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0803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冷却装置,属于生产线上的冷却设备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全自动冷却装置包括传输冷却系统、升降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分别与传输冷却系统和升降系统连接,自动控制系统控制传输冷却系统传输工件和升降系统的升降,传输冷却系统包括上层传输冷却机构和下层传输机构,升降系统位于传输冷却系统的一端,工件经上层传输冷却机构冷却后传至升降系统,并经升降系统送至下层传输机构,由下层传输机构送至出料口。通过采用自动控制系统、传输冷却系统和升降系统,可使工件上送下回而得到有效的冷却,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自动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生产线上的冷却设备的
,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极耳是从电池电芯中将正负极引出来的金属导电体,正极一般采用铝金属带,负极多采用镍金属带。极耳作为电池的核心部件之一,其性能至关重要。其中金属带的处理对于极耳性能起到关键影响。金属带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其材质的特殊性,通常采用自然冷却的方式,生产效率低或不适合生产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自动冷却装置,旨在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或多个。本技术的全自动冷却装置包括传输冷却系统、升降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分别与传输冷却系统和升降系统连接,自动控制系统控制传输冷却系统传输工件和升降系统的升降,传输冷却系统包括上层传输冷却机构和下层传输机构,升降系统位于传输冷却系统的一端,工件经上层传输冷却机构冷却后传至升降系统,并经升降系统送至下层传输机构,由下层传输机构送至出料口。通过采用自动控制系统、传输冷却系统和升降系统,可使工件上送下回而得到有效的冷却,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高。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层传输冷却机构和下层传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全自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输冷却系统、升降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所述自动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传输冷却系统和所述升降系统连接,所述自动控制系统控制所述传输冷却系统传输工件和所述升降系统的升降,所述传输冷却系统包括上层传输冷却机构和下层传输机构,所述升降系统位于所述传输冷却系统的一端,工件经所述上层传输冷却机构冷却后传至所述升降系统,并经所述升降系统送至所述下层传输机构,由所述下层传输机构送至出料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全自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输冷却系统、升降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所述自动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传输冷却系统和所述升降系统连接,所述自动控制系统控制所述传输冷却系统传输工件和所述升降系统的升降,所述传输冷却系统包括上层传输冷却机构和下层传输机构,所述升降系统位于所述传输冷却系统的一端,工件经所述上层传输冷却机构冷却后传至所述升降系统,并经所述升降系统送至所述下层传输机构,由所述下层传输机构送至出料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传输冷却机构和所述下层传输机构分别包括上层机身和下层机身,所述上层机身和所述下层机身上均设置若干托辊组件,所述托辊组件上设置托板,所述托板用于支撑传送带,所述上层机身上还设置冷却罩,所述冷却罩的顶部设置风机,所述冷却罩的侧面开设若干通风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冷却系统上设置激光传感器,所述激光传感器与所述自动控制系统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冷却系统在靠近所述升降系统的一端设置尾部机架组件并在远离所述升降系统的另一端设置头端机架组件,所述尾部机架组件和所述头端机架组件均包括滚筒和电机,所述滚筒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滚筒,所述滚筒包括主动滚筒和张紧滚筒,所述尾部机架组件中的所述滚筒与所述上层机身上的传送带配合,所述头端机架组件中的所述滚筒与所述下层机身上的传送带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自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云哲曹礼计
申请(专利权)人:三铃金属制品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