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春颖专利>正文

子宫吸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1470 阅读:3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子宫吸管,一次性使用,用于妇科检查和诊断,包括外管与外管内的活塞滑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该外管头部为半球形,该外管靠近头部的侧壁上设有一小口,尾端开口。所述活塞与连接杆连接,连接杆尾部连接操作手柄。活塞与连接杆在管内,活塞可达外管头部,并与外管密接。外管外壁前半部分粗糙,并有刻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用扩宫就能进入子宫内,采集到所需的子宫内的组织物,操作简便,可防止交叉感染,减轻了患者扩宫的痛苦。(*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子宫吸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宫颈、子宫检查器具,尤其是不需要扩宫颈就能从子宫内取出组织物进行检查的子宫吸管。
技术介绍
  目前妇科病如不孕、阴道出血等症状须采取诊刮,即用金属器械到宫腔里取组织做检查。诊刮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并且因为器械大多为金属锐利性物品,所以有子宫穿孔的危险,金属器械反复使用容易交叉感染,扩宫也使患者十分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塑料制品,相对比较柔软,因此减少了子宫穿孔的危险,还由于是一次性使用,杜绝了交叉感染的危险。本技术外管细,通常不用扩宫就可以进入宫内,患者的痛苦明显减小,因为塑料外管表面粗糙,所以较普通的宫腔吸管取材更多,化验更准确。因为外管表面有以厘米为单位的详细刻度,所以可以更准确的测量子宫腔大小。医生使用也更方便。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是将比较细的子宫吸管直接插入子宫内,边旋转,边拉动手柄,通过外管的粗糙面擦取子宫内的分泌物及组织,并通过外管前端的小孔将组织物吸入管内,然后可取出吸管,剪掉外管前端,即可推出管腔内采集到的组织物进行检查。子宫吸管,包括外管与外管内的活塞滑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该外管头部封闭,为半球形,该外管靠近头部的侧壁上设有一小口,尾端开口:所述活塞与连接杆连接,连接杆尾部连接操作手柄。外管和活塞密接,将活塞推至外管的顶端,外拉手柄,活塞前端的管腔内形成负压,子宫内的组织物便经外管前端的小口吸入管腔。外管末端有突向管腔的卡口,以防止活塞拉出外管。所述外管从头部向后一段距离侧壁表面粗糙,并有以厘米为单位的精确刻度.。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体积小,不用扩宫就能直接进入患者宫腔内,大大减少了患者的痛苦。2.由于是一次性使用,杜绝了交叉感染的危险.3.结构简单,使用方便。4.因外管外壁粗糙,故可通过在宫腔内的来回活动擦取更多的组织物。5.外管外壁上有以厘米为单位的刻度,可准确的测量宫腔的大小。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1.外管,2.活塞,3.小圆口,4.连接杆,5.手柄,6.外管粗糙的部分,7.外管上的刻度,8.外管末端突向管腔的卡口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子宫吸管,使用时将此活检器直接插入到宫颈或宫腔内,由于本品为塑料制品,有一定柔软度,所以外管1可以根据需要弯曲成一定角度,以便顺利的将其放入子宫内。利用外管1前面一段粗糙的部分6擦取宫颈、宫腔内的组织或物质,同时利用手柄5通过连接杆4拉动活塞2将组织物通过小口3吸入到外管1内,外管上的刻度7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插入的深度。最后把活检器从子宫中取出即可完成一次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子宫吸管,它包括外管与外管内的活塞滑动连接,活塞和外管密接,其特征在于:该易弯曲的外管头部为半球形,该外管靠近头部的侧壁上设有小口,尾端开口,所述活塞与连接杆连接,并在外管内,连接杆尾部连接操作手柄。

【技术特征摘要】
1.子宫吸管,它包括外管与外管内的活塞滑动连接,活塞和外管密接,其特征在于:该易弯曲的外管头部为半球形,该外管靠近头部的侧壁上设有小口,尾端开口,所述活塞与连接杆连接,并在外管内,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林
申请(专利权)人:李春颖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