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抽芯多模铸造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0184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铸造设备,特别涉及一种上抽芯多模铸造设备。技术方案为:一种上抽芯多模铸造设备,包括有机体、设于机体上的模具安装平台、架设于模具安装平台上的模具组件及模压组件,模具组件包括有下模体及抽芯件,抽芯件通过升降组件位于下模体处实施升降,升降组件上设有合分模驱动件,模具安装平台上设有固定架,升降组件包括有架设于固定架上的升降驱动源,该升降驱动源与固定架垂直设置,升降驱动源具有与固定架固定的安装端及驱动端,合分模驱动件包括有与升降驱动源的驱动端垂直衔接的抽芯件安装座及分合模驱动源。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安全、智能化、提高加工效率的上抽芯多模铸造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上抽芯多模铸造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铸造设备,特别涉及一种上抽芯多模铸造设备。
技术介绍
铸造设备是一种通过金属冶炼及加工中的重要设备,通过将介质状原料投入至铸造设备的模具中实施浇铸,根据不同的模具浇铸出不同的产品。传统的铸造设备主要由机体、设于机体上的模具安装平台及架设于机体上并与模具安装平台、架设于模具安装平台上的模具组件及对应设置可朝向模具组件往复升降的模压组件组成,机体的上方设有用于供模压组件实施安装的支架。模具安装平台中的模具组件包括有下模体及位于下模体两侧的抽芯件。抽芯件通过升降组件位于位于下模体处实施升降,升降组件上设有当抽芯组件位于下模体两侧并朝向下模体往复移动的合分模驱动件。传统的铸造设备中的模具由机体下部朝向模具安装平台上方实施升降,称为下抽芯方式。模具中的浇筑原料通常由机体的横向一侧通过浇灌工具浇灌至模具中。如图1所示,抽芯件的升降组件通过支撑架架设于机体上,支撑架与机体之间设有滑座,滑座与机体通过固定座固定连接,升降组件为架设于支撑架上的液压油缸或气缸,液压油缸或气缸的安装部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液压油缸或气缸的驱动轴朝向模具安装平台设置,且由上至下实施升降。滑座、固定座及支架位于机体上的高度占用了较多的纵向高度空间。因此,机械手进入该处会受到各部件的阻挡,浇筑液体的浇灌只能通过人工手持浇灌工具进行,不仅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而且人工浇灌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安全、智能化、提高加工效率的上抽芯多模铸造设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上抽芯多模铸造设备,包括有机体、设于机体上的模具安装平台、架设于模具安装平台上的模具组件及对应设置可朝向模具组件往复升降的模压组件,机体上方设有供模压组件架设的支架,所述的模具组件包括有下模体及位于下模体两侧的抽芯件,抽芯件通过升降组件位于下模体处实施升降,升降组件上设有当抽芯件位于下模体两侧并朝向下模体往复移动的合分模驱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具安装平台上设有固定架,所述的升降组件包括有架设于固定架上的升降驱动源,该升降驱动源与固定架垂直设置,升降驱动源的轴向一端为安装端,另一端为驱动端,其安装端与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的合分模驱动件包括有与升降驱动源的驱动端垂直衔接且供抽芯件安装的抽芯件安装座及架设于抽芯架安装座上促使抽芯件朝向下模体实施分合的分合模驱动源。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组件中的升降驱动源轴向的固定端与固定架进行连接,驱动端则由下至上驱动与其垂直衔接的抽芯件安装座实施升降,同时将抽芯件安装于抽芯件安装座上,大大缩小了机体上纵向空间的占用率,为机械手由该处进入到下模体中腾出了空间,从而为智能化生产提供了铺垫。而且可采用机械手实施送料后,不仅可消除由人工送料产生的安全隐患。而且可提高生产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支架包括有与机体连接的支撑柱及与支撑柱连接的安装平台,所述的模压组件固设于该安装平台上;所述机体横向以模具组件为中心的两侧分别为投料区域及安装区域,所述的支撑柱处于安装区域内,所述的安装平台具有延伸至模具组件的上方的延伸部,所述的模压组件固定设于该延伸部处并对应模具组件设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机体位于模具安装平台的上方以模具组件为中分为安装区域及投料区域,用于安装模压组件的支架设于安装区域,可进一步的保证投料区域无任何的部件,便于机械手的进入。本技术更进一步设置为:机体的纵向一侧位于模具组件的对应处设有成品提取装置及成品冷却装置,该成品提取装置包括有架设于机体上的升降座、架设于升降座上可往复于成品冷却装置与模具组件之间的夹持爪。其中,成品冷却装置包括有可用于放置冷却介质的成品冷却盒。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成品提取装置的设置可将完成铸造的活塞自动由模具组件中取出,并投入成品冷却装置中实施冷却,无需人工操作,实现智能化生产。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
