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联络通道接口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022969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联络通道接口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查阅图纸,测量放线;面层硬化;设导流管对联络通道接口处土体进行泄水导流;地下室支护结构内侧的联络通道接口采用明挖施工,在地下室外墙和地下室支护结构之间安装多层工字钢A,各工字钢A之间通过连接筋相连;地下室支护结构外侧的联络通道接口采用暗挖施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施工方法充分利用现有的结构如地下室外墙和地下室支护结构作为受力体,来支撑所述联络通道接口的支护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省时省力,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提高了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联络通道接口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空间支护
,具体涉及一种地下空间联络接口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城市地下空间建设的兴起,使得地下结构呈现出多元化发展。在地下围护结构的作用下,新建地下空间呈出相互独立、封闭的特性、阻断了地下空间之间的联络。为促进地下空间之间的相互流通,通常在两个地下空间之间设置联络通道和接口,同时必须穿过两个接口之间的既有支护结构。联络接口的设置离不开支护结构,而地下接口施工通常采用暗挖法。地下结构在建成后,支护结构退役,支护结构与建成结构之间进行土方回填。受到施工空间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回填土压实度的质量往往很难保证,导致土体之间孔隙率较大。在地下结构投入使用后,孔隙部分被水所填充。在回填区域设置地下联络接口,采用暗挖法进行地下开挖作业,土体含水量高、稳定性差,地下可操作空间小,开挖难度大,施工造价高,工期长且会严重影响已建成区域的正常运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既有结构支护的稳定性好、施工难度下的地下空间联络通道接口施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联络通道接口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一、查阅图纸,测量放线:查阅已建成的地下通道和地下室图纸、使用年限、支护结构形式,调查周边管线、地下水位情况,并测量放出待施工联络通道接口的开挖轮廓线;/n步骤二、面层硬化:沿联络通道接口的开挖轮廓线清理面层土体,开挖至地下室和地下室支护结构顶标高,在对开挖土体周边进行硬化处理,同时设置300mm×300mm的截水沟;/n步骤三、设导流管,对联络通道接口处土体进行泄水导流;/n步骤四、明挖段施工:地下室支护结构内侧的联络通道接口采用明挖施工,为明挖段;地下室支护结构外侧的联络通道接口采用暗挖施工,为暗挖段;/na、安装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联络通道接口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查阅图纸,测量放线:查阅已建成的地下通道和地下室图纸、使用年限、支护结构形式,调查周边管线、地下水位情况,并测量放出待施工联络通道接口的开挖轮廓线;
步骤二、面层硬化:沿联络通道接口的开挖轮廓线清理面层土体,开挖至地下室和地下室支护结构顶标高,在对开挖土体周边进行硬化处理,同时设置300mm×300mm的截水沟;
步骤三、设导流管,对联络通道接口处土体进行泄水导流;
步骤四、明挖段施工:地下室支护结构内侧的联络通道接口采用明挖施工,为明挖段;地下室支护结构外侧的联络通道接口采用暗挖施工,为暗挖段;
a、安装第一节工字钢A:在地下室外墙和地下室支护结构之间安装第一节工字钢A,工字钢A内外两侧设置连接筋并向下延伸,用于与下部的工字钢A相连;
b、超前小导管支护:在第一节工字钢A下方打设超前小导管托住第一节工字钢A;在超前小导管的外周面沿超前小导管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多环且整体呈梅花型的注浆孔;
c、土方开挖及支护:开挖土体至第二节工字钢A标高,安装第二节工字钢A,并通过内外两侧的连接筋焊接第一节工字钢A和第二节工字钢A;连接筋的面层设置钢筋网片后进行喷砼;混凝土强度达到80%后,向超前小导管内注入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按上述方法逐榀竖向开挖至联络通道接口顶部;
d、两侧加固:从联络通道接口内侧对两侧土体进行加固,沿联络通道接口明挖段两侧打设双排洞外导管,双排洞外导管的两端分别嵌入地下室外墙和地下室支护结构内部;双排洞外导管注入双液浆加固联络通道接口明挖段两侧土体;
e、全断面注浆加固:通过地下室外墙,在整个洞口面的横向和纵向均匀间隔布置洞口面小导管整体注浆加固,使得开挖面土体固化,避免开挖过程中垮塌;全断面注浆完成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红西谢征兵黄祥国柯文汇王蓓柳意薛坦李海桂巍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