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斗拱形式的屋盖悬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1124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斗拱形式的屋盖悬挑结构,该悬挑结构包括多层的水平矩形钢管上下交错布置而成,多层矩形钢管平面投影交点位置通过竖向吊杆相连接。每层水平布置的矩形钢管在悬挑进深方向上呈递减缩进,即最高层的水平矩形钢管悬挑长度最大,越向下层布置的矩形钢管悬挑长度越小。在多层水平结构安装完成之后,只需经过结构表面的防腐和防火涂装处理之后,即可形成斗拱形的建筑外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整体结构稳定牢固、成本低廉、结构简单且能够将建筑与结构设计一体化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斗拱形式的屋盖悬挑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
,尤其是涉及一种斗拱形式的屋盖悬挑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共建筑造型在考虑其自身的功能合理性之外,更需要与当地的文化进行有机结合,尤其是火车站或机场这类交通建筑,如何体现地域特色成为建筑师们在进行建筑创意之初必须考虑的问题。在我国许多地区,从古至今有几千年历史文化的不断累积,当在此类地域进行建筑创作时,建筑语言中或多或少的包含了许多历史元素,如建筑的幕墙外立面的肌理结构,建筑挑檐结构的仿古设计等等。在现代建筑挑檐结构设计中,设计师们往往追求悬挑结构的轻薄,营造建筑轻巧飞扬的感觉,亦或是追求悬挑长度的增加,给建筑整体增加更加强烈的视觉感官冲击。对于仿古类建筑挑檐,现在大多的建筑手法是通过建筑室外幕墙装修的做法实现,结构只为挑檐结构搭设主要生根位置即可,这种需要额外的建筑外装的方式大大增加了成本。对于斗拱形式的挑檐结构,在建筑与结构设计之初考虑通过在悬挑靠近根部位置设置钢桁架结构体系,为斗拱设计生根点,再通过建筑幕墙手法,通过在钢桁架外侧伸出若干幕墙龙骨,外包而成斗拱形式。这种做法结构与建筑手法完全剥离,建筑外观与体系未发生关系,且从建筑外侧观察斗拱,并无斗拱龙骨通透的建筑效果,只有在斗拱靠外侧部分有较短的外包矩形杆件伸出,建筑外观并不尽人意。此外,增加若干幕墙龙骨增加了成本的同时,无法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整体结构稳定牢固、成本低廉、结构简单且能够将建筑与结构设计一体化的斗拱形式的屋盖悬挑结构。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斗拱形式的屋盖悬挑结构,包括多层上下交错布置的水平矩形钢管,与水平矩形钢管的交错平面投影交点位置处连接的竖向吊杆以及与水平矩形钢管的尾端悬挑连接的作为悬挑结构后座跨的室内钢管结构,每层水平布置的水平矩形钢管的长度在悬挑进深方向上呈递减缩进,所述的竖向吊杆的顶端连接位于上层水平矩形钢管的下翼缘,竖向吊杆的底端连接下层水平矩形钢管的上翼缘。进一步地,水平矩形钢管与竖向吊杆以及室内钢管结构连接后通过防腐和防火涂装处理形成斗拱形的建筑结构。进一步地,位于上层布置的水平矩形钢管与下层布置的水平矩形钢管在投影方向上垂直相交。进一步地,水平交错布置的水平矩形钢管与竖向吊杆之间采用焊接形式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竖向吊杆为竖向矩形钢管。进一步地,所述的竖向吊杆的截面宽度与所述的水平矩形钢管的截面宽度相同。进一步地,所述的竖向吊杆与水平矩形钢管的连接节点的两侧分别设有三角形腋板。进一步地,所述的竖向吊杆与水平矩形钢管的连接节点外层设有焊接的钢板。进一步地,水平矩形钢管的相邻层之间的距离为1m,竖向吊杆与相邻吊杆之间的距离为1.5m。进一步地,所述的室内钢管结构与水平矩形钢管的尾端采用焊接方式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利用多层的水平矩形钢管上下交错布置,多层水平矩形钢管平面投影交点位置通过竖向吊杆相连接,每层水平布置的水平矩形钢管在悬挑进深方形上呈递减缩进,水平交错的水平矩形钢管与竖向吊杆连接并连接室内钢管结构后形成一体的斗拱形屋盖悬挑结构,整体结构稳定牢固,且不会影响建筑外立面的美观程度,无需建筑幕墙仅通过结构实现仿古类建筑的外观,能够良好地体现建筑斗拱通透的视觉效果;2)本技术的斗拱形式的屋盖悬挑结构突破了传统结构的普通建筑悬挑形式,利用水平矩形钢管连接同样为矩形钢管的竖向吊杆,结合室内钢管结构的设计,即利用钢结构即可实现仿古建筑的悬挑元素,节约成本的同时,能够将屋盖悬挑结构中结构布置与建筑斗拱形的建筑结构有机结合为一体;3)本技术无需额外的建筑外装即可构建整体结构稳定牢固的斗拱形屋盖悬挑结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4)本技术在竖向吊杆与水平矩形钢管的连接节点的两侧分别设有三角形腋板,可增加节点区域的刚度;此外,连接节点外层设有焊接的钢板,通过增加竖向吊杆的杆壁厚度来增