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航空航天的超轻型高速传输六类以太网网线及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9198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航空航天的超轻型高速传输六类以太网网线及制造方法,针对用于航空航天的超轻型高速传输六类以太网网线来说包括导体(1);绝缘层(2);第一铝塑带(3);还包括,第二铝塑带(4);包裹第二铝塑带(4)的金属纤维复合带(5),和包裹金属纤维复合带(5)的弹性体护套(6)。针对本发明专利技术制造方法来说,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在铁丝(11)表面形成熔覆银层(12),制成导体(1);S2:在导体(1)表面形成绝缘层(2);S3:形成第一空腔(31);S4:形成第二空腔(41);S5:第二铝塑带(4),金属纤维复合带(5),弹性体护套(6)共同经挤压设备机头挤压成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航空航天的超轻型高速传输六类以太网网线及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网线,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航空航天的超轻型高速传输六类以太网网线。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上述用于航空航天的超轻型高速传输六类以太网网线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航空航天电缆的基本要求是重量轻、直径小、耐温高和耐磨性好,此外应能耐燃料油、润滑油和其它化学溶剂等。当前我国航空航天电缆以国家军标GJB773A-2000《航空航天用含氟聚合物绝缘电线电缆通用规范》为主要体系,使用的相关导体、胶料种类有限,产品减重空间极为有限。而减重对于航空航天飞行器的意义十分重大,飞行器减重意味着增加运载能力,提高机械性能,加大飞行距离或射程,减少燃油或推进剂的消耗。因此超轻型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对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意义非凡。中国技术专利公开说明书CN203982884U,公开日为20141203,公开了一种网络通讯电缆,包括外护套,及设置在外护套内的屏蔽线阻,外护套内设有至少一个屏蔽线阻,屏蔽线阻内设有至少两根绝缘芯线,绝缘芯线包括导体及绝缘层,绝缘层绕包在导体四周,绝缘层为发泡聚乙烯,绝缘层厚度为0.4±0.04mm,导体直径为0.4±0.003mm,绝缘芯线绝缘层之间填充有一根PE填充条,绝缘芯线外绕包有铝塑带分屏,铝塑带分屏外设有内护套,屏蔽线阻外绕包有PET绕包带,PET绕包带与外护套之间设有编织总屏蔽层。其抗拉效果不佳,容易因受拉变形而使网线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航空航天的超轻型高速传输六类以太网网线,其具有更好的抗拉效果,不易因受拉而失效。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航空航天的超轻型高速传输六类以太网网线的制造方法,使导线具有更好的抗拉效果,而且质量更轻。针对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航空航天的超轻型高速传输六类以太网网线这一技术主题来说,用于航空航天的超轻型高速传输六类以太网网线包括导体;包裹导体的绝缘层;包裹绝缘层的第一铝塑带;还包括,包裹至少2个第一铝塑带的第二铝塑带;包裹第二铝塑带的金属纤维复合带,和包裹金属纤维复合带的弹性体护套。采用包裹至少2个第一铝塑带的第二铝塑带,铝塑带较轻,而且平直、平滑、均匀无杂质、无褶皱和花斑;相互之间不易粘连,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较易产生滑移,在受拉时,第一铝塑带和导体产生共同的变形或位移,第二铝塑带和弹性体护套产生共同的变形或位移,二者之间相互影响较小,对导体的损伤也更小,整个网线也更加抗拉,避免受到巨大拉力作用而使导体失效;而且第一铝塑带和第二铝塑带,能起到屏蔽作用,也有防潮功能,能和金属纤维复合带共同提升屏蔽作用,第一铝塑带和第一铝塑带之间也具有相互不限制滑移的效果,产品受到径向或纵向外力时,第一铝塑带内对绞线芯能产生一定的滑移而不直接受外力影响,确保了对绞芯信号的正常传输。网线的核心是绝缘线芯,即导体与绝缘部分。而传统网线导体采用拉丝与绞线工艺,绝缘采用普通挤出或物理(化学)发泡方式挤出。受限于挤出机头加工精度及装配精度问题,六类及以上网线95%及以上的绝缘同心度很多厂家难以稳定达到,近年来高端网线市场抽样合格率仅为30%左右。为解决导电率不降低重量降低与绝缘同心度稳定性问题,我公司利用在增材制造方面积累的加工经验,经反复试制、试验,成功引入了双金属熔覆技术与绝缘冷喷涂技术,达到了这一目的:在导体外径不变的情况下,充分利于导体的集肤效应,引入双金属熔覆技术,使得导电率可达到120%IACS,重量降低10%以上;在芯线外径不变的情况下,引入了非金属冷喷涂技术,使绝缘同心度稳定在100%左右。这两种加工工艺的引入,使得该六类网线的传输速率、传输稳定性较传统CAT6有了明显提高,线芯部分整体重量降低5%以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用于航空航天的超轻型高速传输六类以太网网线进一步的改进,导体包括铁丝和熔覆银层,熔覆银层包裹铁丝,绝缘层包裹熔覆银层。