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废无害化处理后熔融体的气相、液相分离收集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98948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固废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固废无害化处理后熔融体的气相、液相分离收集处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右端顶部固定安装有加料管,所述壳体内腔底部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收料盒,所述收料盒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排液管,所述壳体的内腔固定安装有分隔板一和分隔板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加料管向壳体的内腔加入混合相,电机带动转轴旋转,转轴旋转时带动搅拌杆旋转,对位于分隔板一和分隔板二表面的混合相进行搅拌,使混合相在第一分离腔和第二分离腔的内腔充分搅拌,实现位于第一分离腔和第二分离腔中部的混合相均匀的分散到第一分离腔和第二分离腔的内腔,使混合相在分离时均匀分布,提高装置的分离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固废无害化处理后熔融体的气相、液相分离收集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固废处理
,具体为固废无害化处理后熔融体的气相、液相分离收集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固体废物是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丢弃的固体和泥状的物质称之为固体废物,简称固废,包括从废水,废气分离出来的固体颗粒,凡人类一切活动过程产生的,且对所有者已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而被废弃的固态或半固态物质,通称为固体废物。固废在处理后通常会得到气相与液相两种状态的产物,现有的分离装置通常将气相与液相两种产物进行离心分离,通过液相的重力大于气相的重力使得气相和液相分离,在进行分离时装置中部的混合相受到的离心力小于装置外部的离心力,使得分离后的液相中仍含有部分气相残留,降低分离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固废无害化处理后熔融体的气相、液相分离收集处理装置,具备使混合相的分布更加均匀,提高装置的分离效果的优点,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固废无害化处理后熔融体的气相、液相分离收集处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右端顶部固定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固废无害化处理后熔融体的气相、液相分离收集处理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右端顶部固定安装有加料管(2),所述壳体(1)内腔底部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收料盒(3),所述收料盒(3)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排液管(4),所述壳体(1)的内腔固定安装有分隔板一(5)和分隔板二(8),所述分隔板一(5)和分隔板二(8)将壳体(1)的内腔分为第一分离腔(6)和第二分离腔(7),所述壳体(1)的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机架(9),所述机架(9)的左侧面固定安装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的输出端固定套接有转轴(11),所述转轴(1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搅拌杆(12),所述转轴(11)的表面活动连...

【技术特征摘要】
1.固废无害化处理后熔融体的气相、液相分离收集处理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右端顶部固定安装有加料管(2),所述壳体(1)内腔底部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收料盒(3),所述收料盒(3)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排液管(4),所述壳体(1)的内腔固定安装有分隔板一(5)和分隔板二(8),所述分隔板一(5)和分隔板二(8)将壳体(1)的内腔分为第一分离腔(6)和第二分离腔(7),所述壳体(1)的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机架(9),所述机架(9)的左侧面固定安装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的输出端固定套接有转轴(11),所述转轴(1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搅拌杆(12),所述转轴(11)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挡板(13),所述壳体(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加热套(20),所述壳体(1)的左端固定安装有过滤腔(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废无害化处理后熔融体的气相、液相分离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3)共有两个,两个所述挡板(13)的底面均固定安装有齿轮一(14),所述转轴(11)的表面固定套接有齿轮二(15),所述壳体(1)的内腔固定安装有安装架(16),所述安装架(16)的中部活动连接有连接轴(17),所述连接轴(17)的表面固定套接有齿轮三(18)和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闻平汤清
申请(专利权)人:宜兴市海科耐火材料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