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6982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由外向内依次包括外层、粘接层和内层,所述粘接层内设有钢丝网骨架层,所述粘接层内设有加强弹簧,且所述加强弹簧套设于所述钢丝网骨架层的外侧;所述内层的外侧构造有多组位于所述粘接层内的第一加强件,一组所述第一加强件包括多对沿轴向设置的第一凸起,一对第一凸起包括两个第一凸起,且所述加强弹簧在径向面内投影位于一对第一凸起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强度高以及抗形变能力较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
本技术涉及管材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
技术介绍
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是一款改良过的新型的钢骨架塑料复合管。这种管材又称为srtp管,广泛应用于长距离埋地流体管道系统;这种新型管道是用高强度过塑钢丝网骨架和热塑性塑料聚乙烯为原材料,钢丝缠绕网作为聚乙烯塑料管的骨架增强体,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基体,采用高性能的HDPE改性粘结树脂将钢丝骨架与内、外层高密度聚乙烯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使之具有优良的复合效果。因为有了高强度钢丝增强体被包覆在连续热塑性塑料之中,因此这种复合管克服了钢管和塑料管各自的缺点,而又保持了钢管和塑料管各自的优点。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5736850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组件,该管件本体由两层以上塑料管相互包覆而成,相邻两层塑料管之间设置有钢丝网骨架,钢丝网骨架与塑料管之间通过粘结层粘接为一体。而现有管材在长距离安装过程中容易因为外力高强度冲击而引起管道内钢丝网骨架结构产生变形甚至开裂,从而严重影响了管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其具有结构强度高以及抗形变能力较好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由外向内依次包括外层、粘接层和内层,所述粘接层内设有钢丝网骨架层,所述粘接层内设有加强弹簧,且所述加强弹簧套设于所述钢丝网骨架层的外侧;所述内层的外侧构造有多组位于所述粘接层内的第一加强件,一组所述第一加强件包括多对沿轴向设置的第一凸起,一对第一凸起包括两个第一凸起,且所述加强弹簧在径向面内投影位于一对第一凸起之间。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旋结构的加强弹簧具有减震效果,当受到外部冲击力时,加强弹簧吸收了该冲击力,并将该冲击力均匀分散至钢丝网骨架的表面,再通过钢丝网骨架细化分散至内层,从而使得管材具备抗集中应力冲击的能力,抗形变能力较好,并且加强弹簧也可以作为骨架结构,能够增加整体管材的结构强度;并且第一凸起能够对加强弹簧进行轴向限位,从而起到阻止加强弹簧受力弯曲时弹簧的形变程度,以吸收弹簧的形变力,从而更进一步提高整体管材的抗形变能力。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外层的内侧面构造有多组第二加强件,一组第二加强件包括多对沿轴向设置且与单对第一凸起对应设置的第二凸起;一对第二凸起包括两个第二凸起,一对第二凸起的两个第二凸起与一对第一凸起的两个第一凸起交错设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对第二凸起与一对第一凸起交错设置,当管材正向弯曲时,其中一个第一凸起与一个第二凸起相互靠近并抵触,从而起到阻止管材的正向弯曲的趋势,当管材反向弯曲时,另一个第一凸起与另一个第二凸起相互靠近并抵触,从而起到阻止管材的正向弯曲的趋势;二者效果相结合,能够起到阻止管材弯曲的趋势,从而提高整体管材的抗形变能力。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之间具有轴向间隙,该轴向间隙为限位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管材弯曲时,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第一时间相抵触,从而使得整体管材的抗形变能力的应变速度提高,并且能够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之间呈相互咬合的状态,从而使得外层和内层之间连接更加稳固。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凸起与内层之间固定有第一加强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相互靠近并抵靠时,由于第一加强筋的存在,能够减少第一凸起的形变程度,从而提高整体管材的抗形变能力。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凸起与外层之间固定有第二加强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相互靠近并抵靠时,由于第二加强筋的存在,能够减少第二凸起的形变程度,从而提高整体管材的抗形变能力。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加强筋位于所述第一凸起远离所述限位面的一侧;所述第二加强筋位于所述第二凸起远离所述限位面的一侧。