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轴移动节、半轴、动力总成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0564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车辆零部件领域,公开了一种半轴移动节、半轴、动力总成及车辆,所述半轴移动节(1)包括壳体(11),所述壳体(11)上设有拆卸工具的着力结构,所述着力结构不突出壳体(11)的外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移动节壳体上增设便于拆卸工具着力的凹槽,解决了现有结构的半轴移动节的大斜面无法着力的问题,只要将拆卸工具插入凹槽即可方便快捷地拆卸半轴移动节,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半轴移动节、半轴、动力总成及车辆
本技术属于车辆零部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半轴移动节、半轴、动力总成及车辆。
技术介绍
半轴移动节属于半轴的一部分,是与变速器输出端连接的结构。每根半轴有一个半轴移动节,整车分左右两根半轴。拆卸半轴移动节是将半轴从整车上拆卸下来的一个工序,是为了维修/更换半轴或动力总成。目前发动机的扭矩普遍较大,半轴承载扭矩的能力需要更大,半轴外形尺寸就更大,由于留给半轴的布置空间非常有限,故需要半轴移动节的结构紧凑。但半轴是高速旋转件,要求与周边件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如果该间隙不符合设计要求,就会出现干涉损坏变速器的问题。为了解决半轴移动节布置空间有限但还要与周边件(如发动机缸体)之间留有间隙的矛盾,为了避让周边件,就需要对半轴移动节的外形轮廓及尺寸进行优化,将其壳体端面削去一部分使斜面变大,这样,既不影响结构强度,经改进的端面与周边件之间的间隙也能满足设计要求。但这带来了另一个问题,由于壳体斜面上没有合适的着力点,难以对半轴移动节进行快速拆卸。另外,为了降低车辆的油耗,对零部件的轻量化要求越来越严苛,由于半轴直接承载扭矩,对半轴进行轻量化改进势必影响其结构强度,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目前还没有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技术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半轴移动节,通过在现有移动节壳体上增设能够着力的结构,以便于拆卸。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半轴移动节,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拆卸工具的着力结构,所述着力结构不突出壳体的外表面。进一步地,所述着力结构凹陷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进一步地,所述着力结构为至少一个凹槽。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具有六个,每两个凹槽沿所述壳体的轴向间隔并排布置构成一组,三组凹槽沿所述壳体的周向均匀布置。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具有凸台型轮廓。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内部设有与拆卸工具匹配的卡合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卡合结构为卡槽。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半轴,包括第一方面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半轴移动节。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动力总成,包括第二方面所述的半轴。第四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包括第三方面所述的动力总成。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在移动节壳体上增设便于拆卸工具着力的凹槽,解决了现有结构半轴移动节的大斜面无法着力的问题,只要将拆卸工具插入凹槽即可方便快捷地拆卸半轴移动节,省时省力。另一方面,设置凹槽等于掏空了一部分实体结构,这样自然会减轻半轴移动节本身的质量,达到零部件轻量化的效果,由于凹槽设置在移动节壳体上,不会对直接承力的移动节本体的结构强度产生任何不利影响。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半轴移动节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在图1的凹槽位置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采用普通撬棍拆卸现有半轴移动节的原理示意图;图4是采用普通撬棍拆卸本技术的半轴移动节的原理示意图;图5是采用专用拆卸工具拆卸本技术的半轴移动节的原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半轴移动节1;壳体11;凹槽12;斜面13;普通撬棍2;专用拆卸工具3。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下述技术方案的描述中,采用的方位词“外表面”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中,“轴向”指的是壳体11的轴线延伸方向,“周向”指的是环绕壳体1外圆周的方向。如图1所示,本技术第一方面是半轴移动节1的一个实施例,包括壳体11,壳体11上设有拆卸工具的着力结构,着力结构不突出壳体11的外表面,具体地,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着力结构可采用图1中所示的凹槽12。该凹槽12的开口位置在壳体11的外表面,整个凹槽12是凹陷于壳体11的外表面,即不突出壳体11的外表面,是从其外表面开始一直向内延伸,深度可直至移动节本体。这样,虽然该着力结构属于壳体11上新增加的结构,但该结构实质是通过掏空壳体11的一部分来实现的,既没有增加壳体11的外形尺寸,也没有增加其质量,反而减轻了质量,一方面不会对半轴移动节1的布置空间造成影响,另一方面有利于半轴移动节1的轻量化,在增加新功能结构的同时对原功能不产生任何不利影响。当然,凹槽12本身的结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其立体轮廓可以是凸台型的,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如局部矩形、梯形或圆环等,对于外形尺寸较紧凑的壳体11,可以采用凸台,具体轮廓形状根据壳体11的外形尺寸和壁厚确定,以不影响凹槽12的结构强度为原则。如图1和2所示,在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半轴移动节1的一个实施例中,凹槽12具有六个,每两个凹槽12沿所述壳体11的轴向间隔并排布置构成一组,三组凹槽12沿所述壳体11的周向均匀布置。增加凹槽12的数量可以对应变速器壳体上不同的撬棍支点,即不同的撬棍支点选用合适位置的不同凹槽12。壳体11本身是可以旋转的,可以通过手动转动壳体11来调整凹槽12的位置。凹槽12周向平均分布是为了避免半轴移动节1产生不平衡的质量,避免高速旋转时发生振动。为了与专用拆卸工具3更好地进行配合,可将凹槽12设置为专门与专用拆卸工具3匹配的卡合结构,如卡槽,其具体尺寸根据专用拆卸工具3的尺寸进行匹配。图3为采用普通撬棍2拆卸现有半轴移动节的原理示意图,拆卸力方向是图3中向右的方向,即拆卸时使半轴移动节1向右移动。由于半轴移动节端部的斜面13是一个倾斜的光滑表面,普通撬棍2很难直接在斜面13上寻找到有效的拆卸着力点,导致拆卸费时费力。如图4所示,采用普通撬棍2拆卸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半轴移动节1时,将普通撬棍2的头部插入凹槽12内,普通撬棍2的方头处是手握施力点,向左施加手力,卡入凹槽12里的撬棍端是受力点,普通撬棍2的中段与变速器壳体的接触点为支点,这样拆卸力向右,使半轴移动节1向右移动而将其拉出拆下。如图5所示,采用专用拆卸工具3拆卸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半轴移动节1时,将专用拆卸工具3的两个分叉的头部分别插入对应的凹槽12内,无需支点,手握住专用拆卸工具3右端并向右拉进行施力,将半轴移动节1从变速器中拉出。在上述半轴移动节实施例的基础上,本技术第二方面的半轴的实施例中,包括上述所述的半轴移动节,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半轴移动节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同理,本技术第三方面的动力总成包括第二方面的半轴,第四方面的车辆包括第三方面的动力总成,也至少具有上述半轴移动节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轴移动节,包括壳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上设有拆卸工具的着力结构,所述着力结构不突出壳体(11)的外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轴移动节,包括壳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上设有拆卸工具的着力结构,所述着力结构不突出壳体(11)的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轴移动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着力结构凹陷于所述壳体(11)的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轴移动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着力结构为至少一个凹槽(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轴移动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2)具有六个,每两个凹槽(12)沿所述壳体(11)的轴向间隔并排布置构成一组,三组凹槽(12)沿所述壳体(11)的周向均匀布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雷王有恒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