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黄瓜种植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9597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23
一种节能型黄瓜种植大棚,它涉及一种黄瓜种植大棚,具体涉及一种节能型黄瓜种植大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黄瓜种植大棚消耗水源较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大棚主体、第一水箱、第二水箱、连通管、灌溉组件和两个雨水收集组件,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分别设置在大棚主体的两侧,第一水箱通过连通管与第二水箱连通,所述灌溉组件安装在大棚主体内,两个所述雨水收集组件分别设置在大棚主体的两侧,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分别各与一个所述雨水收集组件连接,所述灌溉组件与第二水箱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机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型黄瓜种植大棚
本技术涉及一种黄瓜种植大棚,具体涉及一种节能型黄瓜种植大棚,属于农业机械。
技术介绍
黄瓜,也叫青瓜、胡瓜,是葫芦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其茎细长,具纵棱,被短刚毛,卷须不分枝;其果实颜色呈油绿或翠绿,表面有柔软的小刺,广泛种植于温带和热带地区。由于黄瓜喜温暖,不耐寒冷,因此主要进行温室大棚栽培。而目前黄瓜的温室大棚现有的灌溉通常方式为:经人工或水泵向棚内部土壤地面进行引水,水经地面上的沟渠流通,直至流经整个大棚内部地面,这种传统的灌溉方式灌溉效率较低,对水资源的浪费较严重,且无法根据黄瓜的生长需求进行合理的灌水控制,从而造成灌溉不均,影响黄瓜的产量。因此,急需提供一种新的节能灌溉装置,既能很好的满足黄瓜大棚种植过程中对水分的需求和水量的控制,又能充分合理的收集雨水进行过滤后回收利用,以提高黄瓜的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黄瓜种植大棚消耗水源较大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节能型黄瓜种植大棚。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大棚主体、第一水箱、第二水箱、连通管、灌溉组件和两个雨水收集组件,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分别设置在大棚主体的两侧,第一水箱通过连通管与第二水箱连通,所述灌溉组件安装在大棚主体内,两个所述雨水收集组件分别设置在大棚主体的两侧,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分别各与一个所述雨水收集组件连接,所述灌溉组件与第二水箱连接。进一步的,每个所述雨水收集组件包括雨水收集槽、引流管、双层滤网和活性炭层,雨水收集槽固定安装在大棚主体的外侧,且雨水收集槽的出水口通过引流管与第一水箱或第二水箱连通。进一步的,每个所述雨水收集组件还包括双层滤网和活性炭层,双层滤网和活性炭层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雨水收集槽内。进一步的,所述灌溉组件包括水泵、输水软管、主管道、多个滚轮、两个滑槽、若干个喷头、蓄电池和第一导线,两个滑槽对称安装在大棚本体内的两侧,且每个滑槽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均与大棚主体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平行,主管道水平设置在大棚主体内,且主管道的两端通过滚轮与两个滑槽滑动连接,若干个喷头沿主管道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安装在主管道的下表面,主管道的进水口通过输水软管与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水泵的进水口与第二水箱的出水口连接,水泵的电流输入端通过第一导线与蓄电池的电流输出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灌溉组件还包括牵引绳,牵引绳的一端与主管道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本技术还包括支架、太阳能板和第二导线,支架竖直设置在第一水箱的上表面上,且支架的下端与第一水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太阳能板固定安装在支架的上端,太阳能板的电流输出端通过第二导线与蓄电池的电流输入端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回收利用雨水,在保证大棚内有充足的灌溉水源前提下,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减少了能耗,提高了经济效益,降低了大棚内黄瓜种植成本;本技术在雨水收集槽内设有双层滤网和活性炭层,保证了灌溉水的质量,避免雨水中的杂质进入水箱内,确保了灌溉过程中喷头和管都不会堵塞,也降低了雨水在水箱内变质的概率;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节能型黄瓜种植大棚包括大棚主体1、第一水箱2、第二水箱3、连通管4、灌溉组件和两个雨水收集组件,第一水箱2和第二水箱3分别设置在大棚主体1的两侧,第一水箱2通过连通管4与第二水箱3连通,所述灌溉组件安装在大棚主体1内,两个所述雨水收集组件分别设置在大棚主体1的两侧,第一水箱2和第二水箱3分别各与一个所述雨水收集组件连接,所述灌溉组件与第二水箱3连接。