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扶手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0604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移动扶手箱,其包括扶手箱本体、滑动机构和驱动机构,扶手箱本体活动连接于车身地板;滑动机构连接于扶手箱本体,并用于使扶手箱本体相对于车身地板沿前后方向移动,以实现扶手箱本体的前端面伸出驾驶座椅,以及扶手箱本体的前端面缩回驾驶座椅;驱动机构连接于滑动机构,驱动机构用于向滑动机构提供驱动力。在正常驾驶时,扶手箱本体位于主驾驶位和副驾驶位之间,能够起到分隔驾驶位、保护主驾驶位独立性的作用;在驾驶位的车门不方便开启时,将扶手箱本体向后移动,从而驾驶员能够较为方便地从主驾驶位进入副驾驶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移动扶手箱
本技术涉及车辆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移动扶手箱。
技术介绍
汽车扶手箱是汽车内部的重要配件,设置于主驾驶座椅和副驾驶座椅之间,其作用在于当驾驶员驾驶车辆时,用于放置驾驶员悬空的胳膊,避免长时间驾车带来的劳累,同时汽车的扶手箱还可用于为驾驶员存储随身物品。随着电动汽车等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电动汽车在主驾驶位和副驾驶位之间没有变速箱,没有排挡,而是将扶手箱向前延伸至原来的变速箱和排挡区域,从而使得主驾驶位和副驾驶位由扶手箱分隔开。在驾驶位门不方便开启的情况下,例如,停车位紧张时,驾驶员无法方便地从副驾驶位进入主驾驶位;另外,扶手箱除了充电、放东西、扶手功能外,没有其他功能可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扶手箱将主驾驶位和副驾驶位分隔开,驾驶员无法方便地从主驾驶位进入副驾驶位的缺陷,提供一种可移动扶手箱。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可移动扶手箱,其特点在于,其包括:扶手箱本体,所述扶手箱本体活动连接于车身地板;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连接于所述扶手箱本体,并用于使所述扶手箱本体相对于所述车身地板沿前后方向移动,以实现所述扶手箱本体的前端面伸出驾驶座椅,以及所述扶手箱本体的前端面缩回所述驾驶座椅;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连接于所述滑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向所述滑动机构提供驱动力。在本方案中,正常驾驶时,扶手箱本体位于主驾驶位和副驾驶位之间,能够起到分隔驾驶位、保护主驾驶位独立性的作用;在驾驶位的车门不方便开启时(例如,停车位紧张时),将扶手箱本体向后移动,使得主驾驶位和副驾驶位之间没有阻隔,从而驾驶员能够较为方便地从主驾驶位进入副驾驶位;另外,扶手箱本体向后移动能够方便后排乘客拿取扶手箱本体内的东西。优选地,所述滑动机构包括上滑轨和下滑轨,所述下滑轨连接于车身地板并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上滑轨连接于所述扶手箱本体的底部,所述扶手箱本体通过所述上滑轨沿所述下滑轨滑动。优选地,所述扶手箱还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用于使所述扶手箱本体相对于车身地板上下移动。在本方案中,升降机构用于实现扶手箱的上下移动,可使驾驶员或副驾驶位乘客找到合适的扶手高度。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连接于所述滑动机构的顶面,所述扶手箱本体活动套设于所述固定件的外部;其中,当所述升降机构完全升起时,所述固定件露出所述扶手箱本体,当所述升降机构完全下降时,所述固定件位于所述扶手箱本体内。在本方案中,当需要将扶手箱向上调节时,扶手箱本体相对于固定件向上移动,使得固定件露出所述扶手箱本体;当需要将扶手箱向下调节时,扶手箱本体相对于固定件向下移动,套在固定件的外部,同时能够防止灰尘掉入。优选地,所述扶手箱本体包括前后排列的两个箱体,所述升降机构设置于位于后侧的所述箱体的底部。在本方案中,扶手箱本体中,通常位于后侧的箱体用于驾驶员放置胳膊,故将升降机构设置于位于后侧的所述箱体的底部。优选地,所述扶手箱本体的内部具有保冷区,所述保冷区的底部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在本方案中,半导体制冷片位于保冷区的底部,半导体制冷片的上面对保冷区制冷,半导体制冷片的下侧散热。优选地,所述扶手箱本体的内部具有保温区,所述保温区的四周设置有电热丝。优选地,所述扶手箱本体的内部具有温度测量装置,所述扶手箱本体的外部设置有温度显示器。在本方案中,温度测量装置和温度显示器用于实时显示扶手箱本体内部的温度。优选地,所述扶手箱本体的顶部具有前后排列的两个箱盖,位于前侧的所述箱盖铰接于所述扶手箱本体的前面板,位于后侧的所述箱盖铰接于所述扶手箱本体的后面板。在本方案中,前侧和后侧的箱盖一前一后分别往前往后打开,方便前排乘客和后排乘客开启。优选地,所述扶手箱本体的后面板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空调出风口和充电口。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技术各较佳实例。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对于该可移动扶手箱,在正常驾驶时,扶手箱本体位于主驾驶位和副驾驶位之间,能够起到分隔驾驶位、保护主驾驶位独立性的作用;在驾驶位的车门不方便开启时(例如,停车位紧张时),将扶手箱本体向后移动,使得主驾驶位和副驾驶位之间没有阻隔,从而驾驶员能够较为方便地从主驾驶位进入副驾驶位;另外,扶手箱本体向后移动能够方便后排乘客拿取扶手箱本体内的东西。