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插式双单向阀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1370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双单向阀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直插式双单向阀结构,包括进气歧管、进气歧管稳压腔、双单向阀,所述进气歧管稳压腔包括限位装置和固定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凹槽、限位柱、限位箱体、支撑板、弹性块、旋转板、连接柱、承接板、连接板和拉板,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凹槽、固定柱、滑板、弹性装置、固定箱体、挡板和移动板。该直插式双单向阀结构,通过设置的承接板,从而使连接柱中轴向外转动,进而使旋转板的左端向下移动,通过设置的旋转板,从而使支撑板向上移动,进而使限位柱向上移动,从而使限位柱和限位凹槽插接,进而使双单向阀与进气歧管稳压腔连接,从而节约了装配空间,进而降低了零件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插式双单向阀结构
本技术涉及双单向阀
,具体为一种直插式双单向阀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环境问题也日趋严峻,为了缓解环境问题世界各国出台了相关法规,限定排放保护环境,中国将在2020年7月1日起所有轻型汽车要符合“国六”标准6a限制要求,国六法规对燃油碳罐脱附流量监测做出强制要求:要求在无法检测出脱附流量进入发动机时报出故障,并对该诊断有IUPR最小诊断率要求,为了满足国六法规要求,未来发动机设计需采用文丘里管来增强脱附流量,其中双单向阀是文丘里管的一部分,为了适应新发动机设计需求,便于双单向阀的布置,节省装配空间,降低管路成本,我们提供了一种直插式双单向阀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直插式双单向阀结构,具备节省装配空间等优点,解决了浪费装配空间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节省装配空间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直插式双单向阀结构,包括进气歧管、进气歧管稳压腔、双单向阀,所述进气歧管有右侧与进气歧管稳压腔左侧固定连通,所述进气歧管稳压腔右侧与双单向阀活动连通,所述进气歧管稳压腔包括限位装置和固定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凹槽、限位柱、限位箱体、支撑板、弹性块、旋转板、连接柱、承接板、连接板和拉板,所述限位凹槽顶部与双单向阀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柱底部与支撑板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箱体底部与进气歧管稳压腔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块底部与限位箱体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顶部与旋转板底部活动连接,所述旋转板底部与连接板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底部与限位箱体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中轴设置的有转盘,所述连接板右侧与拉板左侧转动连接,所述拉板右侧与承接板左侧转动连接,所述承接板顶部贯穿限位箱体顶部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承接板右侧与双单向阀左侧活动连接。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凹槽、固定柱、滑板、弹性装置、固定箱体、挡板和移动板,所述固定凹槽底部与双单向阀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凹槽顶部与固定柱底部活动套接,所述固定柱顶端贯穿固定箱体底部并延伸至其内部,所述滑板右侧与固定箱体内壁右侧滑动连接,所述滑板顶部与弹性装置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挡板左侧与移动板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顶部与固定箱体内壁顶部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板底部贯穿固定箱体底部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固定箱体右侧与双单向阀左侧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限位凹槽底部与限位柱顶部活动套接,所述限位柱底部贯穿限位箱体并延伸至其内部。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右侧与限位箱体内壁右侧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底部与弹性块顶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旋转板顶部与连接柱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柱顶部与限位箱体内壁顶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柱顶端与滑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箱体顶部与进气歧管稳压腔内壁顶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弹性装置顶部与固定箱体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滑板底部与挡板顶部活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直插式双单向阀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直插式双单向阀结构,通过设置的承接板,从而使连接柱中轴向外转动,进而使旋转板的左端向下移动,通过设置的旋转板,从而使支撑板向上移动,进而使限位柱向上移动,从而使限位柱和限位凹槽插接,进而使双单向阀与进气歧管稳压腔连接,从而节约了装配空间,进而降低了零件成本。2、该直插式双单向阀结构,通过设置的移动板,从而使挡板向左移动,通过设置的弹性装置,从而使滑板向下移动,进而使固定柱向下移动,从而使固定柱和固定凹槽插接,进而使双单向阀与进气歧管稳压腔连接,从而节约了装配空间,进而降低了零件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装配后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图2中A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结构图2中B处放大图。其中:1进气歧管、2进气歧管稳压腔、21限位装置、211限位凹槽、212限位柱、213限位箱体、214支撑板、215弹性块、216旋转板、217连接柱、218承接板、219连接板、2110拉板、22固定装置、221固定凹槽、222固定柱、223滑板、224弹性装置、225固定箱体、226挡板、227移动板、3双单向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一种直插式双单向阀结构,包括进气歧管1、进气歧管稳压腔2、双单向阀3,进气歧管1有右侧与进气歧管稳压腔2左侧固定连通,进气歧管稳压腔2右侧与双单向阀3活动连通,进气歧管稳压腔2包括限位装置21和固定装置22。