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轮扇形件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9795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用板料制成的例如色轮用的环形部分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预定的标定折断边这样排列,使稍后要分割的环形部分成列放置,其中,在一列内环形部分相互挨着这样排列,使总有一个环形部分的内圆弧边至少点状接触另一个环形部分的外圆弧边,从而形成共同标定折断边的一段,其中交替地进行相邻列的环形部分的曲率取向;在下一个步骤中,沿预定的标定折断边分割环形部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投影仪的色轮及其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例如在投影仪中用来产生顺序彩色图像的色轮,这种色轮可在一个圆盘形的玻璃基片上通过镀膜和构图制成。但构图过程特别是昂贵的。所以在实际中一般都用环形部分拼成一个色轮。在其制造时,通常从双色板分割环形部分,并将分割的环形部分这样固定在一个用于旋转的圆盘上,使环形部分的外部伸出圆盘边缘,且环形部分的外缘形成一个圆环。这样制成的色轮被放入照明光束的光路中,该照明光束根据实际位于光路中的圆环段的光学特性、例如根据波长进行透射和/或反射。当色轮进行旋转时,则可实现顺序的彩色序列。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色轮所需的环形部分的制造方法。为了更好地描述本专利技术,首先参看附图说明图1对环形部分的一些几何尺寸进行定义和命名。一个标准的环形部分3(KRT)由一个外圆弧边5、一个内圆弧边7以及两个径向边9、9’界定,该径向边夹成圆心角并分别垂直于外圆弧边5和内圆弧边7。为了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外圆弧边5被分成一个中央圆弧段11和两个侧面圆弧段13、13’,即到中央圆弧段11的弦和到内圆弧边7的弦是等长的,且这两个圆弧段13、13’的长度相等。一个二维的面积用相同的圆弧段覆盖成完全没有缝隙,这一般是不可能的。这就是说在从板料分割这种圆弧段时,不可能完全利用板料,亦即产生面积损失并由此导致材料利用率小于100%。该板料一般用昂贵的方法进行预处理,例如色轮用的这种板料首先用真空方法进行镀膜。所以材料利用率应保持尽可能高。在分割环形部分时进一步降低材料利用率的一个因素是,为了达到光洁的和可重复的边缘,板料被分割成环形部分时,不论用何种分割方法,实际上单个环形部分都必须保持或多或少的间隔。用玻璃板制成的基片的一种广泛使用的方法是划线折断法(R&B法)。这种方法首先在板料表面沿标定折断边进行划线,然后折断玻璃。沿划线的两侧必须有足够的材料,以便把折断所需的力这样加到工件上,使折断真实地沿着标定折断边进行。就这点而言,所谓足够的材料至少是被折断的玻璃厚度的三倍。这就是说,在玻璃厚度为1毫米时,如果这些环形部分没有共同的折断边,则它们到相邻环形部分的距离在整个周边上需要分别至少保持3毫米。所以为了提高利用率,应当设法把要由板料获得的、用分割分开的基片这样摆放在该板料上,使之形成尽可能多的共同折断边。这当然与要获得分割的工件要达到的几何形状密切相关。对于相同的环形部分来说,首先只能把第一个环形部分的一个径向边摆放在另一个环形部分的一个径向边旁边。如果这些环形部分的曲率的取向是相互对准的,则只要不是几乎完全闭合的环形部分、而且只要板料尺寸容许时,那么就可分别在自由径向边上继续摆放环形部分。这样,这些环形部分形成一条蛇形线形状的带。所以这种方法在下面称为蛇形法。如果容许使用一个修改的环形部分,则有另一个可能性来获得共同的切割边并由此获得较好的材料利用率。以所述的色轮为例,所述环形部分的内部区域通常只用于机械固定,所以内圆弧边的形状是完全可以改变的。一个有利的、修改过的环形部分包括一个内边,其曲率与外圆弧边的曲率相匹配。在这种情况中,环形部分可这样排列,使一个环形部分的内圆弧边7与另一个环形部分的外圆弧边5的中央段11形成一个共同的折断边。这样,这些环形部分就形成叠置的列,所以这种方法在下面称为列法。用列法、即用内圆弧边的匹配只是周边的一小部分形成一个共同的标定折断边的一部分来避免材料损失,而对剩余的周边则必须离折断边增加至少三倍的距离,才能合适地进行折断。由于用于分割的板料大都在分割之前用昂贵的镀膜方法进行了预处理,所以这种材料损失始终对制造成本产生重大的影响。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能够克服现有技术诸多弊端的解决方案。