双金属熔覆,较传统的电镀或热镀工艺,熔覆层具有更加牢固、熔覆层厚度可调的明显优点,能使复合金属的导电率较传统网线用镀银铜绞线或裸铜绞线提高5%以上;充分利用电流的集肤效应,在低成本的铁丝(熔点1539℃)外热熔覆一层银层(熔点960.5℃),使导体的成本降低20%以上;与传统网线用裸铜绞线或镀银铜绞线相比,导体的重量可减轻10%以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用于航空航天的超轻型高速传输六类以太网网线进一步的改进,第一铝塑带包裹2个以上绝缘层时,绝缘层相互靠近的对侧贴合,绝缘层靠近第一铝塑带的一侧与第一铝塑带内壁贴合,第一铝塑带与绝缘层之间存在第一空腔。此空腔进行保留不放置填充材料的目的是为了能够预留足够的空间供线芯之间产生滑移,进一步提升防止因抗拉而失效的效果。作为本专利技术用于航空航天的超轻型高速传输六类以太网网线进一步的改进,第一铝塑带靠近第二铝塑带的一侧与第二铝塑带的内壁贴合,相邻的第一铝塑带之间相互靠近的对侧贴合,第一铝塑带与第二铝塑带之间存在第二空腔。此空腔确保了对绞屏蔽芯与总屏蔽铝塑带间不紧密粘合,在受到外力时,传输用对绞屏蔽芯与总屏蔽及护套部分产生滑移,进一步提升防止因抗拉而失效的效果。作为本专利技术用于航空航天的超轻型高速传输六类以太网网线进一步的改进,金属纤维复合带为镀银铜或镀镍铜纤维复合带。此带材屏蔽效能达到44dB以上,且频率越高屏蔽效能越好;采用的纤维-铜-银(镍)金属纤维复合带密度仅为铜丝的15%,其作为屏蔽层,重量较金属编织屏蔽可降低80%以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用于航空航天的超轻型高速传输六类以太网网线进一步的改进,弹性体保护套为耐候性改性弹性体。传统以太网线采用聚氯乙烯或聚全氟乙丙烯作为护套,材料密度大,柔软度与耐候性不佳。采用耐候性改性弹性体,护套层重量降低35%以上,柔软性与耐环境老化性都得到了显著提高。作为本专利技术用于航空航天的超轻型高速传输六类以太网网线进一步的改进,铁丝的外径为0.4mm,熔覆银层厚度为0.1mm。在内导体外径为0.4mm外导体熔覆厚度为0.1mm时,导体导电率可达120%IACS(InternationalAnnealedCopperStandard用来表征金属或合金的导电率,一般定义标准退火纯铜的导电率为100%IACS);针对本专利技术用于航空航天的超轻型高速传输六类以太网网线的制造方法来说,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铁丝经过牵引通过熔覆设备喷口腔体,进行激光熔覆,在铁丝表面均匀形成一层熔覆银层,制成导体;导体采用双金属熔覆技术,内外金属分子通过熔覆紧密结合在一起,外金属熔覆厚度可任意控制;较传统的电镀或热镀工艺,激光熔覆层具有更加牢固、熔覆层厚度可调的明显优点,能使复合金属的导电率较传统网线用镀银铜绞线或裸铜绞线提高5%以上;充分利用电流的集肤效应,在低成本的铁丝(熔点1539℃)外热熔覆一层银层(熔点960.5℃),使导体的成本降低20%以上;与传统网线用裸铜绞线或镀银铜绞线相比,导体的重量可减轻10%以上;S2:导体经过牵引通过冷喷涂设备口腔体,在导体表面形成一层厚度均匀的绝缘层;S3:将S2中,至少2根带绝缘层的导体,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航空航天的超轻型高速传输六类以太网网线,包括导体(1);包裹所述导体(1)的绝缘层(2);包裹所述绝缘层(2)的第一铝塑带(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包裹至少2个所述第一铝塑带(3)的第二铝塑带(4);包裹所述第二铝塑带(4)的金属纤维复合带(5),和包裹所述金属纤维复合带(5)的弹性体护套(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航空航天的超轻型高速传输六类以太网网线,包括导体(1);包裹所述导体(1)的绝缘层(2);包裹所述绝缘层(2)的第一铝塑带(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包裹至少2个所述第一铝塑带(3)的第二铝塑带(4);包裹所述第二铝塑带(4)的金属纤维复合带(5),和包裹所述金属纤维复合带(5)的弹性体护套(6)。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航空航天的超轻型高速传输六类以太网网线,其中,所述导体(1)包括铁丝(11)和熔覆银层(12),所述熔覆银层(12)包裹所述铁丝(11),所述绝缘层(2)包裹所述熔覆银层(12)。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航空航天的超轻型高速传输六类以太网网线,其中,所述第一铝塑带(3)包裹2个以上所述绝缘层(2)时,绝缘层(2)相互靠近的对侧贴合,绝缘层(2)靠近第一铝塑带(3)的一侧与所述第一铝塑带(3)内壁贴合,所述第一铝塑带(3)与所述绝缘层(2)之间存在第一空腔(31)。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航空航天的超轻型高速传输六类以太网网线,其中,所述第一铝塑带(3)靠近所述第二铝塑带(4)的一侧与所述第二铝塑带(4)的内壁贴合,相邻的所述第一铝塑带(3)之间相互靠近的对侧贴合,所述第一铝塑带(3)与所述第二铝塑带(4)之间存在第二空腔(41)。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航空航天的超轻型高速传输六类以太网网线,其中,所述金属纤维复合带(5)镀银铜或镀镍铜纤维复合带。


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航空航天的超轻型高速传输六类以太网网线,其中,弹性体保护套(6)为耐候性改性弹性体。


7.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航空航天的超轻型高速传输六类以太网网线,其中,所述铁丝的外径为0.4mm,所述熔覆银层厚度为0.1mm。


8.一种用于航空航天的超轻型高速传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朝阳
申请(专利权)人:湘潭市特种线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