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辐定位工装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0351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轮辐定位工装机构,包括夹持台和定位台,夹持台上固定有多个夹持柱,定位台上固定有多个定位柱,夹持台的底部设有定位槽,定位台上安装有与定位槽配合的升降台,外部的轮辐上环形等间距设有多个定位孔,夹持柱上设有锁止槽;工作时,将定位孔套入夹持柱的端部后旋转轮辐,锁止槽的侧壁抵靠在定位孔的侧壁上,升降台下拉夹持台,使夹持柱的端部紧贴轮辐的表面,同时定位柱置于定位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轮辐定位工装机构,将轮辐的定位孔套入夹持柱后旋转,再通过下方升降台带动夹持台以及夹持柱下降后将轮辐固定在夹持台上,使得加工过程中轮辐不会发生松动现象,避免了后续加工时损坏轮辐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辐定位工装机构
本技术涉及轮辐定位
,特别是涉及一种轮辐定位工装机构。
技术介绍
轮辋是轮胎内廓轮钢通过立柱连接的轮芯旋转部分,即支撑轮胎的中心装在轴上的金属部件。又叫轮圈、钢圈、轱辘、胎铃。轮辋根据直径、宽度、成型方式、材料不同种类繁多。铝合金轮辋中安装有轮辐,该轮辐在加工过程中,工装定位夹具是其加工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其主要作用是,用于轮辐加工工序中,对轮辐进行夹持固定。现有轮辐加工工装,普通的是在工作板上,安装一个中心定位柱,然后在中心定位柱的外侧设置有夹紧组件,待用中心定位柱将轮辐中心定位后,用外侧的夹紧组件,将轮辐压在夹紧在工作板上,然后由加工机构在轮辐上的相应的位置进行加工。目前的工装上的中心定位机构太过简单,导致定位后会造成轮辐与工作板接触碰撞,导致轮辐的损伤,且轮辐的中心非平面,直接与工作板接触,无法实现有效平稳的支撑轮辐以加工,不能满足工作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轮辐定位工装机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轮辐定位机构定位不牢固导致轮辐加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辐定位工装机构,包括夹持台(1)和定位台(2),所述夹持台(1)位于所述定位台(2)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台(1)上环形等间距固定有多个夹持柱(3),所述定位台(2)上环形等间距固定有多个定位柱(4),所述定位柱(4)穿过所述夹持台(1),所述夹持柱(3)与所述定位柱(4)呈非等间距间隔设置;所述夹持台(1)的底部设有定位槽(5),所述定位台(2)上安装有与所述定位槽(5)配合的升降台(6),外部的轮辐(7)上环形等间距设有多个定位孔(8),所述夹持柱(3)上设有锁止槽(9);工作时,将所述定位孔(8)套入所述夹持柱(3)的端部后旋转所述轮辐(7),所述锁止槽(9)的侧壁抵靠在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辐定位工装机构,包括夹持台(1)和定位台(2),所述夹持台(1)位于所述定位台(2)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台(1)上环形等间距固定有多个夹持柱(3),所述定位台(2)上环形等间距固定有多个定位柱(4),所述定位柱(4)穿过所述夹持台(1),所述夹持柱(3)与所述定位柱(4)呈非等间距间隔设置;所述夹持台(1)的底部设有定位槽(5),所述定位台(2)上安装有与所述定位槽(5)配合的升降台(6),外部的轮辐(7)上环形等间距设有多个定位孔(8),所述夹持柱(3)上设有锁止槽(9);工作时,将所述定位孔(8)套入所述夹持柱(3)的端部后旋转所述轮辐(7),所述锁止槽(9)的侧壁抵靠在所述定位孔(8)的侧壁上,所述升降台(6)下拉所述夹持台(1),使所述夹持柱(3)的端部紧贴所述轮辐(7)的表面,同时所述定位柱(4)置于所述定位孔(8)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辐定位工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台(2)上还固定有挡柱(10),所述挡柱(10)穿过所述夹持台(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辐定位工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台(1)上设有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恒威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