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车动力电池处的防撞框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0577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客车动力电池处的防撞框架装置,包括框架本体(1)和防撞横梁总成(3),防撞横梁总成包括防撞横梁(31),防撞横梁的两端与框架本体固定连接,防撞横梁包括中部的平直段(311)和两侧的斜撑段(312),斜撑段与平直段之间朝向框架本体内部的一侧有一个缓冲斜撑角,框架本体的中部固定设置有抗冲击结构架(2);防撞横梁总成还包括抵挡结构件(33),抵挡结构件固定设置在防撞横梁的平直段的中部,抵挡结构件处于抗冲击结构架与防撞横梁之间并受抗冲击结构架阻挡。本客车动力电池处的防撞框架装置具有良好的防外部冲撞的能力,能够有效保护框架装置内侧的动力电池(4)不受外部撞击力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客车动力电池处的防撞框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框架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客车动力电池处的防撞框架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整个社会对自然环境越来越重视,利用清洁能源来代替化石能源已经成为今后发展的趋势,在汽车领域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电动汽车的规模正在逐步地扩大,正在逐步取代传统汽车的地位,然而电动汽车技术中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尤其是在动力电池方面,汽车用的动力电池相对来说是比较脆弱的,其不能承受较大程度的冲击,一旦电池受到较大冲击力撞击的话,轻则电池损坏,重则电池发生火灾甚至爆炸,这会对汽车整体的安全性产生较大影响,因此,给汽车的动力电池加装防护结构设计是电动汽车设计的通常做法。在目前电动客车中,动力电池是安设在一个防护框架中,在防护框架的电池入口处固定安装防撞横梁,现有的防护框架结构较为简单,仅仅是由数根梁柱简单焊接而成,尤其是防撞横梁只是一根简单的横梁,其强度较弱,抵抗外部冲撞的能力不强,不能有效保护内侧的动力电池,从而降低了汽车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客车动力电池处的防撞框架装置具有良好的防外部冲撞的能力,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客车动力电池处的防撞框架装置,包括框架本体(1)和防撞横梁总成(3),客车动力电池(4)置于框架本体(1)内,所述防撞横梁总成(3)安装在框架本体(1)的电池入口处;/n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横梁总成(3)包括防撞横梁(31),所述防撞横梁(31)的两端与框架本体(1)固定连接,防撞横梁(31)包括中部的平直段(311)和两侧的斜撑段(312),所述斜撑段(312)与平直段(311)之间朝向框架本体(1)内部的一侧有一个夹角,该夹角为缓冲斜撑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客车动力电池处的防撞框架装置,包括框架本体(1)和防撞横梁总成(3),客车动力电池(4)置于框架本体(1)内,所述防撞横梁总成(3)安装在框架本体(1)的电池入口处;
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横梁总成(3)包括防撞横梁(31),所述防撞横梁(31)的两端与框架本体(1)固定连接,防撞横梁(31)包括中部的平直段(311)和两侧的斜撑段(312),所述斜撑段(312)与平直段(311)之间朝向框架本体(1)内部的一侧有一个夹角,该夹角为缓冲斜撑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客车动力电池处的防撞框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本体(1)的中部固定设置有抗冲击结构架(2);所述防撞横梁总成(3)还包括抵挡结构件(33),所述抵挡结构件(33)固定设置在防撞横梁(31)的平直段(311)的中部,抵挡结构件(33)处于抗冲击结构架(2)与防撞横梁(31)之间并受抗冲击结构架(2)阻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客车动力电池处的防撞框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挡结构件(33)为门型构件,所述门型构件的中部固定连接在防撞横梁(31)的平直段(311)的中部,所述门型构件的两个端脚分别处于防撞横梁(31)的上侧和下侧,所述门型构件的两个端脚朝向抗冲击结构架(2)并受抗冲击结构架(2)阻挡。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客车动力电池处的防撞框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挡结构件(33)与抗冲击结构架(2)之间保持一定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客车动力电池处的防撞框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装置还包括两个横梁安装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洋冯永强曹永帅路广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申沃客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