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TP储能电池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9251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CTP储能电池结构。所述CTP储能电池结构包括电池架和安装在所述电池架内的电池结构,所述电池结构包括塑胶框体、设于所述塑胶框体内的电芯和铝排,以及设于所述塑胶框体上的绝缘盖板、塑胶盖板、动力线和BMU模块,所述电芯以串联或者并联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塑胶框体内,所述铝排焊接于所述电芯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CTP储能电池结构,在成组的过程中,省去了模组装配的环节,并且采用塑胶框体作为电池包的壳体,电芯按照串并联放置在胶框内,可以兼容不同串并联的成组方式,有利于实现产品的标准化,并且大幅降低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TP储能电池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CTP(CelltoPack)储能电池结构,尤其涉及CTP的电池箱和电池架设计。
技术介绍
储能是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系统、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技术,微网储能解决方案可以应用在储能电站的调峰、调频,或者梯次电池的利用,应急供电的场合及一些削峰填谷的商业应用等方面。随着国家队储能行业的补贴逐渐降低,电池企业的竞争愈加激烈,如何保证企业在补贴退去后的市场中存活,必须控制经营成本和生产成本,而现有的电池企业电池制造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CTP储能电池结构。一种CTP储能电池结构,所述CTP储能电池结构包括电池架和安装在所述电池架内的电池结构,所述电池结构包括塑胶框体、设于所述塑胶框体内的电芯和铝排,以及设于所述塑胶框体上的绝缘盖板、塑胶盖板、动力线和BMU模块,所述电芯以串联或者并联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塑胶框体内,所述铝排焊接于所述电芯上。进一步的,所述动力线的两端分别压接有铜鼻子,所述动力线的一端通过其中一个所述铜鼻子与所述电池结构的正极铜排连接,所述动力线的另一端通过另一个所述铜鼻子与所述电池结构的负极铜排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电池架上开设有连通外界和所述电池架内腔的进风口,所述电池架内腔壁上设有排风风扇,所述排风风扇用于引导气流和所述电池架内的所述电池结构接触。进一步的,所述进风口开设在所述电池架的上端,所述排风风扇的设置位置位于所述电池架内腔壁上远离所述进风口的一端,外界气流通过所述电池架顶端的所述进风口流入到所述电池架的内腔中。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结构中的各所述电芯之间形成有散热间隙。进一步的,所述电池架包括电池架壳体和设于所述电池架壳体上的电池架门板,所述电池架壳体的内腔中形成有角铁组,所述角铁组的设置数量至少为一组,每一组所述角铁组包括多个角铁,所述角铁用于固定所述电池结构。进一步的,所述角铁组的设置数量为两组,每一组所述角铁组包括8个角铁,相邻两个所述角铁之间形成有安装间隙。进一步的,所述动力线和所述电池板的正负极连接,所述动力线的连接处设有绝缘罩,所述绝缘罩用于防护所述动力线的连接位置。进一步的,所述电池架门板和所述电池架壳体可拆卸连接,或者,所述电池架门板和所述电池架壳体一体成型。进一步的,所述电池架门板可翻转地和所述电池架壳体连接,当所述电池架门板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电池架形成封闭柜式结构。本专利技术的CTP储能电池结构中,本专利技术的CTP储能电池结构,在成组的过程中,省去了模组装配的环节,并且采用塑胶框体作为电池包的壳体,电芯按照串并联放置在胶框内,可以兼容不同串并联的成组方式,有利于实现产品的标准化,并且大幅降低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CTP储能电池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CTP储能电池结构的电池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CTP储能电池结构的电池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号为: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看图1-图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CTP储能电池结构100,该CTP储能电池结构100包括电池架10和安装在电池架10内的电池结构20,电池结构20包括塑胶框体21、设于塑胶框体21内的电芯和铝排,以及设于塑胶框体21上的绝缘盖板22、塑胶盖板23、动力线24和BMU(BatteryManagementUnit电池管理单元)模块25,电芯22以串联或者并联的方式安装在塑胶框体21内,铝排23焊接于电芯22上。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动力线24的两端分别压接有铜鼻子,所述动力线24的一端通过其中一个所述铜鼻子与电池结构20的正极铜排连接,所述动力线24的另一端通过另一个所述铜鼻子与电池结构20的负极铜排连接,相较于传统电池结构,省去了传统电池结构的高压连接器,降低了制造成本。