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地下工程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下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多层地下工程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规模的急剧扩大,城市用地日趋紧张,城市空间资源日益短缺;同时伴随着城市基础设施老化,以及人们对改善居住条件和环境保护需求的不断提升,使得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城市已建成区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有着非常独特复杂的边界条件,采用现有的技术难以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土地资源进行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同时在现阶段开发过程中,常采用的明挖建造方法仍对周边建筑物、交通、景观和管线存在巨大影响,给建设过程及城市正常生活带来的较大的困扰。而已有的暗挖法主要应用于断面简单、跨度在一定范围内的隧道工程,如地铁区间隧道、地下通道等,对于大跨、多跨、断面复杂的大型地下空间如地下停车场、地铁车站、地下商场等,采用已有的暗挖建造方法难度大、风险高、造价高、效率低,不能有效满足大型地下空间开发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采用现有的开挖方法开挖大型地下空间时,存在难度大、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地下工程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条通过暗挖施工得到的先行导洞(3),两条先行导洞(3)之间施工得到拱顶支护结构和层支护结构,且层支护结构的数量至少为一层;所述层支护结构设置在拱顶支护结构的下方,层支护结构的下部设有底支护结构;所述先行导洞(3)内设有组合式衬砌(5),且拱顶支护结构、层支护结构和底支护结构均与组合式衬砌(5)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地下工程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条通过暗挖施工得到的先行导洞(3),两条先行导洞(3)之间施工得到拱顶支护结构和层支护结构,且层支护结构的数量至少为一层;所述层支护结构设置在拱顶支护结构的下方,层支护结构的下部设有底支护结构;所述先行导洞(3)内设有组合式衬砌(5),且拱顶支护结构、层支护结构和底支护结构均与组合式衬砌(5)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地下工程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拱顶支护结构包括拱壳初支结构(4)和顶板(6),顶板(6)设置在拱壳初支结构(4)的下部,且拱壳初支结构(4)的两端与两个组合式衬砌(5)对应连接,顶板(6)的两端分别通过上层纵梁(8)与拱壳初支结构(4)、层支护结构和底支护结构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地下工程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支护结构包括底板(10),底板(10)的两端分别通过下层纵梁(11)与两个组合式衬砌(5)对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地下工程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层支护结构包括楼板(7),楼板(7)的端部与拱顶支护结构对应连接,且楼板(7)通过柱体(9)与底支护结构相连接。
5.一种多层地下工程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分别开挖始发井(1)和接收井(2);
S2,在始发井(1)和接收井(2)之间分别开挖先行导洞(3),在先行导洞(3)内铺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鹏,张雯雯,于少辉,李洋,付增,罗长明,苏明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