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梭车行走定位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8904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穿梭车行走定位控制方法,通过对相邻2个定位标识的间距进行测量,将行走距离分段规整化;穿梭车行走过程中,通过传感器检测定位标识、获取编码器脉冲数,计算相邻2个定位标识之间的距离和未到定位标识的距离,并识别出对应的距离,并更新已行走的距离,输出控制速度;该方法避免了行走轮受到载荷和温度的影响,提高了行走定位控制的精度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穿梭车行走定位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仓储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孔距测量的行走定位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穿梭车式仓储系统中,穿梭车以巷道上分配的货位进行货物的取货、运输、放货的操作,行走定位和控制方法对其效率影响极大。目前多数穿梭车以孔进行定位,即在轨道侧面对应货位的位置开设定位标识,为提高行走效率,就需要行走过程中实时获取精确的距离,按照所设计的速度曲线(如S型曲线)进行速度控制,实现快速的行走和定位。现有的位置计算方法是1、数孔定位的方法,穿梭车通过传感器检测经过定位孔的个数,到达目标货位前n个货位时开始减速,到达目标货位停止;这种方法受到轨道接缝大小、定位标识均匀度的影响;2、以从动轮或行走电机的编码器和行走轮的周长计算距离,通过获得的编码器脉冲数进行速度控制,到目标货位以定位孔停车;这种方法受行走轮的材料、所载的载荷和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在载荷很大且长距离行走的时候,产生的累计误差很大,影响行走效率和定位精度。故,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穿梭车行走定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提供带有定位标识的轨道,轨道上的每个货位的相同位置处均设有一个定位标识;提供带有传感器、编码器、行走定位控制装置的穿梭车,传感器用以检测所述定位标识;/n(2)、穿梭车学习阶段:穿梭车从在轨道上自第一个货位行走至最后一个货位,穿梭车停止在第一个货位时,将编码器脉冲数清零,然后穿梭车从第一个货位低速行走至最后一个货位,每当传感器检测到定位标识,都获取一下当前的编码器脉冲数,并将编码器脉冲数存储至行走定位控制装置内;/n(3)、将所有定位标识的距离进行累加,从而获取第一个定位标识与最后一个定位标识的距离,并根据学习数据中最后一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梭车行走定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提供带有定位标识的轨道,轨道上的每个货位的相同位置处均设有一个定位标识;提供带有传感器、编码器、行走定位控制装置的穿梭车,传感器用以检测所述定位标识;
(2)、穿梭车学习阶段:穿梭车从在轨道上自第一个货位行走至最后一个货位,穿梭车停止在第一个货位时,将编码器脉冲数清零,然后穿梭车从第一个货位低速行走至最后一个货位,每当传感器检测到定位标识,都获取一下当前的编码器脉冲数,并将编码器脉冲数存储至行走定位控制装置内;
(3)、将所有定位标识的距离进行累加,从而获取第一个定位标识与最后一个定位标识的距离,并根据学习数据中最后一个货位的编码器脉冲数,计算得到编码器脉冲数与距离之间的关系A,A为每米脉冲数;
(4)、穿梭车工作阶段:穿梭车接收到行走至目标货位的指令后,根据当前位置在位置学习数据中提取出对应编码器脉冲数B,根据目标货位位置在位置学习数据中提取出对应编码器脉冲数C,计算二者差值的绝对值:|B-C|,并除以A得到此次行走的距离D;根据当前位置和目标货位位置的大小,得到行走方向;
(5)、穿梭车行走启动前,实时获取编码器脉冲数E,记录当前的编码器脉冲数作为基准值F,将已过目标标识的距离G1、未到目标标识的行走距离G2、已行走总距离G清零;
(6)、设定E编码器脉冲数,F为编码器基准值,K为已知的两个定位标识之间距离;当传感器检测到定位标识边沿时,计算得到当前定位标识与目标货位定位标识之间脉冲数增量值H1=|E-F|,并除以每米脉冲数A,得到当前定位标识与目标货位定位标识之间距离J,若J的大小属于已知的两个定位标识之间距离K,且正负误差范围为α和β,即K-α≤J≤K-β,则将K增加至已经过定位标识的距离G1,并将编码器脉冲数E赋值给基准值F,将未到孔的行走距离G2清零;若J不属于已知的K,则认为是干扰信号而不采用;
(7)、当传感器未检测到定位标识边沿时候,定时获取编码器脉冲数E,并计算当前位置距上一个定位标识之间脉冲数增量值H2=|E-F...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跃跃沈金鑫赵振南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音飞储存设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