流体的降温换热,冷却器内:热流体走管间,冷流体走管内。结构型式主要有“热管”式、U型管式、盘管式,或其变种型式。这些结构的共同点是换热管能通过管板悬挂在冷却器内,当热流体中有粉尘和沉淀时,在液流吹扫和震动作用下,大部分会下落到冷却器底部。一定程度地减少了粉尘和沉淀对冷却器的堵塞,但在热回收和减少冷流体利用量等方面存在很多不足:“热管”式在将热流体的热量经管内导热介质接力传递给冷流体时,管内介质温度比热流体温度低很多,冷流体回收热的能位降低,冷流体需要量也会加大,热流体温降也不如与温度更低的冷流体直接换热效果好,其它两种型式则因热、冷流体的流向大部分属于错流和混流,不能实现换热效果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的高效悬挂式流体降温冷却装置,包括外壳(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4)为顶端开口的筒状结构,且外壳(4)底端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排渣口(1),所述外壳(4)的外周面靠近底部和顶部位置处分别设置有热流出口(2)和热流进口(11),所述外壳(4)顶部设置有管板(6),且管板(6)上插设有多个冷却管(3);/n所述冷却管(3)顶端插设有金属短管(7),所述冷却管(3)插设在外壳(4)内,且冷却管(3)顶端由管板(6)顶部穿出,所述冷却管(3)侧壁顶端位置处设置有弯管(10),所述冷却管(3)底端为封闭结构;/n所述弯管(10)远离冷却管(3)一端连接有冷流出口管(9);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高效悬挂式流体降温冷却装置,包括外壳(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4)为顶端开口的筒状结构,且外壳(4)底端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排渣口(1),所述外壳(4)的外周面靠近底部和顶部位置处分别设置有热流出口(2)和热流进口(11),所述外壳(4)顶部设置有管板(6),且管板(6)上插设有多个冷却管(3);
所述冷却管(3)顶端插设有金属短管(7),所述冷却管(3)插设在外壳(4)内,且冷却管(3)顶端由管板(6)顶部穿出,所述冷却管(3)侧壁顶端位置处设置有弯管(10),所述冷却管(3)底端为封闭结构;
所述弯管(10)远离冷却管(3)一端连接有冷流出口管(9);
所述金属短管(...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