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室棚的自动通风装置及温室棚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1320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温室棚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温室棚的自动通风装置及温室棚;其中,自动通风装置包括有:具有密闭腔室的容器;容器上设有一与密闭腔室连通的接头,密闭腔室中设有第一流体;连接管;与接头连通,连接管靠近接头的一端和/或接头中设有第一活塞,且连接管中设有第二流体;用于驱动天窗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有第二活塞,第二活塞设置在连接管的另一端,且第二流体处于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之间;当密闭腔室中压强变化时,可通过第一活塞和第二流体驱动第二活塞。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自动通风装置,不需要电力驱动、能正确感应棚内温度,通风效果好、开窗灵敏度可调,适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室棚的自动通风装置及温室棚
本专利技术涉及温室棚
,涉及一种温室棚的自动通风装置及温室棚。
技术介绍
温室大棚需要经常通风换气,这样对于大棚蔬菜和植物有降温、排湿、调节补充二氧化碳、排除有害气体等多方面的有益作用。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如果不通风,强烈的太阳辐射和温室效应,不仅使作物难以生长,而且对大棚里的工作人员来说,也是极大的生理极限考验。现有的温室通风装置设计中,传统的方案是通过控制电机的正反转来控制温室的开窗与关窗,但存在以下缺点:(1)需要供电系统,对于某些野外的温室环境并不方便或者成本过高;(2)不具节能优势;(3)可靠性差,野外环境或者温室内的高温高湿环境都不利于采用电子控制;(4)整套控制装置成本过高,不具有推广价值。还有一种温室大棚的自动通风装置,是在靠近天窗的位置处设置形状记忆合金件,利用形状记忆合金件的变形使行程发生改变,从而打开和关闭天窗。由于形状记忆合金件是根据温度自动发生变形的,无需电力驱动,因此非常有利于节能减排,也克服了某些山区的温室大棚取电难的问题。但是,这种现有的温室大棚的自动通风装置仍然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由于形状记忆合金件是直接与天窗相连并驱动的,天窗设置在哪里,形状记忆合金件就设置在哪里;而天窗打开后,外部进入的凉风首先会使靠近天窗的局部区域的温度下降,这样形状记忆合金件就会感知到温度下降,又会发生变形使天窗关闭,但实际上温室大棚的整体温度根本还没下降,从而难以达到理想的通风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不需要电力驱动、能正确感应棚内温度,且通风效果好的温室棚的自动通风装置及温室棚。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温室棚的自动通风装置,包括有:具有密闭腔室的容器;所述容器上设有一与所述密闭腔室连通的接头,所述密闭腔室中设有第一流体;连接管;与所述接头连通,所述连接管靠近接头的一端和/或所述接头中设有第一活塞,且连接管中设有第二流体;用于驱动天窗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设置在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二流体处于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之间;当所述密闭腔室中压强变化时,可通过所述第一活塞和第二流体驱动所述第二活塞。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流体的沸点低于所述第二流体的沸点;当所述密闭腔室中第一流体汽化或者液化时,可通过所述第一活塞和第二流体驱动所述第二活塞升降运动;所述第二活塞升降运动可驱动天窗开启或关闭。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为U型管,且连接管靠近所述接头的一端具有一水平管段,连接管靠近所述第二活塞的一端具有一竖直管段;所述水平管段和竖直管段均为圆管,且水平管段的管径小于竖直管段的管径。进一步地,还包括有第三活塞,所述第三活塞与所述第一活塞连接,且与所述第一活塞联动;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三活塞两者中的一者活动地设置在所述接头中,两者中的另一者活动地设置在所述连接管中;且所述第一活塞的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三活塞的截面积。进一步地,所述接头中设有第一限位件,所述连接管中设有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处于所述第一活塞远离所述第三活塞的一侧,所述第二限位件处于所述第三活塞远离所述第一活塞的一侧。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固定杆、滑动杆和设置在所述滑动杆上的驱动装置;所述固定杆设置在温室棚的棚体上,所述滑动杆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活塞上,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杆可滑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天窗。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有支撑杆、T型架和套筒;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天窗铰接,支撑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滑动杆上;所述套筒沿所述滑动杆的径向固定连接在所述滑动杆上;所述T型架活动地穿设在所述套筒中,且与所述支撑杆活动连接;其中,所述T形架包括一杆部和与杆部连接的头部;所述杆部活动地穿设在所述套筒中,且沿所述滑动杆的径向设置;所述头部开设有一滑槽;所述支撑杆的中部设有一滑块,且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滑槽中。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还提出一种温室棚,包括上述的自动通风装置,还包括:棚体和天窗,所述棚体上设有一通风口,所述天窗活动地设置在所述通风口处;支撑件,设置在棚体上,且处于距离所述天窗预设防干扰距离处;所述容器和所述连接管均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进一步地,所述棚体上设有一上限位部和一下限位部;所述天窗的一端处于所述上限位部的下方,天窗的另一端处于所述下限位部的上方。