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线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线,尤指一种降低相互干扰机会的电连接线。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进步,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也是层出不穷,至于各种电子产品相互之间的连接,或是电子产品本身内部零件之间的连接,大多会运用到连接线及连接头来达成,其中,用于计算机系统或手机系统之间相互连接的规格,大多是以USB(通用串行总线)为主。而USB的接头内部大多会设置舌板,并于舌板上排列多根的端子,且因为各根端子之间的功能并不相同,所以容易产生相互之间的电波讯号干扰,因此许多人都会透过改变端子的排列,来降低端子之间讯号干扰的机会,但事实上连接接头的传输线中,也各自具有对应端子的连接线,而在于一般的传输线中,往往都是将各个连接线任意缠绕以缩小传输线的体积,但是如此一来,反而会造成各个功能不同的连接线之间产生相互干扰,进而使传输的讯号产生失真或受到相互干扰的状况。如何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与缺失,即为本技术的申请人与从事此行业之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有鉴于上述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连接线,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绝缘层;/n一设于该绝缘层内侧的接地层;/n复数个环状排列设置的差分对线组,各差分对线组设于该接地层的内侧处,且各差分对线组包括有一第一差分对线组、一设于该第一差分对线组侧处的第二差分对线组、一设于该第二差分对线组侧处的第三差分对线组、一设于该第三差分对线组侧处的第四差分对线组、及一设于该第四差分对线组侧处的第五差分对线组;/n复数个环状排列设置的外侧接地线,各外侧接地线设于该接地层的内侧处,并位于各差分对线组的侧处,且各外侧接地线包括有一第一外侧接地线、一设于该第一外侧接地线侧处的第二外侧接地线、一设于该第二外侧接地线侧处的第三外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缘层;
一设于该绝缘层内侧的接地层;
复数个环状排列设置的差分对线组,各差分对线组设于该接地层的内侧处,且各差分对线组包括有一第一差分对线组、一设于该第一差分对线组侧处的第二差分对线组、一设于该第二差分对线组侧处的第三差分对线组、一设于该第三差分对线组侧处的第四差分对线组、及一设于该第四差分对线组侧处的第五差分对线组;
复数个环状排列设置的外侧接地线,各外侧接地线设于该接地层的内侧处,并位于各差分对线组的侧处,且各外侧接地线包括有一第一外侧接地线、一设于该第一外侧接地线侧处的第二外侧接地线、一设于该第二外侧接地线侧处的第三外侧接地线、一设于该第三外侧接地线侧处的第四外侧接地线、及一设于该第四外侧接地线侧处的第五外侧接地线;
复数个环状排列设置的接地讯号线,各接地讯号线位于各差分对线组及各外侧接地线背离该接地层的侧处,且各接地讯号线包括有复数位于各外侧接地线侧处的讯号线组、及一位于各外侧接地线侧处的内侧接地线,而各讯号线组包括有一第一讯号线组、一设于该第一讯号线组侧处的第二讯号线组、一设于该第二讯号线组侧处的第三讯号线组、及一设于该第三讯号线组侧处的第四讯号线组;及
一设于各接地讯号线内侧处的电源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线,其特征在于,各该差分对线组具有复数的差分讯号线、及一包覆于各差分讯号线外侧处的差分绝缘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外侧接地线位于该第一差分对线组与该第二差分对线组之间、该第二外侧接地线位于该第二差分对线组与该第三差分对线组之间、该第三外侧接地线位于该第三差分对线组与该第四差分对线组之间、该第四外侧接地线位于该第四差分对线组与该第五差分对线组之间、及该第五外侧接地线位于该第五差分对线组与该第一差分对线组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线,其特征在于,各该讯号线组具有一讯号线及一包覆于该讯号线外侧处的金属接地层,且该第一讯号线组接触该第一外侧接地线、该第二讯号线组接触该第二外侧接地线、该第三讯号线组接触该第三外侧接地线、该第四讯号线组接触该第四外侧接地线、及该内侧接地线接触该第五外侧接地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外侧接地线及该第一讯号线组位于该第一差分对线组与该第二差分对线组之间、该第二外侧接地线及该第二讯号线组位于该第二差分对线组与该第三差分对线组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轩禾,林昱宏,林永常,叶博文,叶子维,叶语仑,
申请(专利权)人:维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