蛇线法和列法的纯粹组合业已证明是不成功的有位本领域技术人员曾打算按蛇线法比较密接地排列出蛇形而未如愿。他使外环形部分边缘的部分区段相互接触,却发现它们的曲率符号不同,亦即它们不可能形成共同的折断边,即使内环形部分边缘的形状相当任意。此人又拟从列法出发,按蛇形法把一列的径向折断边摆放在另一列的径向折断边旁边,但因环形部分相互重叠而告失败。根据本专利技术,这个目的通过对蛇形法和列法这样进行改进而使之能够组合来实现的根据列法的排列,首先交替地进行邻列的环形部分的曲率取同,这样就能在考虑分割所需距离的情况下把列移动到一起而比用原来的列法时更密接。这样这些列就容易紧密衔接。在下一个步骤中,分别这样移动各列,使其能更紧密衔接;这次移动到达这样的程度,使邻列的径向折断边的各部分形成一个共同的折断边。这样,各列可达到相互紧密衔接。没有与其它环形部分形成共同的折断边的径向折断边和外圆弧折断边的组成部分则分别与三个其它环形部分一起包围一个所得到的损失面积,这个面积不可能被利用。为了达到尽可能高的材料利用率,这个面积应当减少到最低限度,但必须而且也应该保持所述方法的要求。例如划线-折断法必须至少保持板厚的三倍。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特别有利的实施方案是容许对环形部分的外圆弧边进行修改。这样,所述列就能很密接地衔接,而且修改后的环形部分只能用共同的折断边排列在板料上,所以一点也不产生被切去的损失面积。现在借助附图并借助示范性的不同实施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图1表示一个环形部分的示意图;图2表示按蛇形法在一块板料上的环形部分的排列;图3表示按列法在一块板料上的环形部分的排列;图4表示按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在一块板料上的环形部分的排列;图5示例性表示例如折断边在一块板上的走向示意图;图6表示用带有修改过的外折断边的环形件进行不产生面积损失的排列;图7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案,这时的径向边长度相应于原来的扇形段的径向边长度;图8表示另一种实施方案;图9表示只有直线部分折断边的实施例。所以蛇形法和列法只有按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步骤使径向折断边部分地挨着放置才能进行组合。为此,基本上有两种可能性i)径向折断边只在一定程度上挨着放置而有意地产生一个损失面积,这个损失面积大到刚刚足够可以使用分割方法(例如划线-折断法);ii)用修改的外圆弧边过渡到一个环形部分。一个最小损失面积的i)的例子此例的环形件用1毫米厚的板料制成。在此例中,该板料是一块带有一层滤色片镀膜的色轮用的玻璃板。要制成的环形部分具有一个曲率半径为40毫米的外圆弧边,圆心角为90°。径向边分别为22毫米的长度。用于色轮中容许内圆弧边的曲率与外圆弧边的曲率相匹配。根据本专利技术,在玻璃板上按列法密接地排列环形部分,其中两个邻列的环形部分的曲率取向是方向相反的。邻列的环形部分的径向边是这样挨着放置的,即其22毫米的总长度实际上只有15.5毫米是相互接触的。径向边的剩余的6.5毫米没有邻接另一个环形部分。图4表示这种排列结果。首先从玻璃板切出修改过的蛇形带。图5用平面示出分割的不同步骤,最下方的平面表示玻璃板,在其下方区域用虚线示出一条标定折断边。其上示出一条业已沿该标定折断边折断的蛇形带。在其上一平面内实施另一个分割步骤图中表示一个还存在损失面积的环形部分。在同一平面内的其它环形部分用的折断边只用虚线示出。其上一个平面示出一个完全分割的环形部分并示出由此分出的损失面积。该损失面积是束腰形的,其最窄处大于3毫米宽,所以大于板厚的4倍。这样就可用划线-折断法简便而可靠地把它从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一块板料制作环形部分(3)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预定的标定折断边这样排列,使稍后要分割的环形部分成列放置;    其中,一列内的环形部分相互挨着这样排列,使一个环形部分的内圆弧边(7)分别至少点状接触另一个环形部分的外圆弧边(5),从而形成共同标定折断边的一段,    交替地进行相邻列的环形部分的曲率取向;    环形部分的分割沿预定的标定折断边进行。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C迈森
申请(专利权)人:尤纳克西斯巴尔策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LI[列支敦士登]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