进一步地,还包括转轴,所述天窗通过所述转轴铰接在所述棚体上;所述天窗包括有窗体和分别设置在所述窗体两侧的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所述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两者的侧面开设有贯穿其自身的第一通槽,两者的顶面开设有贯穿其自身的第二通槽;所述转轴设置在第一通槽中,且所述转轴相对于所述第一通槽中的位置可调;所述第二通槽中设有用于将所述转轴固定在所述第一通槽中的固定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自动通风装置利用低沸点的第一流体汽化膨胀(蒸发或者沸腾),导致密闭腔室的压强增大,产生的压力传递通过第一活塞、第三活塞传递到连接管(即U型管)中的第二活塞上,根据帕斯卡原理,第一活塞上受到的压强会传递到第二流体(不可压缩的液体)上的各个点,而在U型管另一端的第二活塞上形成所需的液压力,将这种液压力输出并通过传动机构传递到天窗后,即可驱动天窗打开;由于装有低沸点第一流体的容器并不是直接与天窗相连,而是通过U型管和传动机构后才连接到天窗,因此容器无需靠近天窗,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离天窗具有预设防干扰距离处,这样冷风进入后,密闭腔室中的低沸点第一流体不会立即受到冷风的影响而发生液化,而是会在棚体充分通风后,低沸点的第一流体才会感知到这种温度变化,此时感知的是一种比较稳定正确的温度状态,从而能达到较好的通风效果,不会出现未通风充分而关闭天窗的情况;且整个装置由第一流体的液化和汽化驱动,无需供电系统,使用便捷,且成本低廉;天窗的一端处于上限位部的下方,天窗的另一端处于下限位部的上方,在天窗开启时,天窗的一端向上打开,天窗的另一端向下打开,通风效果好。本专利技术中,在接头中设有第一限位件,用于限制第一活塞左移的位置;连接管中设有第二限位件,用于限制第三活塞右移的位置;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可有效控制第一活塞和第三活塞运动的行程,当驱动天窗时,第一限位件可保证在通风装置处于初始位置时,第一活塞不会从左侧脱出;第二限位件可保证天窗完全打开后,即使密闭腔室中还有少量剩余未蒸发或沸腾的第一流体,也不会继续推动第一活塞和第三活塞向右移动,导致天窗过度开启,可靠性高。本专利技术中,天窗开启的另一种结构中,大体结构与前方案相同,不同点主要体现在:在天窗左右两侧的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上开设有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转轴可以沿着第一通槽滑动,以调节转轴在第一通槽中的位置,位置合适后,通过第二通槽中的固定件固定。该结构中,通过调节转轴相对于第一通槽的位置,即调节天窗铰点的位置,进而调节开窗的灵敏度,即第一活塞移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室棚的自动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n具有密闭腔室的容器;所述容器上设有一与所述密闭腔室连通的接头,所述密闭腔室中设有第一流体;/n连接管;与所述接头连通,所述连接管靠近接头的一端和/或所述接头中设有第一活塞,且连接管中设有第二流体;/n用于驱动天窗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设置在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二流体处于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之间;当所述密闭腔室中压强变化时,可通过所述第一活塞和第二流体驱动所述第二活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室棚的自动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具有密闭腔室的容器;所述容器上设有一与所述密闭腔室连通的接头,所述密闭腔室中设有第一流体;
连接管;与所述接头连通,所述连接管靠近接头的一端和/或所述接头中设有第一活塞,且连接管中设有第二流体;
用于驱动天窗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设置在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二流体处于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之间;当所述密闭腔室中压强变化时,可通过所述第一活塞和第二流体驱动所述第二活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室棚的自动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体的沸点低于所述第二流体的沸点;当所述密闭腔室中第一流体汽化或者液化时,可通过所述第一活塞和第二流体驱动所述第二活塞升降运动;所述第二活塞升降运动可驱动天窗开启或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室棚的自动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为U型管,且连接管靠近所述接头的一端具有一水平管段,连接管靠近所述第二活塞的一端具有一竖直管段;所述水平管段和竖直管段均为圆管,且水平管段的管径小于竖直管段的管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温室棚的自动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三活塞,所述第三活塞与所述第一活塞连接,且与所述第一活塞联动;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三活塞两者中的一者活动地设置在所述接头中,两者中的另一者活动地设置在所述连接管中;且所述第一活塞的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三活塞的截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温室棚的自动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中设有第一限位件,所述连接管中设有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处于所述第一活塞远离所述第三活塞的一侧,所述第二限位件处于所述第三活塞远离所述第一活塞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室棚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昌刚陈晓平王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