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可移动扶手箱在正常驾驶时的位置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可移动扶手箱向后移动后的位置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可移动扶手箱向上调节后的位置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可移动扶手箱向下调节后的位置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可移动扶手箱的侧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车身地板1驾驶座椅2扶手箱本体3下滑轨4固定件5保冷区31保温区32箱盖33前面板34后面板35空调出风口36充电口3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技术。本实施例揭示一种可移动扶手箱,如图1和图2所示,可移动扶手箱包括扶手箱本体3、滑动机构和驱动机构,扶手箱本体3活动连接于车身地板1;滑动机构连接于扶手箱本体3,并用于使扶手箱本体3相对于车身地板1沿前后方向移动,以实现扶手箱本体3的前端面伸出驾驶座椅2,以及扶手箱本体3的前端面缩回驾驶座椅2;驱动机构连接于滑动机构,驱动机构用于向滑动机构提供驱动力。在本实施方式中,正常驾驶时,扶手箱本体3位于主驾驶位和副驾驶位之间,能够起到分隔驾驶位、保护主驾驶位独立性的作用;在驾驶位的车门不方便开启时(例如,停车位紧张时),将扶手箱本体3向后移动,使得主驾驶位和副驾驶位之间没有阻隔,从而驾驶员能够较为方便地从主驾驶位进入副驾驶位;另外,扶手箱本体3向后移动能够方便后排乘客拿取扶手箱本体3内的东西。具体地,滑动机构包括上滑轨和下滑轨4,下滑轨4连接于车身地板1并沿前后方向延伸,上滑轨连接于扶手箱本体3的底部,扶手箱本体3通过上滑轨沿下滑轨4滑动。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上滑轨可以用滑块代替,通过滑块在下滑轨4上滑动实现扶手箱本体3沿下滑轨4滑动。具体地,可移动扶手箱具有控制机构和第一锁止机构,控制机构连接于驱动机构,并用于控制扶手箱本体3在前后方向上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第一锁止机构连接于滑动机构,并用于锁定扶手箱本体3和滑动机构之间的位置,以避免二者产生相对位移,使得扶手箱本体3移动后能够固定在下滑轨4上。具体地,锁止机构包括挂钩装置或带有弹性元件的插销装置。如图3和图4所示,扶手箱还包括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用于使扶手箱本体3相对于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移动扶手箱,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n扶手箱本体,所述扶手箱本体活动连接于车身地板;/n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连接于所述扶手箱本体,并用于使所述扶手箱本体相对于所述车身地板沿前后方向移动,以实现所述扶手箱本体的前端面伸出驾驶座椅,以及所述扶手箱本体的前端面缩回所述驾驶座椅;/n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连接于所述滑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向所述滑动机构提供驱动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扶手箱,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
扶手箱本体,所述扶手箱本体活动连接于车身地板;
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连接于所述扶手箱本体,并用于使所述扶手箱本体相对于所述车身地板沿前后方向移动,以实现所述扶手箱本体的前端面伸出驾驶座椅,以及所述扶手箱本体的前端面缩回所述驾驶座椅;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连接于所述滑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向所述滑动机构提供驱动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扶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包括上滑轨和下滑轨,所述下滑轨连接于车身地板并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上滑轨连接于所述扶手箱本体的底部,所述扶手箱本体通过所述上滑轨沿所述下滑轨滑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扶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箱还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用于使所述扶手箱本体相对于车身地板上下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移动扶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连接于所述滑动机构的顶面,所述扶手箱本体活动套设于所述固定件的外部;其中,当所述升降机构完全升起时,所述固定件露出所述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军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创功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