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燃烧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内燃机
,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燃烧系统。
技术介绍
在未来的发动机上,预燃室是提高热效率的核心技术之一。预燃室技术简介如下:内燃机的燃烧区域分为主燃烧室和预燃室,预燃室内有自己的火花塞,发动机运行时,首先将燃料喷入预燃室,由预燃室内部的火花塞点火燃烧,预燃室内压力迅速升高,促使高温燃气以火焰射流的形式经通道进入主燃烧室,在主燃室内发展成多束火焰点燃主燃烧室内的稀薄混合气,此方法可以使火焰更好的喷入主燃烧室,接触更多的未点燃的混合气,提高点火能量,加强燃烧室内的气流扰动。相比传统的火花塞点火,预燃室可以大幅提高燃烧速度,提前燃烧重心,实现稀薄燃烧,提高发动机热效率。一般来讲,预燃室壳体是单独做出来,然后通过压装或者其它连接措施装配在气缸盖上,有的没有专门的冷却措施,这样的话,预燃室长期在高温下工作,也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温度过高,会导致预燃室内的火花塞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还会使得预燃室喷嘴因过热而融化或者损坏,还可能会因为局部温度过高,形成热点而引起早燃等。有的有专门的冷却措施,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气缸盖(1),所述气缸盖(1)上设有主燃室、第一安装孔(101)、第二安装孔(102)、第三安装孔(103)、两个进气流道、冷却流道(104)及两个排气流道,所述第二安装孔(102)和所述第三安装孔(103)位于两个所述进气流道之间且所述第二安装孔(102)位于所述第三安装孔(103)的上方,所述主燃室分别与所述进气流道、所述排气流道及所述第一安装孔(101)连通,所述第二安装孔(102)与所述第一安装孔(101)连通;/n预燃室(2),过盈配合在所述第一安装孔(101)内且其内限定出预燃腔;/n火花塞(3),固定设置在所述预燃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缸盖(1),所述气缸盖(1)上设有主燃室、第一安装孔(101)、第二安装孔(102)、第三安装孔(103)、两个进气流道、冷却流道(104)及两个排气流道,所述第二安装孔(102)和所述第三安装孔(103)位于两个所述进气流道之间且所述第二安装孔(102)位于所述第三安装孔(103)的上方,所述主燃室分别与所述进气流道、所述排气流道及所述第一安装孔(101)连通,所述第二安装孔(102)与所述第一安装孔(101)连通;
预燃室(2),过盈配合在所述第一安装孔(101)内且其内限定出预燃腔;
火花塞(3),固定设置在所述预燃腔内且与所述预燃室(2)围成预燃空间(301);
预燃混合喷油组件(4),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孔(102)内,包括同轴设置的预燃喷油器(41)和预燃混合喷射器(42),所述预燃混合喷射器(42)与所述预燃空间(301)连通;
主燃喷油器(5),设置在所述第三安装孔(103)内;
所述冷却流道(104)包围所述火花塞(3)、所述预燃空间(301)、所述预燃混合喷射器(42)及所述排气流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纹套(6),所述螺纹套(6)螺纹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孔(101)内且与所述预燃室(2)抵接,所述螺纹套(6)用于沿所述第一安装孔(101)的轴向限位所述预燃室(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燃室(2)为奥氏体铬镍不锈钢预燃室,所述预燃室(2)的外表面设有铜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燃混合喷射器(42)上设有预燃进气孔(4201),所述气缸盖(1)上设有预燃进气通道(105),所述预燃进气通道(105)与所述预燃进气孔(4201)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燃混合喷射器(42)的外侧套设有两个第一密封圈(71),所述预燃进气孔(4201)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密封圈(71)之间,所述第一密封圈(71)夹设于所述预燃混合喷射器(42)和所述气缸盖(1)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成,杨文蕾,刘日斌,韩令海,刘东航,陈明,白洪江,孙明陆,张天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