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用电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9491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即便电源电压降低也抑制从该电源接受电力供给的控制部无法控制预充电动作的情况产生。在电源装置(1)中,防逆流用开关元件(24)构成为多个半导体开关元件(24A、24B、24C)并联连接。控制部(88)随着预定的预充电条件的成立而对应地仅对构成防逆流用开关元件(24)的多个半导体开关元件(24A、24B、24C)中的一部分元件提供交替切换接通信号和断开信号的第二控制信号,由此使第二电压转换部(22)进行第二电压转换动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载用电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载用电源装置。
技术介绍
在具备蓄电池的车辆中,为了抑制蓄电池的消耗电流,有时在IG断开时等使该蓄电池与连接于该蓄电池的负载分离而待机。在该待机状态时,存储于该负载内的电容成分的电荷放电,蓄电池的端子电压与负载的电压之差变大。若在蓄电池的端子电压与该负载的电压之差较大的状态下连接蓄电池和该负载,则导致在蓄电池与该负载之间产生较大的冲击电流。作为解决这种问题的技术,提出专利文献1那样的技术。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在连接蓄电池和负载前,通过利用升压型的DCDC转换器对负载内的电容成分进行预充电,抑制在蓄电池与负载之间产生较大的冲击电流。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2280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然而,为了通过DCDC转换器进行预充电,不得不利用驱动器驱动成为进行电压转换动作的主要素的开关元件,为此需要对驱动器供给电力。另一方面,近年来,为了满足DCDC转换器所要求的性能,使用将多个开关元件并列利用或者将转换器并联连接而多相化的结构,由于这样的并列数的增加等,经由驱动器向开关元件等输出的电流(驱动电流)具有增加的趋势。作为其结果,对于夹在对驱动器供给电力的电源与驱动器之间的路径中的电阻成分、二极管成分而言,容易产生更大的电压下降,在电源电压(用于对驱动器供给电力的电源的电压)降低的情况下,恐怕满足不了为了驱动器动作所需要的大小的电压(阈值电压)。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至少一个而完成的,目的在于实现即便电源电压降低也可抑制从该电源接受电力供给的控制部无法进行预充电动作的控制的情况产生的车载用电源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对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的车载用电源装置而言,在车载用电源系统中,使施加于第一导电路的电压降压并向第二导电路施加,或者使施加于所述第二导电路的电压升压并向所述第一导电路施加,上述车载用电源系统构成为经由上述第一导电路被供给来自第一电源部的电力,并构成为经由上述第二导电路被供给来自第二电源部的电力,且电容成分与上述第一导电路电连接,在上述第一电源部与上述电容成分之间设置有开关部,上述开关部在允许从上述第一电源部向上述电容成分侧通电的接通状态与切断上述通电的断开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上述车载用电源装置具备:第一电压转换部,具备随着被提供交替切换接通信号和断开信号的第一控制信号而对应地进行接通断开动作的驱动用开关元件及第一电感器,并通过上述驱动用开关元件的接通断开动作来进行使施加于上述第一导电路的电压降压并向上述第二导电路施加的第一电压转换动作;防逆流用开关元件,设置于上述第二导电路,且在断开动作时切断电流向上述第二导电路中的上述第一电压转换部侧的流入;第二电感器,设置于上述第二导电路中的上述第一电压转换部与上述防逆流用开关元件之间,并与上述防逆流用开关元件串联设置;半导体元件部,由二极管或者开关元件构成,一端电连接于上述第二导电路中的上述第二电感器与上述防逆流用开关元件之间,另一端电连接于基准导电路;以及控制部,至少对上述驱动用开关元件输出上述第一控制信号,上述车载用电源装置构成有第二电压转换部,上述第二电压转换部具备上述防逆流用开关元件、上述第二电感器及上述半导体元件部,在上述第二导电路中将上述第二电压转换部自身的上述第一电压转换部侧作为输出侧导电路,将上述第一电压转换部侧的相反侧作为输入侧导电路,进行使施加于上述输入侧导电路的电压降压并向上述输出侧导电路施加输出电压的第二电压转换动作,上述防逆流用开关元件构成为多个半导体开关元件并联连接,上述控制部随着预定的预充电条件的成立而对应地仅对构成上述防逆流用开关元件的多个上述半导体开关元件中的一部分元件提供交替切换接通信号和断开信号的第二控制信号,由此使上述第二电压转换部进行第二电压转换动作。专利技术效果第一方式的车载用电源装置能够随着预定的预充电条件的成立而对应地使第二电压转换部进行第二电压转换动作,因此若为至少像这样进行了第二电压转换动作后开关部从断开状态切换为接通状态的状况,则在电容成分的充电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状况下开关部从断开状态切换为接通状态,因此能够抑制在刚进行了该切换后从第一电源部向电容成分流入的冲击电流。并且,构成为在随着预定的预充电条件的成立而对应地控制部使第二电压转换部进行第二电压转换动作的情况下,仅对构成防逆流用开关元件的多个半导体开关元件中的一部分元件提供第二控制信号,因此能够抑制“为了与第二电压转换动作相伴地驱动防逆流用开关元件而控制部所需要的电力”。因此,即便对控制部提供电力的电源的电压降低,也难以产生控制部无法进行预充电动作的控制(第二电压转换动作的控制)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是概略地例示具备实施例1的车载用电源装置的车载用电源系统的结构的框图。图2是具体地例示车载用电源装置所含的电压转换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图3是例示出通过车载用电源装置所含的控制部进行的预充电的流程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车载用电源装置也可以具备成为从第二导电路向控制部的电力供给路径的多个第三导电路。