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模光纤、单模光纤的制造方法和用于制造单模光纤的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671520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由石英基玻璃形成的,并且包括一具有一中间芯(11)和一包层区域(12)的玻璃件的单模光纤中,通过以由电子自旋共振方法测得的自旋密度为单位的玻璃件中的非桥接氧空穴中心的密度,不高于1.0×10↑[14]自旋/克。(*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光传输的石英基单模光纤,和用于制造单模光纤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已经进行了充分地研究,来增加使用由石英基玻璃制成的光纤的光传输中的传输量。为了增加光传输中的传输量,执行光传输的光纤必须能够在所使用的波长下进行单模传输,因为如果在光纤中传播多个模式,则传播模中的群速度差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模色散,从而降低信号波形的质量。因而归结于使用在1.3μm波长附近具有零色散波长的单模光纤(SMF)。由于这类光纤在1.3μm波长附近具有零色散波长,故有可能实现传输距离超过100km并且在1.3μm波长附近传输量为几百Mbps的光传输。另一方面,需要使用大约1.55μm波长进行光传输,因为在上述波长附近,光纤的传输损耗表现为最小。针对这种情形,已经开发出在1.55μm波长附近具有零色散波长的色散位移型单模光纤(DSF)。该色散位移型单模光纤使之有可能实现在1.55μm波长附近具有几Gbps的传输量。并且,由于该波长带是掺铒光纤放大器的增益带,故伴随着传输量的增大,带来了传输距离的迅速增长。而且,近年来,为了增加传输量,已经进行了波分复用(WDM)光传输的大量研究和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模光纤,该单模光纤由石英基玻璃形成、并包括具有中间芯和包层区域的玻璃件,其特征在于作为由电子自旋共振方法测得的自旋密度值的所述玻璃件中非桥接氧空穴中心的密度不高于1.0×10↑[14]自旋/克,并且由阴极电子激发发光方法测量的所述玻璃件的横截面内650nm附近波长区域中的发光强度的分布,使得在所述中间芯的外部和外圆周部分附近的环形区域中强度最强,并且强度朝着所述中间芯的外部适度减弱。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平英也久留须一彦井上喜博
申请(专利权)人: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