目前,市场上储能产品的成组方式通常是电芯到模组再到Pack电池包,常规的模组是电池系统的最小单元,每个Pack电池包包含若干个模组,电池装配的层级架构无疑直接影响生产的物料成本和人工成本;本专利技术的CTP储能电池结构100,在成组的过程中,省去了模组装配的环节,并且采用塑胶框体21作为电池包的壳体,电芯22按照串并联放置在胶框内,可以兼容不同串并联的成组方式,有利于实现产品的标准化,并且大幅降低制造成本。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电池架10上开设有连通外界和电池架10内腔的进风口,电池架10内腔壁上设有排风风扇11,所述排风风扇用于引导气流和所述电池架10内的电池结构20接触,以降低所述电池结构20的温度。具体的,所述进风口开设在所述电池架的上端,所述排风风扇11的设置位置位于所述电池架10内腔壁上远离所述进风口的一端,外界气流通过所述电池架顶端的所述进风口流入到所述电池架10的内腔中,随着风速流向往下,所述排风风扇11产生的气流和经由所述进风口流入到所述电池架10内腔中的气流形成对流,提高了降低电池结构20温度的技术效果。当电池架10安装在集装箱内时,集装箱空调的风道和电池架10顶部进风口连通,在电池架10内形成上进冷风,下出热风的循环风道。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电池结构20中的各电芯之间形成有散热间隙。请参阅图2-图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电池架10包括电池架壳体12和设于电池架壳体12上的电池架门板13,电池架壳体12的内腔中形成有角铁组,所述角铁组的设置数量至少为一组,每一组所述角铁组包括多个角铁14,所述角铁14用于固定电池结构20。具体的,所述角铁组的设置数量为两组,每一组所述角铁组包括8个角铁14,相邻两个所述角铁14之间形成有安装间隙。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动力线24和电池板的正负极连接,动力线24的连接处设有绝缘罩26,绝缘罩26用于保护动力线24的连接位置。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电池架门板13采用卡接或者插接等方式和电池架壳体12可拆卸连接。可以理解的,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电池架门板13还可以和所述电池架壳体一体成型。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电池架门板13可翻转地和电池架壳体12连接,当电池架门板13处于关闭状态,电池架10整体形成封闭柜式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CTP储能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CTP储能电池结构包括电池架和安装在所述电池架内的电池结构,所述电池结构包括塑胶框体、设于所述塑胶框体内的电芯和铝排,以及设于所述塑胶框体上的绝缘盖板、塑胶盖板、动力线和BMU模块,所述电芯以串联或者并联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塑胶框体内,所述铝排焊接于所述电芯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TP储能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CTP储能电池结构包括电池架和安装在所述电池架内的电池结构,所述电池结构包括塑胶框体、设于所述塑胶框体内的电芯和铝排,以及设于所述塑胶框体上的绝缘盖板、塑胶盖板、动力线和BMU模块,所述电芯以串联或者并联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塑胶框体内,所述铝排焊接于所述电芯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TP储能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线的两端分别压接有铜鼻子,所述动力线的一端通过其中一个所述铜鼻子与所述电池结构的正极铜排连接,所述动力线的另一端通过另一个所述铜鼻子与所述电池结构的负极铜排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TP储能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架上开设有连通外界和所述电池架内腔的进风口,所述电池架内腔壁上设有排风风扇,所述排风风扇用于引导气流和所述电池架内的所述电池结构接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CTP储能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开设在所述电池架的上端,所述排风风扇的设置位置位于所述电池架内腔壁上远离所述进风口的一端,外界气流通过所述电池架顶端的所述进风口流入到所述电池架的内腔中。


5.如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戈志敏欧阳水兵程军华孔卫忠黄夏亮熊刚庭吴田伟丁凯杨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赣锋锂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