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海深作业型无人潜水器
本技术涉及水下工程装备
,尤其涉及全海深作业型无人潜水器方案及系统。
技术介绍
在海洋深度位于6500-11000米的区域称为深渊区,深渊区所特有的生态学、生物学和地质学等深渊科学问题是海洋科学的前沿和热点。要研究深渊,首先需要可在深渊区作业的海洋工程装备下潜至该区域进行作业。其中,无人潜水器可独立完成水下取样、观测、各类传感器、功能设备的搭载平台等功能,其通过光纤等方式进行长距离操控或预编程作业,而不需要搭载水下作业人员,而是其经济性和安全性较高,是深海探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装备之一。当前大深度或全海深无人潜水器大多为单体结构,由提供浮力的浮体、提供设备支撑的框架结构、电子控制舱、功能设备、传感器和作业工具等系统组成,这些设备各以某种特定外形通过机械连接构成一体。传统上,通常采用单体形式将上述系统结合成一个整体,由浮力材料或轻外壳塑成潜水器的外部线型,所有的结构件和电子控制舱等布置在潜水器内部,如国内潜龙系列潜水器等。单体类型的深海潜水器主要优点可将各个系统构成一个整体,结构紧凑度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海深作业型无人潜水器,包括中部主体,其特征是,中部主体的右、左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结构相同的右舷浮体和左舷浮体;中部主体的外部有中部主体轻外壳,中部主体当中有中部主体框架,中部主体框架的右侧通过右舷连接框架连接右舷浮体框架,右舷浮体框架上连接右舷浮体浮力材料以及右舷浮体轻外壳以构成右舷浮体;中部主体框架的左侧通过左舷连接框架连接左舷浮体框架,左舷浮体框架上连接左舷浮体浮力材料以及左舷浮体轻外壳以构成左舷浮体;右舷连接框架以及左舷连接框架各有前段、中段及后段三段;/n中部主体框架相对于中纵竖向剖面呈对称结构设置;右舷浮体和左舷浮体相对于所述的中部主体框架的中纵竖向剖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海深作业型无人潜水器,包括中部主体,其特征是,中部主体的右、左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结构相同的右舷浮体和左舷浮体;中部主体的外部有中部主体轻外壳,中部主体当中有中部主体框架,中部主体框架的右侧通过右舷连接框架连接右舷浮体框架,右舷浮体框架上连接右舷浮体浮力材料以及右舷浮体轻外壳以构成右舷浮体;中部主体框架的左侧通过左舷连接框架连接左舷浮体框架,左舷浮体框架上连接左舷浮体浮力材料以及左舷浮体轻外壳以构成左舷浮体;右舷连接框架以及左舷连接框架各有前段、中段及后段三段;
中部主体框架相对于中纵竖向剖面呈对称结构设置;右舷浮体和左舷浮体相对于所述的中部主体框架的中纵竖向剖面呈对称结构设置;右舷浮体和左舷浮体相对于中部主体的高度为向上凸出一定高度的结构设置;
右舷浮体浮心和左舷浮体浮心位置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并且高于中部主体浮心位置,中部主体浮心位置高于中部主体的重心位置;潜水器整体的浮心位置高于潜水器整体的重心位置;
潜水器的所有操控设备都布置在中部主体框架上;操控设备包括电池系统、电子控制舱、观通系统、定位系统、推进系统和抛载系统;电池系统布置在中部主体框架的底层;电子控制舱布置在中部主体框架的中间层,电子控制舱中各设备之间用各种不同型号的水密电缆连接在一起;观通系统布置在中部主体的顶层;定位系统布置在中部主体框架的尾端;推进系统包括垂向推进器和水平推进器,在潜水器尾部对应于后段右舷连接框架及后段左舷连接框架部位的中间大开口处对称布置水平推进器各一台,在潜水器中部对应于中段右舷连接框架及中段左舷连接框架后侧部位对称布置垂向推进器各一台,水平推进器和垂向推进器的布置方向分别对应于潜水器整体重心的垂向和纵向坐标;抛载系统在潜水器中部对应于中段右舷连接框架及中段左舷连接框架前侧部位对称各布置一套;中部主体的下侧底部固定连接有平时可以用于潜水器存放系固以及在海底工作需要时可以让潜水器坐底作为支撑的底脚。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哲,张锦飞,罗瑞龙,王彪,张舜,崔维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