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链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0481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拉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拉链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上设置有注塑口;上模和下模之间形成模腔;所述注塑口通过注塑流道与模腔连通;所述上模和下模上设置有链牙形状的凹槽;所述凹槽包括第一牙槽和第二牙槽;所述注塑流道外部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环绕于注塑管道外壁,使注塑管道均匀受热,并将热量传导到原料上,所述加热装置与上模之间设置有隔热垫;所述注塑流道包括主流道及两个副流道,所述主流道一端与注塑口连通,另外一端与两个副流道连通,两个副流道在主流道两侧对称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拉链注塑模具,可以避免链牙出现空腔现象,并避免流道中料液凝固后粘接在产品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链注塑模具
本技术为拉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拉链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拉链是依靠连续排列的链牙,使物品并合或分离的连接件,大量用于服装、包袋、帐篷等。拉链由链牙、拉头、上下止或锁紧件等组成。其中链牙是关键部分,它直接决定拉链的侧拉强度。一般拉链有两片链带,每片链带上各自有一列链牙,两列链牙相互交错排列。拉头夹持两侧链牙,借助拉襻滑行,即可使两侧的链牙相互啮合或脱开。链牙的注塑成型是在模具内实现的,链牙模具都配置有注塑通道、主流道和若干成型模腔,料液通过注塑流道输送至各个成型模腔内。现有的多数链牙模具的料液注塑时,常常发生不能注满各个链牙模腔的现象,进而导致拉链产品上容易出现链牙不完整、缺牙等情况,导致次品率较高,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拉链注塑模具,可以避免链牙出现空腔现象,并避免流道中料液凝固后粘接在产品上。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拉链注塑模具,所述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上设置有注塑口;上模和下模之间形成模腔;所述注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链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上设置有注塑口;上模和下模之间形成模腔;所述注塑口通过注塑流道与模腔连通;所述上模和下模上设置有链牙形状的凹槽;所述凹槽包括第一牙槽和第二牙槽;所述第一牙槽和第二牙槽构成咬合结构,所述注塑流道外部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环绕于注塑管道外壁,使注塑管道均匀受热,并将热量传导到原料上,所述加热装置与上模之间设置有隔热垫;所述注塑流道包括主流道及两个副流道,所述主流道一端与注塑口连通,另外一端与两个副流道连通,两个副流道在主流道两侧对称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链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上设置有注塑口;上模和下模之间形成模腔;所述注塑口通过注塑流道与模腔连通;所述上模和下模上设置有链牙形状的凹槽;所述凹槽包括第一牙槽和第二牙槽;所述第一牙槽和第二牙槽构成咬合结构,所述注塑流道外部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环绕于注塑管道外壁,使注塑管道均匀受热,并将热量传导到原料上,所述加热装置与上模之间设置有隔热垫;所述注塑流道包括主流道及两个副流道,所述主流道一端与注塑口连通,另外一端与两个副流道连通,两个副流道在主流道两侧对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自注塑流道到模腔方向,副流道的横截面面积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上模和下模通过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一松朱卫霞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松伟压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