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器防尘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1303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减震器防尘罩,属于减震器配件技术领域,包括:罩体以及上盖,所述罩体呈筒状结构,所述罩体内设置有内腔,并且所述罩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开口以及安装端面,所述内腔位于所述开口以及所述安装端面之间,所述罩体对应所述安装端面的一端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锁定部,所述上盖的外沿设置有第二锁定部,所述上盖从所述开口装入并沿所述内腔移动至所述安装端面上,所述第一锁定部与所述第二锁定部连接从而限制所述上盖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整体结构巧妙,能够使上盖快速方便的固定在罩体内,避免防尘罩在使用时因外力导致上盖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器防尘罩
本技术属于减震器配件
,涉及一种减震器防尘罩。
技术介绍
减震器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行驶的道路中,路况往往比较恶劣,石子、粉尘等杂质比较多,因此减震器需要防尘罩来保护,使其正常工作不受到损坏。而现有的防尘罩,一般包括罩体、上盖以及下盖,下盖套设并固定在减震器的轴杆上,上盖与罩体的上端连接,并且减震器的轴杆位于罩体内且穿过上盖,减震弹簧的套设在轴杆上且两端与上盖以及下盖连接。例如一种申请号为201821612559.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减震器防尘罩,包括聚乙烯防尘罩,所述聚乙烯防尘罩的上部环周向内凹陷有卡槽,所述卡槽与减振器的防尘罩盖上部卡接在一起。所述卡槽下侧的聚乙烯防尘罩的侧壁向内倾斜。上述的这种防尘罩,一般是将铁制或者钢制的上盖连接在聚乙烯制成的罩体上,但是这种防尘罩与上盖之间连接后的强度较低,上盖容易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减震器防尘罩。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减震器防尘罩,包括:罩体以及上盖,所述罩体呈筒状结构,所述罩体内设置有内腔,并且所述罩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开口以及安装端面,所述内腔位于所述开口以及所述安装端面之间,所述罩体对应所述安装端面的一端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锁定部,所述上盖的外沿设置有第二锁定部,所述上盖从所述开口装入并沿所述内腔移动至所述安装端面上,所述第一锁定部与所述第二锁定部连接从而限制所述上盖移动。较佳的,所述安装端面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上盖包括盖面,所述盖面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盖面与所述安装端面抵触连接并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较佳的,所述第一锁定部包括环形凸块,所述环形凸块环绕所述内腔设置,所述第二锁定部包括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凸块嵌设在所述环形凹槽内从而使所述上盖与所述罩体连接。较佳的,所述第一锁定部还包括限位块,所述第二锁定部还包括限位槽,所述限位块嵌设在所述限位槽内从而限制所述上盖转动。较佳的,所述上盖的周面上设置有第一环形斜面,所述第一锁定部还包括环形挡块,所述环形挡块上设置有第二环形斜面,所述第一环形斜面与所述第二环形斜面抵触连接。较佳的,所述罩体对应所述开口的一端大并且对于所述安装端面另一端小。较佳的,所述罩体为塑料件或者树脂件,所述上盖为金属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结构巧妙,能够使上盖快速方便的固定在罩体内,避免防尘罩在使用时因外力导致上盖脱落。2、在安装端面上开设第一通孔,并在盖面上开设第二通孔,由于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对准,能够使轴杆从防尘罩上穿出。3、当上盖与安装端面抵触连接时,罩体内壁上的环形凸块就会嵌入至位于环形凹槽内,此时上盖就会固定在罩体内,从而通过环形凸块与环形凹槽之间的配合起到了针对上盖的轴向锁定的效果。4、当环形凸块与环形凹槽卡接时,限位块嵌入至限位槽内,此时上盖无法在罩体内转动,从而起到了限制上盖转动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减震器防尘罩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罩体与上盖的爆炸示意图。图中,100、罩体;110、内腔;120、安装端面;121、第一通孔;130、开口;140、环形凸块;150、限位块;160、环形挡块;170、第二环形斜面;200、上盖;210、盖面;211、第二通孔;220、环形凹槽;230、限位槽;240、第一环形斜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减震器防尘罩,包括:罩体100以及上盖200,此处值得说明的是,该防尘罩用于罩在减震器上,上盖200的端面用于与弹簧抵触连接,整体结构巧妙,能够使上盖200可靠的固定在罩体100内。