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环刚度塑钢复合管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8658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高环刚度塑钢复合管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塑钢复合管技术领域,通过在受到撞击的时候环形抗压环受到压力后通过卡位杆组件以及设在环形抗压环内的方形架缓冲组件实现缓冲的功能,次结构抗压与现有技术中的塑钢复合管本体组合进而实现防护的功能,同时还可以围绕塑钢复合管本体在受力情况下转动起到一定的卸力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高环刚度塑钢复合管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塑钢复合管,特别是涉及一种超高环刚度塑钢复合管,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塑钢复合管制备方法,属于塑钢复合管

技术介绍
钢塑复合管,产品以无缝钢管、焊接钢管为基管,内壁涂装高附着力、防腐、食品级卫生型的聚乙烯粉末涂料或环氧树脂涂料,采用前处理、预热、内涂装、流平、后处理工艺制成的给水镀锌内涂塑复合钢管,是传统镀锌管的升级型产品,钢塑复合管一般用螺纹连接、沟槽连接、法兰连接。现有技术中的塑钢复合管在使用的时候其外部的结构并不具有良好的缓冲功能,而现有技术中通过材质提高强度抗压能力并不良好,而且也不够便捷,为此设计一种超高环刚度塑钢复合管及其制备方法来优化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超高环刚度塑钢复合管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受到撞击的时候环形抗压环受到压力后通过卡位杆组件以及设在环形抗压环内的方形架缓冲组件实现缓冲的功能,次结构抗压与现有技术中的塑钢复合管本体组合进而实现防护的功能,同时还可以围绕塑钢复合管本体在受力情况下转动起到一定的卸力的功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一种超高环刚度塑钢复合管,包括塑钢复合管本体,所述塑钢复合管本体的外侧沿所述塑钢复合管本体的轴向等间距开设有多组环形切割凹槽,所述环形切割凹槽的外侧设有可在所述环形切割凹槽外侧滑动的卡位杆组件,所述卡位杆组件远离所述环形切割凹槽的一端安装有(,所述卡位杆组件可压缩并可带动所述环形抗压环在所述环形切割凹槽的外侧环绕运动,所述环形抗压环采用高碳钢制备而成,所述卡位杆组件也采用高碳钢制备而成。优选的,所述卡位杆组件包括套管、限位杆和第一缓冲弹簧,所述套管安装在所述环形抗压环的内壁处,所述第一缓冲弹簧安装在所述套管的内顶部处,所述第一缓冲弹簧的底部安装有限位杆,且所述限位杆部分位于所述套管的内侧。优选的,所述环形抗压环包括第一环体和内环形抗压环,所述内环形抗压环的内壁等角度安装有套管,所述内环形抗压环的外侧顶部安装有方形架缓冲组件,所述第一环体与所述内环形抗压环之间通过方形架缓冲组件固定。优选的,所述方形架缓冲组件包括第二V型铰接架、第二缓冲弹簧和第一V型铰接架,所述第一V型铰接架铰接在所述第一环体的内壁,所述内环形抗压环的外侧铰接有第二V型铰接架,且所述第一V型铰接架与所述第二V型铰接架之间相互铰接,且所述第一V型铰接架与所述第二V型铰接架之间安装有第二缓冲弹簧。优选的,所述第一环体和所述内环形抗压环之间连接有橡胶层。一种超高环刚度塑钢复合管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选用常见的塑钢复合管通过切割机环形切割的方式在塑钢复合管的外侧等间距开设有多组环形切割凹槽;步骤2:通过模具制作出多组直径不等的第一环体和内环形抗压环;步骤3:通过焊接的方式将方形架缓冲组件焊接在第一环体和内环形抗压环之间;步骤4:通过焊接的方式将卡位杆组件焊接在内环形抗压环的内侧;步骤5:通过挤压的方式将第一环体和内环形抗压环(及卡位杆组件套设在环形切割凹槽的外侧构成具有超高环刚度塑钢复合管。优选的,所述塑钢复合管本体包括钢层和高密度聚乙烯层,且所述高密度聚乙烯层铺设在所述钢层的内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超高环刚度塑钢复合管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受到撞击的时候环形抗压环受到压力后通过卡位杆组件以及设在环形抗压环内的方形架缓冲组件实现缓冲的功能,次结构抗压与现有技术中的塑钢复合管本体组合进而实现防护的功能,同时还可以围绕塑钢复合管本体在受力情况下转动起到一定的卸力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超高环刚度塑钢复合管及其制备方法的一优选实施例的装置整体立体结构图;图2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超高环刚度塑钢复合管及其制备方法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抗压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超高环刚度塑钢复合管及其制备方法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抗压环侧剖视图;图4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超高环刚度塑钢复合管及其制备方法的一优选实施例的a处结构放大图。