加其截面强度和刚度,进而保证竖向荷载能通过节点从上层向下传递;5)本技术在结构完成之后经过钢结构防腐和防火处理之后即可形成建筑外观,操作方便,省时省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悬挑结构体系构成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悬挑结构平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悬挑结构立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吊杆与水平构件连接节点图;图中标号所示:100、水平矩形钢管,200、竖向吊杆,300、室内钢管结构,101、三角形腋板,102、钢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本技术提供一种斗拱形式的屋盖悬挑结构,该悬挑结构包括多层的水平矩形钢管上下交错布置而成,多层矩形钢管平面投影交点位置通过竖向吊杆相连接。每层水平布置的矩形钢管在悬挑进深方向上呈递减缩进,即最高层的水平矩形钢管悬挑长度最大,越向下层布置的矩形钢管悬挑长度越小。在多层水平结构安装完成之后,只需经过结构表面的防腐和防火涂装处理之后,即可形成斗拱形的建筑外观。如图1所示,斗拱形式的屋盖悬挑结构主要包括多层上下交错布置的水平矩形钢管100、竖向吊杆200。水平矩形钢管100的交错平面投影交点位置连接竖向吊杆200,二者连接后形成悬挑结构,室内钢管结构300设置在水平矩形钢管100、竖向吊杆200连接后的悬挑结构的根部(即矩形水平钢管100的尾端,靠近室内一侧),室内钢管结构300为悬挑结构提供结构后座跨,其结构可根据屋盖造型与结构合理性选取桁架或网架等刚性结构。竖向吊杆200的顶端连接于位于上层的水平矩形钢管的下翼缘,底端连接于下层水平矩形钢管的上翼缘。室内钢管结构300与矩形水平钢管100的根部优先采用焊接方式连接。竖向吊杆200同为矩形钢管,且其截面的宽度同交错布置的水平矩形钢管100的截面宽度相同,水平交错布置的水平矩形钢管100与竖向吊杆200之间采用焊接形式连接。优选地,各层水平矩形钢管100的层与层之间的距离约为1m,竖向吊杆200的吊杆与吊杆之间的距离约为1.5m。如图2所示,图中悬挑结构环绕在室内钢管结构300的四周区域,以室内钢管结构300的立柱为起点向室外方向悬挑,图中可见水平交错布置的水平矩形钢管100在两个方向上垂直布置,两个方向的钢管的交点位置即为竖向吊杆200位置。如图3所示,水平布置的水平矩形钢管100在高度方向上交错布置,即上层水平杆件为X向,下层水平杆件即为Y向,竖向吊杆200在两层垂直方向交叉布置的水平矩形钢管100的投影交点位置处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斗拱形式的屋盖悬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层上下交错布置的水平矩形钢管(100),与水平矩形钢管(100)的交错平面投影交点位置处连接的竖向吊杆(200)以及与水平矩形钢管(100)的尾端悬挑连接的作为悬挑结构后座跨的室内钢管结构(300),每层水平布置的水平矩形钢管(100)的长度在悬挑进深方向上呈递减缩进,所述的竖向吊杆(200)的顶端连接位于上层水平矩形钢管(100)的下翼缘,竖向吊杆(200)的底端连接下层水平矩形钢管(100)的上翼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斗拱形式的屋盖悬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层上下交错布置的水平矩形钢管(100),与水平矩形钢管(100)的交错平面投影交点位置处连接的竖向吊杆(200)以及与水平矩形钢管(100)的尾端悬挑连接的作为悬挑结构后座跨的室内钢管结构(300),每层水平布置的水平矩形钢管(100)的长度在悬挑进深方向上呈递减缩进,所述的竖向吊杆(200)的顶端连接位于上层水平矩形钢管(100)的下翼缘,竖向吊杆(200)的底端连接下层水平矩形钢管(100)的上翼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斗拱形式的屋盖悬挑结构,其特征在于,水平矩形钢管(100)与竖向吊杆(200)以及室内钢管结构(300)连接后通过防腐和防火涂装处理形成斗拱形的建筑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斗拱形式的屋盖悬挑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上层布置的水平矩形钢管(100)与下层布置的水平矩形钢管(100)在投影方向上垂直相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斗拱形式的屋盖悬挑结构,其特征在于,水平交错布置的水平矩形钢管(100)与竖向吊杆(200)之间采用焊接形式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旋张峥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