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的位置更加优化,即当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相互靠近并抵触时,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均处于压缩形变状态,该状态下能够极大程度上减少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的形变程度,从而提高整体管材的抗形变能力。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各组所述第一加强件沿所述内层圆周均匀设置,各组所述第二加强件沿所述外层圆周均匀设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整体管材各处均能具有抗形变能力。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外层设置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具有较好的耐磨、耐冲击、耐腐蚀、耐光等优良性能,更加适合该管材的应用环境。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设置螺旋结构的加强弹簧,其具有减震效果,加强弹簧和钢丝网骨架相配合,能够将冲击力分散至内层,从而使得管材具备抗集中应力冲击的能力,抗形变能力较好;2、通过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的交错设置,当管件受力弯曲时,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能够相互靠近并抵触,从而阻止管件弯曲的趋势,从而更进一步整体管材的抗形变能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外层;2、粘接层;3、内层;4、钢丝网骨架层;5、加强弹簧;6、第一加强件;61、第一凸起;62、第一加强筋;7、第二加强件;71、第二凸起;72、第二加强筋;8、限位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由外向内依次包括外层1、粘接层2和内层3,其中外层1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粘接层2内设有钢丝网骨架层4,粘接层2内设有加强弹簧5,且加强弹簧5套设于钢丝网骨架层4的外侧。内层3的外侧构造有多组位于粘接层2内的第一加强件6,各组第一加强件6沿内层3圆周均匀设置;一组第一加强件6包括多对沿轴向设置的第一凸起61,一对第一凸起61包括两个第一凸起61,且加强弹簧5在径向面内投影位于一对第一凸起61之间;外层1的内侧面构造有多组第二加强件7,各组第二加强件7沿外层1圆周均匀设置;一组第二加强件7包括多对沿轴向设置且与单对第一凸起61对应设置的第二凸起71;一对第二凸起71包括两个第二凸起71,一对第二凸起71的两个第二凸起71与一对第一凸起61的两个第一凸起61交错设置,并且第一凸起61与第二凸起71在轴向方向上相互抵触,该抵触位置命名为限位面8。第一凸起61与内层3之间固定有第一加强筋62,且第一加强筋62位于第一凸起61远离限位面8的一侧;第二凸起71与外层1之间固定有第二加强筋72,且第二加强筋72位于第二凸起71远离限位面8的一侧。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受到外部冲击力时,加强弹簧5吸收了该冲击力,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由外向内依次包括外层(1)、粘接层(2)和内层(3),所述粘接层(2)内设有钢丝网骨架层(4),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层(2)内设有加强弹簧(5),且所述加强弹簧(5)套设于所述钢丝网骨架层(4)的外侧;所述内层(3)的外侧构造有多组位于所述粘接层(2)内的第一加强件(6),一组所述第一加强件(6)包括多对沿轴向设置的第一凸起(61),一对第一凸起(61)包括两个第一凸起(61),且所述加强弹簧(5)在径向面内投影位于一对第一凸起(61)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由外向内依次包括外层(1)、粘接层(2)和内层(3),所述粘接层(2)内设有钢丝网骨架层(4),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层(2)内设有加强弹簧(5),且所述加强弹簧(5)套设于所述钢丝网骨架层(4)的外侧;所述内层(3)的外侧构造有多组位于所述粘接层(2)内的第一加强件(6),一组所述第一加强件(6)包括多对沿轴向设置的第一凸起(61),一对第一凸起(61)包括两个第一凸起(61),且所述加强弹簧(5)在径向面内投影位于一对第一凸起(6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1)的内侧面构造有多组第二加强件(7),一组第二加强件(7)包括多对沿轴向设置且与单对第一凸起(61)对应设置的第二凸起(71);一对第二凸起(71)包括两个第二凸起(71),一对第二凸起(71)的两个第二凸起(71)与一对第一凸起(61)的两个第一凸起(61)交错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光权柴亦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久阳塑胶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