图中:1-塑钢复合管本体,2-环形切割凹槽,3-环形抗压环,4-钢层,5-高密度聚乙烯层,6-第一环体,7-橡胶层,8-卡位杆组件,9-第一缓冲弹簧,10-内环形抗压环,11-第一V型铰接架,12-第二缓冲弹簧,13-第二V型铰接架,14-限位杆,15-套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高环刚度塑钢复合管,包括塑钢复合管本体1,塑钢复合管本体1的外侧沿塑钢复合管本体1的轴向等间距开设有多组环形切割凹槽2,环形切割凹槽2的外侧设有可在环形切割凹槽2外侧滑动的卡位杆组件8,卡位杆组件8远离环形切割凹槽2的一端安装有环形抗压环3,卡位杆组件8可压缩并可带动环形抗压环3在环形切割凹槽2的外侧环绕运动,环形抗压环3采用高碳钢制备而成,卡位杆组件8也采用高碳钢制备而成。通过在受到撞击的时候环形抗压环3受到压力后通过卡位杆组件8以及设在环形抗压环3内的方形架缓冲组件实现缓冲的功能,次结构抗压与现有技术中的塑钢复合管本体1组合进而实现防护的功能,同时还可以围绕塑钢复合管本体1在受力情况下转动起到一定的卸力的功能。在本实施例中,卡位杆组件8包括套管15、限位杆14和第一缓冲弹簧9,套管15安装在环形抗压环3的内壁处,第一缓冲弹簧9安装在套管15的内顶部处,第一缓冲弹簧9的底部安装有限位杆14,且限位杆14部分位于套管15的内侧。在本实施例中,环形抗压环3包括第一环体6和内环形抗压环10,内环形抗压环10的内壁等角度安装有套管15,内环形抗压环10的外侧顶部安装有方形架缓冲组件,第一环体6与内环形抗压环10之间通过方形架缓冲组件固定。在本实施例中,方形架缓冲组件包括第二V型铰接架13、第二缓冲弹簧12和第一V型铰接架11,第一V型铰接架11铰接在第一环体6的内壁,内环形抗压环10的外侧铰接有第二V型铰接架13,且第一V型铰接架11与第二V型铰接架13之间相互铰接,且第一V型铰接架11与第二V型铰接架13之间安装有第二缓冲弹簧1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环体6和内环形抗压环10之间连接有橡胶层7。一种超高环刚度塑钢复合管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选用常见的塑钢复合管通过切割机环形切割的方式在塑钢复合管的外侧等间距开设有多组环形切割凹槽2;步骤2:通过模具制作出多组直径不等的第一环体6和内环形抗压环10;步骤3:通过焊接的方式将方形架缓冲组件焊接在第一环体6和内环形抗压环10之间;步骤4:通过焊接的方式将卡位杆组件8焊接在内环形抗压环10的内侧;步骤5:通过挤压的方式将第一环体6和内环形抗压环10及卡位杆组件8套设在环形切割凹槽2的外侧构成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高环刚度塑钢复合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塑钢复合管本体(1),所述塑钢复合管本体(1)的外侧沿所述塑钢复合管本体(1)的轴向等间距开设有多组环形切割凹槽(2),所述环形切割凹槽(2)的外侧设有可在所述环形切割凹槽(2)外侧滑动的卡位杆组件(8),所述卡位杆组件(8)远离所述环形切割凹槽(2)的一端安装有(3,所述卡位杆组件(8)可压缩并可带动所述环形抗压环(3)在所述环形切割凹槽(2)的外侧环绕运动,所述环形抗压环(3)采用高碳钢制备而成,所述卡位杆组件(8)也采用高碳钢制备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环刚度塑钢复合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塑钢复合管本体(1),所述塑钢复合管本体(1)的外侧沿所述塑钢复合管本体(1)的轴向等间距开设有多组环形切割凹槽(2),所述环形切割凹槽(2)的外侧设有可在所述环形切割凹槽(2)外侧滑动的卡位杆组件(8),所述卡位杆组件(8)远离所述环形切割凹槽(2)的一端安装有(3,所述卡位杆组件(8)可压缩并可带动所述环形抗压环(3)在所述环形切割凹槽(2)的外侧环绕运动,所述环形抗压环(3)采用高碳钢制备而成,所述卡位杆组件(8)也采用高碳钢制备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环刚度塑钢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杆组件(8)包括套管(15)、限位杆(14)和第一缓冲弹簧(9),所述套管(15)安装在所述环形抗压环(3)的内壁处,所述第一缓冲弹簧(9)安装在所述套管(15)的内顶部处,所述第一缓冲弹簧(9)的底部安装有限位杆(14),且所述限位杆(14)部分位于所述套管(15)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高环刚度塑钢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抗压环(3)包括第一环体(6)和内环形抗压环(10),所述内环形抗压环(10)的内壁等角度安装有套管(15),所述内环形抗压环(10)的外侧顶部安装有方形架缓冲组件,所述第一环体(6)与所述内环形抗压环(10)之间通过方形架缓冲组件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高环刚度塑钢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架缓冲组件包括第二V...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吴明吕欢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恒振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