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海英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灌溉温室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9596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灌溉温室大棚,包括土壤面,所述土壤面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保温墙和第二保温墙,所述土壤面的上方设有拱形钢架,所述拱形钢架的上方设有塑料膜,所述拱形钢架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保温墙的上表面和第二保温墙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拱形钢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吊杆。该智能灌溉温室大棚,通过控制器接收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传送过来的温室大棚内部的温度和湿度,利用控制器分析温室大棚内的温湿度,从而控制增压泵抽取水箱内的水,通过供水管将水输送到喷头,利用喷头对温室大棚内部的农作物进行灌溉,实现了智能化的灌溉控制,减小了人力劳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灌溉温室大棚
本技术涉及农业
,具体为一种智能灌溉温室大棚。
技术介绍
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研究农业的科学是农学,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农业是提供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随着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我国北方地区,由于气候原因,冬季无法在天然环境中进行蔬菜种植生产,因此最常见的蔬菜种植方式就是利用温室大棚进行种植蔬菜,北方冬季无雨,因此在进行大棚种植时,必须对大棚内的蔬菜进行浇水灌溉,现有的大棚灌溉通常采用人工进行灌溉或者机械灌溉,这种灌溉方式不能够根据温室大棚的温湿度需要进行及时灌溉,需要长期对土壤进行观察,以确定是否灌溉,不具有智能化的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智能灌溉温室大棚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灌溉温室大棚,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灌溉温室大棚,包括土壤面,所述土壤面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保温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灌溉温室大棚,包括土壤面(1),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面(1)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保温墙(9)和第二保温墙(7),所述土壤面(1)的上方设有拱形钢架(21),所述拱形钢架(21)的上方设有塑料膜(17),所述拱形钢架(21)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保温墙(9)的上表面和第二保温墙(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拱形钢架(2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0),所述支撑杆(20)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吊杆(16),每个所述吊杆(16)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吊环(22),所述土壤面(1)的上方放置有水箱(2),所述水箱(2)的左侧面固定连通有增压泵(6),所述增压泵(6)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供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灌溉温室大棚,包括土壤面(1),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面(1)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保温墙(9)和第二保温墙(7),所述土壤面(1)的上方设有拱形钢架(21),所述拱形钢架(21)的上方设有塑料膜(17),所述拱形钢架(21)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保温墙(9)的上表面和第二保温墙(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拱形钢架(2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0),所述支撑杆(20)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吊杆(16),每个所述吊杆(16)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吊环(22),所述土壤面(1)的上方放置有水箱(2),所述水箱(2)的左侧面固定连通有增压泵(6),所述增压泵(6)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供水管(19),所述供水管(19)远离增压泵(6)的一端依次贯穿第二保温墙(7)和两个吊环(22),所述供水管(19)的底面固定连通有等距离排列的喷头(18);
所述第一保温墙(9)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14),所述第二保温墙(7)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湿度传感器(23),所述第一保温墙(9)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控制箱(12),所述控制箱(12)的内部设有控制器(27),所述控制箱(12)的内部设有控制开关(25),所述第一保温墙(9)的左侧固定连通有通风箱(11),所述通风箱(1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百叶窗(10),所述通风箱(1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通风扇(24),所述控制器(2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海英
申请(专利权)人:沈海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