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灌溉温室大棚,包括土壤面,所述土壤面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保温墙和第二保温墙,所述土壤面的上方设有拱形钢架,所述拱形钢架的上方设有塑料膜,所述拱形钢架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保温墙的上表面和第二保温墙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拱形钢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吊杆。该智能灌溉温室大棚,通过控制器接收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传送过来的温室大棚内部的温度和湿度,利用控制器分析温室大棚内的温湿度,从而控制增压泵抽取水箱内的水,通过供水管将水输送到喷头,利用喷头对温室大棚内部的农作物进行灌溉,实现了智能化的灌溉控制,减小了人力劳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灌溉温室大棚
本技术涉及农业
,具体为一种智能灌溉温室大棚。
技术介绍
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研究农业的科学是农学,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农业是提供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随着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我国北方地区,由于气候原因,冬季无法在天然环境中进行蔬菜种植生产,因此最常见的蔬菜种植方式就是利用温室大棚进行种植蔬菜,北方冬季无雨,因此在进行大棚种植时,必须对大棚内的蔬菜进行浇水灌溉,现有的大棚灌溉通常采用人工进行灌溉或者机械灌溉,这种灌溉方式不能够根据温室大棚的温湿度需要进行及时灌溉,需要长期对土壤进行观察,以确定是否灌溉,不具有智能化的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智能灌溉温室大棚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灌溉温室大棚,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灌溉温室大棚,包括土壤面,所述土壤面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保温墙和第二保温墙,所述土壤面的上方设有拱形钢架,所述拱形钢架的上方设有塑料膜,所述拱形钢架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保温墙的上表面和第二保温墙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拱形钢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吊杆,每个所述吊杆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吊环,所述土壤面的上方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左侧面固定连通有增压泵,所述增压泵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供水管,所述供水管远离增压泵的一端依次贯穿第二保温墙和两个吊环,所述供水管的底面固定连通有等距离排列的喷头。所述第一保温墙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保温墙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湿度传感器,所述第一保温墙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内部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箱的内部设有控制开关,所述第一保温墙的左侧固定连通有通风箱,所述通风箱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百叶窗,所述通风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通风扇,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与电源电连接,所述电源通过导线与控制开关电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与通风扇电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与增压泵电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与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与湿度传感器电连接。优选的,所述拱形钢架与塑料膜之间设有保温层,所述塑料膜的两端和保温层的两端分别埋入第一保温墙和第二保温墙的内部。优选的,所述水箱的上表面套设有箱盖,所述箱盖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提手,所述箱盖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提手,所述水箱的右侧面固定连通有进水管。优选的,所述控制箱通过合页固定铰接有箱门,所述箱门的正面开设有散热孔。优选的,所述土壤面的上表面开设有相对称的排水槽,所述排水槽呈矩形状。优选的,所述电源通过导线电连接有保护电路。有益效果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保温室大棚通过控制器接收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传送过来的温室大棚内部的温度和湿度,利用控制器分析温室大棚内的温湿度,从而控制增压泵抽取水箱内的水,通过供水管将水输送到喷头,利用喷头对温室大棚内部的农作物进行灌溉,实现了智能化的灌溉控制,解决了有的大棚灌溉通常采用人工进行灌溉或者机械灌溉,这种灌溉方式不能够根据温室大棚的温湿度需要进行及时灌溉,需要长期对土壤进行观察,以确定是否灌溉,不具有智能化的效果的问题。2、通过第一保温墙设置通风箱,通过控制器的控制,能够在适当的情况下启动通风扇对温室大棚内部进行通风,通过水箱上部设置开口和箱盖,能够便于清理水箱,同时还能够在水箱内部放入药剂,通过喷头给农作物进行施药,提高了温室大棚的智能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温室大棚的正剖图;图2为本技术通风箱的侧剖图;图3为本技术智能灌溉系统图。图中:1土壤面、2水箱、3进水管、4箱盖、5提手、6增压泵、7第二保温墙、8排水槽、9第一保温墙、10百叶窗、11通风箱、12控制箱、13箱门、14温度传感器、15保温层、16吊杆、17塑料膜、18喷头、19供水管、20支撑杆、21拱形钢架、22吊环、23湿度传感器、24通风扇、25控制开关、26电源、27控制器、28保护电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灌溉温室大棚,包括土壤面1,土壤面1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保温墙9和第二保温墙7,土壤面1的上方设有拱形钢架21,拱形钢架21的上方设有塑料膜17,拱形钢架21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保温墙9的上表面和第二保温墙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拱形钢架2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0,支撑杆20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吊杆16,每个吊杆16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吊环22,土壤面1的上方放置有水箱2,水箱2的左侧面固定连通有增压泵6,增压泵6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供水管19,供水管19远离增压泵6的一端依次贯穿第二保温墙7和两个吊环22,供水管19的底面固定连通有等距离排列的喷头18。