技术介绍
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向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图3所示的一种上抽芯多模铸造设备,包括有机体1、设于机体1上的模具安装平台2、架设于模具安装平台2上的模具组件3及对应设置可朝向模具组件3往复升降的模压组件4,机体1上方设有供模压组件4架设的支架11,模具组件3包括有下模体31及位于下模体31两侧的抽芯件5,抽芯件5通过升降组件51位于下模体31处实施升降,升降组件51上设有当抽芯件5位于下模体31两侧并朝向下模体31往复移动的合分模驱动件6,模具安装平台2上设有固定架7,升降组件51包括有架设于固定架7上的升降驱动源512,该升降驱动源512与固定架7垂直设置,升降驱动源512的轴向一端为安装端5121,另一端为驱动端5122,其安装端5121与固定架7固定连接,合分模驱动件6包括有与升降驱动源512的驱动端5122垂直衔接且供抽芯件5安装的抽芯件安装座61及架设于抽芯架安装座61上促使抽芯件5朝向下模体31实施分合的分合模驱动源62。上述方案中,升降组件51中的升降驱动源512轴向的固定端5121与固定架7进行连接,驱动端5122则由下至上驱动与其垂直衔接的抽芯件安装座61实施升降,同时将抽芯件5安装于抽芯件安装座61上,大大缩小了机体1上纵向空间的占用率,为机械手由该处进入到下模体31中腾出了空间,从而为智能化生产提供了铺垫。而且可采用机械手实施送料后,不仅可消除由人工送料产生的安全隐患。而且可提高生产效率。需要说明的是,升降驱动源512及分合模驱动源62可分别为液压油缸或气缸。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支架11包括有与机体1连接的支撑柱111及与支撑柱111连接的安装平台112,模压组件4固设于该安装平台112上;机体1横向以模具组件3为中心的两侧分别为投料区域12及安装区域13,支撑柱111处于安装区域13内,安装平台112具有延伸至模具组件3的上方的延伸部1121,模压组件4固定设于该延伸部1121处并对应模具组件3设置。将机体1位于模具安装平台2的上方以模具组件3为中分为安装区域13及投料区域12,用于安装模压组件4的支架11设于安装区域13,可进一步的保证投料区域12无任何的部件,便于机械手的进入。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支架11也可设于机体1纵向一侧,如将其设置为柱状体,其顶部朝向模具组件的空间对应位置折弯,然后在折弯处设置安装平台既可。同样无需占用机体1上的横向空间。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机体1的纵向一侧位于模具组件3的对应处设有成品提取装置8及成品冷却装置9,该成品提取装置8包括有架设于机体1上通过成品升降气缸81驱动升降的升降座82、架设于升降座82上可往复于成品冷却装置9与模具组件3之间的夹持爪83。升降座82上设有传动轮及传送皮带,夹持爪83通过滑动块84与传送皮带实施联动,传动轮通过位于升降座82上设置的电机85实施驱动。当然,夹持爪83位于升降座82上的位移也可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抽芯多模铸造设备,包括有机体、设于机体上的模具安/n装平台、架设于模具安装平台上的模具组件及对应设置可朝向模具组件往复升降的模压组件,机体上方设有供模压组件架设的支架,所述的模具组件包括有下模体及位于下模体两侧的抽芯件,抽芯件通过升降组件位于下模体处实施升降,升降组件上设有当抽芯件位于下模体两侧并朝向下模体往复移动的合分模驱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具安装平台上设有固定架,所述的升降组件包括有架设于固定架上的升降驱动源,该升降驱动源与固定架垂直设置,升降驱动源的轴向一端为安装端,另一端为驱动端,其安装端与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的/n合分模驱动件包括有与升降驱动源的驱动端垂直衔接且供抽芯件安装的抽芯件安装座及架设于抽芯架安装座上促使抽芯件朝向下模体实施分合的分合模驱动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抽芯多模铸造设备,包括有机体、设于机体上的模具安
装平台、架设于模具安装平台上的模具组件及对应设置可朝向模具组件往复升降的模压组件,机体上方设有供模压组件架设的支架,所述的模具组件包括有下模体及位于下模体两侧的抽芯件,抽芯件通过升降组件位于下模体处实施升降,升降组件上设有当抽芯件位于下模体两侧并朝向下模体往复移动的合分模驱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具安装平台上设有固定架,所述的升降组件包括有架设于固定架上的升降驱动源,该升降驱动源与固定架垂直设置,升降驱动源的轴向一端为安装端,另一端为驱动端,其安装端与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的
合分模驱动件包括有与升降驱动源的驱动端垂直衔接且供抽芯件安装的抽芯件安装座及架设于抽芯架安装座上促使抽芯件朝向下模体实施分合的分合模驱动源。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志敏林剑沈青林陈金锁董帮宝
申请(专利权)人:瑞安市福瑞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