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春颖专利>正文

一种水稻栽培用喷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9596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稻栽培用喷水装置,包括培育箱,所述培育箱表面的两侧均通过铰链铰接有箱门,培育箱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培育箱、箱门、滑槽、滑块、培育篮、第二水泵、第三水管、分水管和雾化喷头的配合使用,能够自动的为水稻苗进行浇水工作,极大的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减低人工成本,通过回收口、过滤网、接水盒、第一水管、第一水泵、水箱和第二水管的配合使用,能够对流下的水进行回收再利用,极大的节约了水资源,符合节能环保的需求,通过温度调控灯、通风孔、通风管和通风机的配合使用,能够对培育箱内腔的温度进行调节,更好的保证了培育工作的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栽培用喷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业种植
,具体为一种水稻栽培用喷水装置。
技术介绍
水稻按稻谷类型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还有其它分类,按是否无土栽培分为水田稻与浮水稻;按生存周期分为季节稻与“懒人稻”;按高矮分为普通水稻与2米左右的巨型稻;按耐盐碱性分为普通淡水稻与“海水稻”,在水稻的栽培中需要对其进行喷水工作,传统的喷水工作一般是通过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浇水,不仅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而且还增加了栽培的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稻栽培用喷水装置,具备高效的优点,解决了在水稻的栽培中需要对其进行喷水工作,传统的喷水工作一般是通过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浇水,不仅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而且还增加了栽培人工成本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稻栽培用喷水装置,包括培育箱,所述培育箱表面的两侧均通过铰链铰接有箱门,所述培育箱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远离滑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培育篮,所述培育箱内腔的底部开设有回收口,所述回收口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培育箱的底部且位于回收口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接水盒,所述接水盒的底部连通有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远离接水盒的一端连通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背面与培育箱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且位于第一水泵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第一水泵的右侧连通有第二水管,所述第二水管远离第一水泵的一端与水箱连通,所述水箱的顶部连通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的顶部连通有第三水管,所述第三水管远离第二水泵的一端贯穿至培育箱的顶部并连通有分水管,所述分水管的两端均与培育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分水管的底部连通有雾化喷头,所述培育箱内腔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温度调控灯,所述培育箱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通风孔,所述培育箱的顶部且位于通风孔的上方固定连接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通风机,所述通风管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防尘网。优选的,所述箱门的表面开设有观测窗,所述观测窗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防爆玻璃。优选的,所述箱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表面套设有防滑套。优选的,所述培育箱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腿,所述支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优选的,所述水箱顶部的左侧连通有补水管,所述补水管的顶部螺纹连接有盖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培育箱、箱门、滑槽、滑块、培育篮、第二水泵、第三水管、分水管和雾化喷头的配合使用,能够自动的为水稻苗进行浇水工作,极大的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减低人工成本,通过回收口、过滤网、接水盒、第一水管、第一水泵、水箱和第二水管的配合使用,能够对流下的水进行回收再利用,极大的节约了水资源,符合节能环保的需求,通过温度调控灯、通风孔、通风管和通风机的配合使用,能够对培育箱内腔的温度进行调节,更好的保证了培育工作的进行。2、本技术通过设置观测窗,能够观察培育箱内腔的秧苗生长情况,更好的保证了记录工作的进行,通过设置把手,能够方便的打开箱门,更好的保证了更换培育篮工作的进行,通过设置支腿和橡胶垫,能够增加本装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更好的保证了本装置的稳定性,通过设置补水管和盖帽,能够及时的对水箱内腔进行补水工作,更好的保证了喷水工作的进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后视示意图。图中:1、培育箱;2、箱门;3、滑槽;4、滑块;5、培育篮;6、回收口;7、过滤网;8、接水盒;9、第一水管;10、第一水泵;11、支撑板;12、水箱;13、第二水管;14、第二水泵;15、第三水管;16、分水管;17、雾化喷头;18、温度调控灯;19、通风孔;20、通风管;21、通风机;22、观测窗;23、把手;24、支腿;25、补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请参阅图1-3,一种水稻栽培用喷水装置,包括培育箱1,培育箱1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腿24,支腿2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通过设置支腿24和橡胶垫,能够增加本装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更好的保证了本装置的稳定性,培育箱1表面的两侧均通过铰链铰接有箱门2,箱门2的表面开设有观测窗22,观测窗22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防爆玻璃,过设置观测窗22,能够观察培育箱1内腔的秧苗生长情况,更好的保证了记录工作的进行,箱门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23,把手23的表面套