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弹性导引机构及运用该弹性导引机构的导引撑开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产品组装
,尤其涉及一种弹性导引机构及运用或配置该弹性导引机构的导引撑开装置。
技术介绍
留置针组装时,需将针芯摆正,方能将漏斗压入针座内。不过,实际上,针芯难以做到严格的竖直,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偏角。这样,机台下压时,当针芯无法对准针孔,则针芯会被机台折断。此时,需要人员更换新的针芯,浪费人力物力,影响留置针的组装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前述的现有技术缺陷,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弹性导引机构及运用或配置该弹性导引机构的导引撑开装置,可较佳的解决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弹性导引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设有贯穿其一侧表面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固定块设有贯穿其一侧表面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对设置;第一移动片,可移动的穿设在所述第一凹槽中,具有位于在所述第一凹槽内的第一内端和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外的第一外端;所述第一内端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壁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向所述第一移动片施加的弹力使其具有朝向所述第二固定块方向移动的趋势;第二移动片,可移动的穿设在所述第二凹槽中,具有位于在所述第二凹槽内的第二内端和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外的第二外端;所述第二内端与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壁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向所述第二移动片施加的弹力使其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固定块方向移动的趋势;其中,所述第一外端设有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弹性导引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设有贯穿其一侧表面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固定块设有贯穿其一侧表面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对设置;/n第一移动片,可移动的穿设在所述第一凹槽中,具有位于在所述第一凹槽内的第一内端和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外的第一外端;所述第一内端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壁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向所述第一移动片施加的弹力使其具有朝向所述第二固定块方向移动的趋势;/n第二移动片,可移动的穿设在所述第二凹槽中,具有位于在所述第二凹槽内的第二内端和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外的第二外端;所述第二内端与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壁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向所述第二移动片施加的弹力使其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固定块方向移动的趋势;/n其中,所述第一外端设有第一导向缺口,所述第二外端设有第二导向缺口;当第一外端与所述第二外端对接在一起时,所述第一导向缺口与所述第二导向缺口拼合形成一呈倒锥状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截面面积由上至下逐渐增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性导引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设有贯穿其一侧表面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固定块设有贯穿其一侧表面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对设置;
第一移动片,可移动的穿设在所述第一凹槽中,具有位于在所述第一凹槽内的第一内端和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外的第一外端;所述第一内端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壁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向所述第一移动片施加的弹力使其具有朝向所述第二固定块方向移动的趋势;
第二移动片,可移动的穿设在所述第二凹槽中,具有位于在所述第二凹槽内的第二内端和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外的第二外端;所述第二内端与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壁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向所述第二移动片施加的弹力使其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固定块方向移动的趋势;
其中,所述第一外端设有第一导向缺口,所述第二外端设有第二导向缺口;当第一外端与所述第二外端对接在一起时,所述第一导向缺口与所述第二导向缺口拼合形成一呈倒锥状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截面面积由上至下逐渐增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导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缺口和第二导向缺口对称设置,形状相同,均呈1/2倒锥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导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端向内凹陷形成有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顶抵所述第一容置槽的槽底壁,另一端顶抵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性导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弹簧,其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一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导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向内凹陷形成有第一行程限制凹槽,所述第一行程限制凹槽背对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壁的表面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学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政虞昆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