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抗炎症氧化脂质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1511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抗炎症氧化脂质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免疫激活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或其条件培养基模拟炎症微环境激活MSCs,再外加合成氧化脂质所必需的底物,即可显著促进间充质干细胞大量合成和分泌氧化脂质。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氧化脂质组合物来源于间充质干细胞,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可以降低炎症反应,可用于炎症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加速组织修复和愈合。相对于干细胞疗法,该氧化脂质组合物性质稳定,易于保存运输,同时也可避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和肿瘤形成风险等问题,简单易行且安全有效,极其适合于临床研究和应用,也为基于间充质干细胞的抗炎症非细胞疗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选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抗炎症氧化脂质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抗炎症氧化脂质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是一种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具有分化成骨、软骨、脂肪和其他类型细胞的潜能。间充质干细胞来源于中胚层,最早发现于骨髓,还可从脂肪、脐血、羊水、牙体等组织中分离出来。近年来,随着研究的进展,发现间充质干细胞除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外,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基于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炎症调节作用,有关间充质干细胞在治疗移植物抗宿主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研究越来越多。间充质干细胞对适应性免疫和固有免疫都有较强的免疫抑制作用。间充质干细胞对适应性免疫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现在对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对固有免疫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但是,随着对间充质干细胞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发现移植入体内的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成组织细胞的几率很低且移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抗炎症氧化脂质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分离并培养获得间充质干细胞;/n2)将步骤1)获得的间充质干细胞贴壁培养24h后,然后加入免疫激活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或其条件培养基共培养1~3天,得到预激活的间充质干细胞;/n3)向预激活的间充质干细胞中加入合成氧化脂质所需的底物,继续培养1~3天,收集细胞,经细胞萃取,即得到氧化脂质组合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抗炎症氧化脂质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分离并培养获得间充质干细胞;
2)将步骤1)获得的间充质干细胞贴壁培养24h后,然后加入免疫激活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或其条件培养基共培养1~3天,得到预激活的间充质干细胞;
3)向预激活的间充质干细胞中加入合成氧化脂质所需的底物,继续培养1~3天,收集细胞,经细胞萃取,即得到氧化脂质组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抗炎症氧化脂质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充质干细胞来源于人脂肪、牙髓、骨髓、脐带、胎盘或脐带血;所述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来源于人外周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抗炎症氧化脂质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并培养获得间充质干细胞包括:采集样本组织进行洗涤;然后将分离出的组织块置于生理盐水中洗涤,并剪碎、称重,酶解后转入离心管中离心,弃上清液;再向离心管中加入MSCs培养基,培养一段时间,当原代细胞培养至79~80%融合,消化解离并进行传代培养2-7代,获得间充质干细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抗炎症氧化脂质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免疫激活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渊陈道荣王丹沈正泽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