第一保温墙9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14,第二保温墙7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湿度传感器23,第一保温墙9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控制箱12,控制箱12的内部设有控制器27,控制箱12的内部设有控制开关25,第一保温墙9的左侧固定连通有通风箱11,通风箱1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百叶窗10,通风箱1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通风扇24,控制器27通过导线与电源26电连接,电源26通过导线与控制开关25电连接,控制器27通过导线与通风扇24电连接,控制器27通过导线与增压泵6电连接,控制器27通过导线与温度传感器14电连接,控制器27通过导线与湿度传感器23电连接。拱形钢架21与塑料膜17之间设有保温层15,塑料膜17的两端和保温层15的两端分别埋入第一保温墙9和第二保温墙7的内部,能够避免连接处漏风,提高保温效果,水箱2的上表面套设有箱盖4,箱盖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提手5,箱盖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提手5,水箱2的右侧面固定连通有进水管3,方便清理水箱2,控制箱12通过合页固定铰接有箱门13,箱门13的正面开设有散热孔,方便进行散热和检修,土壤面1的上表面开设有相对称的排水槽8,排水槽8呈矩形状,便于进行排水,电源26通过导线电连接有保护电路28,能够保证电路的稳定性。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通过进水管3添加水源在水箱2的内部,当温室大棚内的温度过高或者湿度较低的时候,温度传感器14和湿度传感器23将感应的信号传递到控制器27,控制器27判断是否符合灌溉要求,如果到达灌溉的要求,控制器27将启动增压泵6抽取水箱2内部的水,通过供水管19输送到喷头18进行灌溉,通过控制器27定时控制通风箱11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灌溉温室大棚,包括土壤面(1),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面(1)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保温墙(9)和第二保温墙(7),所述土壤面(1)的上方设有拱形钢架(21),所述拱形钢架(21)的上方设有塑料膜(17),所述拱形钢架(21)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保温墙(9)的上表面和第二保温墙(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拱形钢架(2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0),所述支撑杆(20)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吊杆(16),每个所述吊杆(16)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吊环(22),所述土壤面(1)的上方放置有水箱(2),所述水箱(2)的左侧面固定连通有增压泵(6),所述增压泵(6)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供水管(19),所述供水管(19)远离增压泵(6)的一端依次贯穿第二保温墙(7)和两个吊环(22),所述供水管(19)的底面固定连通有等距离排列的喷头(18);/n所述第一保温墙(9)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14),所述第二保温墙(7)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湿度传感器(23),所述第一保温墙(9)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控制箱(12),所述控制箱(12)的内部设有控制器(27),所述控制箱(12)的内部设有控制开关(25),所述第一保温墙(9)的左侧固定连通有通风箱(11),所述通风箱(1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百叶窗(10),所述通风箱(1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通风扇(24),所述控制器(27)通过导线与电源(26)电连接,所述电源(26)通过导线与控制开关(25)电连接,所述控制器(27)通过导线与通风扇(24)电连接,所述控制器(27)通过导线与增压泵(6)电连接,所述控制器(27)通过导线与温度传感器(14)电连接,所述控制器(27)通过导线与湿度传感器(23)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灌溉温室大棚,包括土壤面(1),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面(1)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保温墙(9)和第二保温墙(7),所述土壤面(1)的上方设有拱形钢架(21),所述拱形钢架(21)的上方设有塑料膜(17),所述拱形钢架(21)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保温墙(9)的上表面和第二保温墙(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拱形钢架(2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0),所述支撑杆(20)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吊杆(16),每个所述吊杆(16)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吊环(22),所述土壤面(1)的上方放置有水箱(2),所述水箱(2)的左侧面固定连通有增压泵(6),所述增压泵(6)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供水管(19),所述供水管(19)远离增压泵(6)的一端依次贯穿第二保温墙(7)和两个吊环(22),所述供水管(19)的底面固定连通有等距离排列的喷头(18);
所述第一保温墙(9)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14),所述第二保温墙(7)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湿度传感器(23),所述第一保温墙(9)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控制箱(12),所述控制箱(12)的内部设有控制器(27),所述控制箱(12)的内部设有控制开关(25),所述第一保温墙(9)的左侧固定连通有通风箱(11),所述通风箱(1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百叶窗(10),所述通风箱(1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通风扇(24),所述控制器(2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海英,
申请(专利权)人:沈海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