所述罩体100呈筒状结构,所述罩体100内设置有内腔110,并且所述罩体10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开口130以及安装端面120,所述内腔110位于所述开口130以及所述安装端面120之间。优选的,罩体100类似于筒状,所以其具有内腔110,并且一端有盖另一端具有口子,即罩体100的两端分别具有安装端面120以及开口130,当防尘罩安装到减震器上时,弹簧位于内腔110中,并且减震器的轴杆穿过安装端面120。此处值得说明的是,由于弹簧的上端需要与罩体100抵触连接,而罩体100一般由高分子材料制成,例如采用聚乙烯或者塑料制成,所以罩体100是无法直接与弹簧抵触在一起,否则会导致罩体100的安装端面120被弹簧顶碎,所以需要在罩体100内安装上盖200,使得上盖200安装到安装端面120,此时弹簧的上端与上盖200抵触连接,而上盖200一般由金属制成,能够承受弹簧的作用力而不会碎裂。所述罩体100对应所述安装端面120的一端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锁定部,所述上盖200的外沿设置有第二锁定部,所述上盖200从所述开口130装入并沿所述内腔110移动至所述安装端面120上,所述第一锁定部与所述第二锁定部连接从而限制所述上盖200移动。优选的,由于上盖200从开口130装入到内腔110内,并且保持与安装端面120的抵触连接,所以需要通过第一锁定部与第二锁定部将上盖200与罩体100锁定在一起,具体来说,就是一旦第一锁定部与第二锁定部连接时,就能够限制上盖200轴向移动,从而使上盖200与罩体100保持固定,在现有技术中,防尘罩是不具有安装端面120的,其直接从盖子上穿过,而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安装端面120覆盖在上盖200的盖面210上的结构,这样能够更好的限制住上盖200,还能够保证上盖200与弹簧的可靠连接。优选的,第一锁定部位于罩体100的内壁上,且靠近安装端面120,第二锁定部位于上盖200的周面上,当上盖200安装到内腔110中时,上盖200的周面会贴靠在罩体100的内壁上,所以一旦上盖200移动到安装端面120上时,第一锁定部会自动与第二锁定部锁定在一起,这种结构巧妙,能够使上盖200快速方便的固定在罩体100内,避免防尘罩在使用时因外力导致上盖200脱落。如图1、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安装端面120上设置有第一通孔121,所述上盖200包括盖面210,所述盖面210上设置有第二通孔211,所述盖面210与所述安装端面120抵触连接并且所述第一通孔121与所述第二通孔211连通。优选的,为了便于减震器的轴杆穿设,所以需要在安装端面120上开设第一通孔121,并在盖面210上开设第二通孔211,由于第一通孔121与第二通孔211对准,能够使轴杆从防尘罩上穿出。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第一锁定部包括环形凸块140,所述环形凸块140环绕所述内腔110设置,所述第二锁定部包括环形凹槽220,所述环形凸块140嵌设在所述环形凹槽220内从而使所述上盖200与所述罩体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器防尘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罩体以及上盖,所述罩体呈筒状结构,所述罩体内设置有内腔,并且所述罩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开口以及安装端面,所述内腔位于所述开口以及所述安装端面之间,所述罩体对应所述安装端面的一端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锁定部,所述上盖的外沿设置有第二锁定部,所述上盖从所述开口装入并沿所述内腔移动至所述安装端面上,所述第一锁定部与所述第二锁定部连接从而限制所述上盖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器防尘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罩体以及上盖,所述罩体呈筒状结构,所述罩体内设置有内腔,并且所述罩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开口以及安装端面,所述内腔位于所述开口以及所述安装端面之间,所述罩体对应所述安装端面的一端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锁定部,所述上盖的外沿设置有第二锁定部,所述上盖从所述开口装入并沿所述内腔移动至所述安装端面上,所述第一锁定部与所述第二锁定部连接从而限制所述上盖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器防尘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端面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上盖包括盖面,所述盖面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盖面与所述安装端面抵触连接并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器防尘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部包括环形凸块,所述环形凸块环绕所述内腔设置,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光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奇强精密冲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