而且,也可以是,多个第三导电路并联连接于第二导电路与控制部之间,在某一个第三导电路设置有电压生成部,上述电压生成部使施加于第二导电路侧的导电路的电压升压并向控制部侧的导电路施加输出电压。根据该结构,即便在施加于第二导电路的电压小的情况下,电压生成部也能够使施加于第二导电路侧的导电路的电压升压并向控制部侧的导电路施加输出电压。因此,即便在施加于第二导电路的电压小的情况下,也容易确保控制部的动作所需要的驱动电压。也可以是,控制部随着预定的预充电条件的成立而对应地仅对构成防逆流用开关元件的多个半导体开关元件中的一个半导体开关元件提供第二控制信号,由此使第二电压转换部进行第二电压转换动作。根据该结构,能够将进行第二电压转换动作时半导体开关元件的驱动数抑制为最小限度,因此能够将第二电压转换动作时消耗的电力抑制得更小。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车载用电源装置中,也可以是,半导体元件部为开关元件。根据该结构,例如通过使开关元件成为接通状态,从而在比第二电感器、第一电感器的临界电流小的电流流动的情况下也能够使产生于第二电感器、第一电感器的反向的电流(以下,也称为反向电流)不在开关元件蓄电而向基准导电路流动。由此,在进行第二电压转换动作的情况下,防止对来自防逆流用开关元件的输出施加反向电流,因此能够抑制防逆流用开关元件的输出的宽度(占空比)由于反向电流而意外地变化。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车载用电源装置中,控制部在使第二电压转换部进行第二电压转换动作的期间使驱动用开关元件成为接通状态。这样,能够将第二电压转换动作时驱动用开关元件中产生的电压下降抑制得更小。例如,也考虑以下方法:使用FET作为驱动用开关元件,在第二电压转换动作时使FET成为断开状态并且仅将FET的体二极管作为通电路径而使电流从第二导电路侧向第一导电路侧流动,当在该方法中,恐怕导致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用电源装置,在车载用电源系统中,使施加于第一导电路的电压降压并向第二导电路施加,或者使施加于所述第二导电路的电压升压并向所述第一导电路施加,所述车载用电源系统构成为经由所述第一导电路被供给来自第一电源部的电力,并构成为经由所述第二导电路被供给来自第二电源部的电力,且电容成分与所述第一导电路电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源部与所述电容成分之间设置有开关部,所述开关部在允许从所述第一电源部向所述电容成分侧通电的接通状态与切断所述通电的断开状态之间进行切换,/n所述车载用电源装置具备:/n第一电压转换部,具备随着被提供交替切换接通信号和断开信号的第一控制信号而对应地进行接通断开动作的驱动用开关元件及第一电感器,并通过所述驱动用开关元件的接通断开动作来进行使施加于所述第一导电路的电压降压并向所述第二导电路施加的第一电压转换动作;/n防逆流用开关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路,且在断开动作时切断电流向所述第二导电路中的所述第一电压转换部侧的流入;/n第二电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路中的所述第一电压转换部与所述防逆流用开关元件之间,并与所述防逆流用开关元件串联设置;/n半导体元件部,由二极管或者开关元件构成,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二导电路中的所述第二电感器与所述防逆流用开关元件之间,另一端电连接于基准导电路;及/n控制部,至少对所述驱动用开关元件输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n所述车载用电源装置构成有第二电压转换部,所述第二电压转换部具备所述防逆流用开关元件、所述第二电感器及所述半导体元件部,在所述第二导电路中将所述第二电压转换部自身的所述第一电压转换部侧作为输出侧导电路,将所述第一电压转换部侧的相反侧作为输入侧导电路,进行使施加于所述输入侧导电路的电压降压并向所述输出侧导电路施加输出电压的第二电压转换动作,/n所述防逆流用开关元件构成为多个半导体开关元件并联连接,/n所述控制部随着预定的预充电条件的成立而对应地仅对构成所述防逆流用开关元件的多个所述半导体开关元件中的一部分元件提供交替切换接通信号和断开信号的第二控制信号,由此使所述第二电压转换部进行第二电压转换动作。/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524 JP 2018-0997401.一种车载用电源装置,在车载用电源系统中,使施加于第一导电路的电压降压并向第二导电路施加,或者使施加于所述第二导电路的电压升压并向所述第一导电路施加,所述车载用电源系统构成为经由所述第一导电路被供给来自第一电源部的电力,并构成为经由所述第二导电路被供给来自第二电源部的电力,且电容成分与所述第一导电路电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源部与所述电容成分之间设置有开关部,所述开关部在允许从所述第一电源部向所述电容成分侧通电的接通状态与切断所述通电的断开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所述车载用电源装置具备:
第一电压转换部,具备随着被提供交替切换接通信号和断开信号的第一控制信号而对应地进行接通断开动作的驱动用开关元件及第一电感器,并通过所述驱动用开关元件的接通断开动作来进行使施加于所述第一导电路的电压降压并向所述第二导电路施加的第一电压转换动作;
防逆流用开关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路,且在断开动作时切断电流向所述第二导电路中的所述第一电压转换部侧的流入;
第二电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路中的所述第一电压转换部与所述防逆流用开关元件之间,并与所述防逆流用开关元件串联设置;
半导体元件部,由二极管或者开关元件构成,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二导电路中的所述第二电感器与所述防逆流用开关元件之间,另一端电连接于基准导电路;及
控制部,至少对所述驱动用开关元件输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
所述车载用电源装置构成有第二电压转换部,所述第二电压转换部具备所述防逆流用开关元件、所述第二电感器及所述半导体元件部,在所述第二导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增田一辉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