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液分离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5736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液分离回收装置,包括按顺序依次连接的汽液分离回收装置进口部(1)、冷却部(10)和汽液分离回收装置出口部(6),所述汽液分离回收装置出口部(6)内设有盛液盘(5),所述冷却部(10)内设有冷却水分缠管(3),所述冷却部(10)靠近汽液分离回收装置出口部(6)的一端设有成缩颈结构的气流导向管(9),盛液盘(5)在气流导向管(9)下端,所述盛液盘(5)内侧壁上设有环形挡液环(8)。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在缩短所需分缠管的总长度情况下,又能起到更好的冷却效果,防止因汽液分离回收装置出口部端吸力过大而将液体带走,能够让药液能及时流出,更加方便药液的回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液分离回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LED显示基板制造
,特别是涉及剥离设备中的汽液分离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LCD工程的处理过程中,在LCD工程中剥离设备的药液段,为了工艺要求的需要,设备的运行温度比较高,雾状药液广泛存在于药液槽中,为了防止药液雾过多而溢出到旁边的洗净槽中,需要设置抽气系统将药液雾从药液槽中抽出,这样会有大量的药液会进入到排气系统中,造成药液的大量浪费,为解决这种浪费的现状,在设备上设置汽液分离装置。汽液分离装置整体上采用低温冷凝的方式进行回收的,图1为现有技术中汽液分离装置结构示意图,药液蒸汽从汽液分离回收装置进口部进入,经过冷却部内的螺旋状冷却水分缠管进行冷凝,雾状药液经过冷凝后滴入盛液盘,汇集后经排水口进行回收,冷凝后的低温气体经汽液分离回收装置出口部排出。但在实际使用汽液分离装置过程中,会出现冷却液管路中液体流量太小;当汽液分离回收装置出口部端吸力过大时,会将盛液盘里的部分液体吸出,直接被气体带走;排水口太小,药液不能流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液分离回收装置,包括按顺序依次连接的汽液分离回收装置进口部(1)、冷却部(10)和汽液分离回收装置出口部(6),所述汽液分离回收装置出口部(6)内设有盛液盘(5),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部(10)内设有冷却水分缠管(3),所述冷却部(10)靠近汽液分离回收装置出口部(6)的一端设有成缩颈结构的气流导向管(9),盛液盘(5)在气流导向管(9)下端,所述盛液盘(5)内侧壁上设有环形挡液环(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液分离回收装置,包括按顺序依次连接的汽液分离回收装置进口部(1)、冷却部(10)和汽液分离回收装置出口部(6),所述汽液分离回收装置出口部(6)内设有盛液盘(5),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部(10)内设有冷却水分缠管(3),所述冷却部(10)靠近汽液分离回收装置出口部(6)的一端设有成缩颈结构的气流导向管(9),盛液盘(5)在气流导向管(9)下端,所述盛液盘(5)内侧壁上设有环形挡液环(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液分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分缠管(3)主要由上端的第一冷却水分缠管(31)和下端的第二冷却水分缠管(32)组成,所述第一冷却水分缠管(31)和第二冷却水分缠管(32)呈螺旋状,第一冷却水分缠管(31)和第二冷却水分缠管(32)的前后两端口分别为进液口和出液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液分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水分缠管(31)和第二冷却水分缠管(32)的前端口与冷却水进口管(4)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庸碩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电美世光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