限位装置21包括限位凹槽211、限位柱212、限位箱体213、支撑板214、弹性块215、旋转板216、连接柱217、承接板218、连接板219和拉板2110,限位凹槽211顶部与双单向阀34底部固定连接,限位凹槽211底部与限位柱212顶部活动套接,限位柱212底部贯穿限位箱体213并延伸至其内部,限位柱212底部与支撑板214顶部固定连接,限位箱体213底部与进气歧管稳压腔2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支撑板214右侧与限位箱体213内壁右侧滑动连接,支撑板214底部与弹性块215顶部固定连接,弹性块215底部与限位箱体213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支撑板214顶部与旋转板216底部活动连接,旋转板216顶部与连接柱217底部转动连接,连接柱217顶部与限位箱体213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旋转板216底部与连接板219顶部固定连接,连接板219底部与限位箱体213内壁底部固定连接,连接板219中轴设置的有转盘,连接板219右侧与拉板2110左侧转动连接,拉板2110右侧与承接板218左侧转动连接,承接板218顶部贯穿限位箱体213顶部并延伸至其外部,承接板218右侧与双单向阀3左侧活动连接,承接板218的顶端向左转动,承接板218的底端向右转动,拉板2110向右移动,转盘向右移动,旋转板216的左端向下移动,旋转板216的右端向上转动,在弹性块215的作用下,支撑板214向上移动,限位柱212向上移动,限位柱212和限位凹槽211插接。固定装置22包括固定凹槽221、固定柱222、滑板223、弹性装置224、固定箱体225、挡板226和移动板227,固定凹槽221底部与双单向阀3顶部固定连接,固定凹槽221顶部与固定柱222底部活动套接,固定柱222顶端贯穿固定箱体225底部并延伸至其内部,固定柱222顶端与滑板223底部固定连接,固定箱体225顶部与进气歧管稳压腔2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滑板223右侧与固定箱体225内壁右侧滑动连接,滑板223顶部与弹性装置224底部固定连接,弹性装置224顶部与固定箱体225内壁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插式双单向阀结构,包括进气歧管(1)、进气歧管稳压腔(2)、双单向阀(3),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歧管(1)有右侧与进气歧管稳压腔(2)左侧固定连通,所述进气歧管稳压腔(2)右侧与双单向阀(3)活动连通,所述进气歧管稳压腔(2)包括限位装置(21)和固定装置(22);所述限位装置(21)包括限位凹槽(211)、限位柱(212)、限位箱体(213)、支撑板(214)、弹性块(215)、旋转板(216)、连接柱(217)、承接板(218)、连接板(219)和拉板(2110),所述限位凹槽(211)顶部与双单向阀(3)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柱(212)底部与支撑板(214)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箱体(213)底部与进气歧管稳压腔(2)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块(215)底部与限位箱体(213)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214)顶部与旋转板(216)底部活动连接,所述旋转板(216)底部与连接板(219)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219)底部与限位箱体(213)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219)中轴设置的有转盘,所述连接板(219)右侧与拉板(2110)左侧转动连接,所述拉板(2110)右侧与承接板(218)左侧转动连接,所述承接板(218)顶部贯穿限位箱体(213)顶部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承接板(218)右侧与双单向阀(3)左侧活动连接;所述固定装置(22)包括固定凹槽(221)、固定柱(222)、滑板(223)、弹性装置(224)、固定箱体(225)、挡板(226)和移动板(227),所述固定凹槽(221)底部与双单向阀(3)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凹槽(221)顶部与固定柱(222)底部活动套接,所述固定柱(222)顶端贯穿固定箱体(225)底部并延伸至其内部,所述滑板(223)右侧与固定箱体(225)内壁右侧滑动连接,所述滑板(223)顶部与弹性装置(224)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挡板(226)左侧与移动板(227)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227)顶部与固定箱体(225)内壁顶部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板(227)底部贯穿固定箱体(225)底部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固定箱体(225)右侧与双单向阀(3)左侧活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插式双单向阀结构,包括进气歧管(1)、进气歧管稳压腔(2)、双单向阀(3),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歧管(1)有右侧与进气歧管稳压腔(2)左侧固定连通,所述进气歧管稳压腔(2)右侧与双单向阀(3)活动连通,所述进气歧管稳压腔(2)包括限位装置(21)和固定装置(22);所述限位装置(21)包括限位凹槽(211)、限位柱(212)、限位箱体(213)、支撑板(214)、弹性块(215)、旋转板(216)、连接柱(217)、承接板(218)、连接板(219)和拉板(2110),所述限位凹槽(211)顶部与双单向阀(3)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柱(212)底部与支撑板(214)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箱体(213)底部与进气歧管稳压腔(2)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块(215)底部与限位箱体(213)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214)顶部与旋转板(216)底部活动连接,所述旋转板(216)底部与连接板(219)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219)底部与限位箱体(213)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219)中轴设置的有转盘,所述连接板(219)右侧与拉板(2110)左侧转动连接,所述拉板(2110)右侧与承接板(218)左侧转动连接,所述承接板(218)顶部贯穿限位箱体(213)顶部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承接板(218)右侧与双单向阀(3)左侧活动连接;所述固定装置(22)包括固定凹槽(221)、固定柱(222)、滑板(223)、弹性装置(224)、固定箱体(225)、挡板(226)和移动板(227),所述固定凹槽(221)底部与双单向阀(3)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凹槽(221)顶部与固定柱(222)底部活动套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晓娟贾力宗俐君朱慧贤王建沈达伟刘清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顺驰汽车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