设有防滑套,通过设置把手23,能够方便的打开箱门2,更好的保证了更换培育篮5工作的进行,培育箱1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3,滑槽3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4,滑块4远离滑槽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培育篮5,培育箱1内腔的底部开设有回收口6,回收口6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过滤网7,培育箱1的底部且位于回收口6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接水盒8,接水盒8的底部连通有第一水管9,第一水管9远离接水盒8的一端连通有第一水泵10,第一水泵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1,支撑板11的背面与培育箱1固定连接,支撑板11的顶部且位于第一水泵10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水箱12,水箱12顶部的左侧连通有补水管25,补水管25的顶部螺纹连接有盖帽,通过设置补水管25和盖帽,能够及时的对水箱12内腔进行补水工作,更好的保证了喷水工作的进行,第一水泵10的右侧连通有第二水管13,第二水管13远离第一水泵10的一端与水箱12连通,水箱12的顶部连通有第二水泵14,第二水泵14的顶部连通有第三水管15,第三水管15远离第二水泵14的一端贯穿至培育箱1的顶部并连通有分水管16,分水管16的两端均与培育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分水管16的底部连通有雾化喷头17,培育箱1内腔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温度调控灯18,培育箱1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通风孔19,培育箱1的顶部且位于通风孔19的上方固定连接有通风管20,通风管20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通风机21,通风管20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防尘网,通过培育箱1、箱门2、滑槽3、滑块4、培育篮5、第二水泵14、第三水管15、分水管16和雾化喷头17的配合使用,能够自动的为水稻苗进行浇水工作,极大的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减低人工成本,通过回收口6、过滤网7、接水盒8、第一水管9、第一水泵10、水箱12和第二水管13的配合使用,能够对流下的水进行回收再利用,极大的节约了水资源,符合节能环保的需求,通过温度调控灯18、通风孔19、通风管20和通风机21的配合使用,能够对培育箱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稻栽培用喷水装置,包括培育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箱(1)表面的两侧均通过铰链铰接有箱门(2),所述培育箱(1)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3),所述滑槽(3)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4),所述滑块(4)远离滑槽(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培育篮(5),所述培育箱(1)内腔的底部开设有回收口(6),所述回收口(6)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过滤网(7),所述培育箱(1)的底部且位于回收口(6)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接水盒(8),所述接水盒(8)的底部连通有第一水管(9),所述第一水管(9)远离接水盒(8)的一端连通有第一水泵(10),所述第一水泵(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的背面与培育箱(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11)的顶部且位于第一水泵(10)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水箱(12),所述第一水泵(10)的右侧连通有第二水管(13),所述第二水管(13)远离第一水泵(10)的一端与水箱(12)连通,所述水箱(12)的顶部连通有第二水泵(14),所述第二水泵(14)的顶部连通有第三水管(15),所述第三水管(15)远离第二水泵(14)的一端贯穿至培育箱(1)的顶部并连通有分水管(16),所述分水管(16)的两端均与培育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分水管(16)的底部连通有雾化喷头(17),所述培育箱(1)内腔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温度调控灯(18),所述培育箱(1)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通风孔(19),所述培育箱(1)的顶部且位于通风孔(19)的上方固定连接有通风管(20),所述通风管(20)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通风机(21),所述通风管(20)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防尘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栽培用喷水装置,包括培育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箱(1)表面的两侧均通过铰链铰接有箱门(2),所述培育箱(1)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3),所述滑槽(3)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4),所述滑块(4)远离滑槽(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培育篮(5),所述培育箱(1)内腔的底部开设有回收口(6),所述回收口(6)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过滤网(7),所述培育箱(1)的底部且位于回收口(6)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接水盒(8),所述接水盒(8)的底部连通有第一水管(9),所述第一水管(9)远离接水盒(8)的一端连通有第一水泵(10),所述第一水泵(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的背面与培育箱(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11)的顶部且位于第一水泵(10)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水箱(12),所述第一水泵(10)的右侧连通有第二水管(13),所述第二水管(13)远离第一水泵(10)的一端与水箱(12)连通,所述水箱(12)的顶部连通有第二水泵(14),所述第二水泵(14)的顶部连通有第三水管(15),所述第三水管(15)远离第二水泵(14)的一端贯穿至培育箱(1)的顶部并连通有分水管(16),所述分水管(16)的两端均与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颖张冬妮刘洋温绍莹
申请(专利权)人:李春颖张冬妮刘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