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铁车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隧道及地下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地铁车站施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城市地下轨道交通设施建设正迅速发展。目前,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的建设规模逐渐增大,大跨度、大埋深的地铁车站也越来越多,采取合理安全高效的地铁车站建造技术至关重要。目前,明挖法建造地铁车站较为普遍,但是在繁华城区进行土方大开挖,对于城市环境及城市交通影响较大,且随着地铁车站埋深的增加,明挖法施工未必经济,且基坑暴露时间久,安全性也难以保证;PBA工法建造地铁车站,通过采用小导洞内施工钻孔桩,然后经过一系列受力转换实现地铁车站的大跨空间结构,该方法对于环境及交通影响较小,但施工步序复杂,工效较低,且需要开挖较多的导洞,对工程土体的扰动也较大;盾构、顶管等机械化暗挖技术,具有高效、安全、环保、施工占地少等优点,常用于地铁区间隧道的施工,对于地铁车站的施工应用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地铁车站施工步序复杂、功效低且不安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铁车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条通过暗挖施工得到的地铁隧道(4),两条地铁隧道(4)之间施工得到站厅主体结构,地铁隧道(4)通过联络口(11)与站厅主体结构相连通;所述站厅主体结构包括顶板和底板结构(7),且顶板为穹顶(6),穹顶(6)和底板结构(7)均与地铁隧道(4)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车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条通过暗挖施工得到的地铁隧道(4),两条地铁隧道(4)之间施工得到站厅主体结构,地铁隧道(4)通过联络口(11)与站厅主体结构相连通;所述站厅主体结构包括顶板和底板结构(7),且顶板为穹顶(6),穹顶(6)和底板结构(7)均与地铁隧道(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结构(7)包括站厅板(10),站厅板(10)的下部设有仰拱(8),仰拱(8)的顶部朝向地面的一侧,仰拱(8)的两端分别与两条地铁隧道(4)对应连接,且仰拱(8)与站厅板(10)之间设有立柱(9)。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铁车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铁隧道(4)包括管片,所述管片包括普通管片和高强度管片(5),普通管片和高强度管片(5)相连接组成环形结构,在管片上间隔设置联络口(11),且穹顶(6)和底板结构(7)均与高强度管片(5)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铁车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络口(11)的侧壁上设有环梁(16)。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地铁车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络口(11)上设有屏蔽门(14)。
6.一种地铁车站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分别开挖起点横通道(1)和终点横通道(2);
S2,在起点横通道(1)和终点横通道(2)之间分别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少辉,程鹏,罗长明,李洋,付增,张雯雯,苏明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