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节能型黄瓜种植大棚的每个所述雨水收集组件包括雨水收集槽5、引流管6、双层滤网7和活性炭层8,雨水收集槽5固定安装在大棚主体1的外侧,且雨水收集槽5的出水口通过引流管6与第一水箱2或第二水箱3连通。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节能型黄瓜种植大棚的每个所述雨水收集组件还包括双层滤网7和活性炭层8,双层滤网7和活性炭层8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雨水收集槽5内。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节能型黄瓜种植大棚的灌溉组件包括水泵10、输水软管11、主管道12、多个滚轮13、两个滑槽14、若干个喷头15、蓄电池17和第一导线18,两个滑槽14对称安装在大棚本体1内的两侧,且每个滑槽14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均与大棚主体1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平行,主管道12水平设置在大棚主体1内,且主管道12的两端通过滚轮13与两个滑槽14滑动连接,若干个喷头15沿主管道12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安装在主管道12的下表面,主管道12的进水口通过输水软管11与水泵10的出水口连接,水泵10的进水口与第二水箱3的出水口连接,水泵10的电流输入端通过第一导线18与蓄电池17的电流输出端连接。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节能型黄瓜种植大棚的灌溉组件还包括牵引绳16,牵引绳16的一端与主管道12固定连接。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四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节能型黄瓜种植大棚还包括支架19、太阳能板20和第二导线21,支架19竖直设置在第一水箱2的上表面上,且支架19的下端与第一水箱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太阳能板20固定安装在支架19的上端,太阳能板20的电流输出端通过第二导线21与蓄电池17的电流输入端连接。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五相同。工作原理使用时,水泵10将第二水箱3内的水供给主管道12内,然后由喷头15喷出对大棚主体1内的黄瓜植被进行灌溉,工作人员通过拉动牵引绳16,使主管道12沿两个滑槽14直线往复移动,实现对大棚主体1内的移动往复灌溉。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型黄瓜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节能型黄瓜种植大棚包括大棚主体(1)、第一水箱(2)、第二水箱(3)、连通管(4)、灌溉组件和两个雨水收集组件,第一水箱(2)和第二水箱(3)分别设置在大棚主体(1)的两侧,第一水箱(2)通过连通管(4)与第二水箱(3)连通,所述灌溉组件安装在大棚主体(1)内,两个所述雨水收集组件分别设置在大棚主体(1)的两侧,第一水箱(2)和第二水箱(3)分别各与一个所述雨水收集组件连接,所述灌溉组件与第二水箱(3)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型黄瓜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节能型黄瓜种植大棚包括大棚主体(1)、第一水箱(2)、第二水箱(3)、连通管(4)、灌溉组件和两个雨水收集组件,第一水箱(2)和第二水箱(3)分别设置在大棚主体(1)的两侧,第一水箱(2)通过连通管(4)与第二水箱(3)连通,所述灌溉组件安装在大棚主体(1)内,两个所述雨水收集组件分别设置在大棚主体(1)的两侧,第一水箱(2)和第二水箱(3)分别各与一个所述雨水收集组件连接,所述灌溉组件与第二水箱(3)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黄瓜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雨水收集组件包括雨水收集槽(5)、引流管(6)、双层滤网(7)和活性炭层(8),雨水收集槽(5)固定安装在大棚主体(1)的外侧,且雨水收集槽(5)的出水口通过引流管(6)与第一水箱(2)或第二水箱(3)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节能型黄瓜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雨水收集组件还包括双层滤网(7)和活性炭层(8),双层滤网(7)和活性炭层(8)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雨水收集槽(5)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黄瓜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溉组件包括水泵(10)、输水软管(11)、主管道(12)、多个滚轮(13)、两个滑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明秦智伟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瓜上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