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砂充填一体化井口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开采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防砂充填一体化井口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地层出砂日益加剧。而细分层系的调整开发,使得多层井数量大大增加,分层压裂防砂工艺能够有针对性的对整个地层进行区别改造和防砂施工,并确保各层之间相互独立,已被大范围推广。目前,压裂防砂作业用的井口均为固定井口,存在安装、拆卸复杂等一系列问题。当在压裂充填结束后需要倒管线反洗井,单层充填需要上提管柱丢手,分层防砂需要起管柱换层施工,固定井口显然无法满足要求。首先,固定井口存在操作不便且存在施工安全隐患。其次,分层防砂换层施工中,起管柱时需要拆装底座法兰,工作量大、耗时较长,且有砂卡管柱风险,安全隐患大。第三,单层充填中若出现反洗不通,需快速起管柱情况时,现有井口结构无法满足要求。专利号为CN111236886A的专利技术就公开了一种浮式旋转滑动防砂井口装置及方法,包括滑动井口、旋转井口、连接管汇和施工控制管汇,所述的滑动井口包括下接头、底法兰、快装帽、中心管,中心管穿过快装帽穿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砂充填一体化井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井口本体(1)、上中心管(2)、下中心管(3)、井口连接罩体(4)和管道连接三通(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砂充填一体化井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井口本体(1)、上中心管(2)、下中心管(3)、井口连接罩体(4)和管道连接三通(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砂充填一体化井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口本体(1)的上端面连接有井口法兰(101),所述井口法兰(101)的内侧面开设有第一密封圈凹槽(102),所述井口连接罩体(4)的下端开口设置有罩体法兰(401),所述罩体法兰(401)的内侧面开设有与第一密封圈凹槽(102)对应的第二密封圈凹槽(402),所述井口法兰(101)和罩体法兰(401)之间通过螺栓(103)紧固连接,且所述第一密封圈凹槽(102)和第二密封圈凹槽(402)之间设置有大橡胶密封圈(104);位于所述井口法兰(101)下方的井口本体(1)内壁上开设有环形内槽(105),所述环形内槽(105)中设置有与环形内槽(105)相配合的环形筛网框(6),所述环形筛网框(6)中设置有防砂筛网(601),所述环形筛网框(6)的上表面均匀连接有若干振动弹簧(602),若干所述振动弹簧(602)的上端均与环形内槽(105)的上侧壁相连接;位于所述环形内槽(105)下方的井口本体(1)左右两侧面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支管(106)和第二支管(107),所述第一支管(106)和第二支管(107)之间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支管(106)和第二支管(107)的外端面均连接有支管法兰(108),所述支管法兰(108)的外侧面开设有环形卡槽(109),所述第一支管(106)和第二支管(107)中均设置有过滤筛筒(7),所述过滤筛筒(7)的外端连接有与环形卡槽(109)相配合的凸环(701),所述过滤筛筒(7)的内侧面和外圆面上均开设有筛孔(702),所述第一支管(106)和第二支管(107)的外端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套管(110)和第二套管(111),所述第一套管(110)和第二套管(111)上均设置有套管阀门(113),所述第一套管(110)与第二套管(111)的内端面均设置有套管法兰(112),所述第一支管(106)与第一套管(110)之间、第二支管(107)与第二套管(111)之间均通过支管法兰(108)和套管法兰(112)实现紧固连接,且所述套管法兰(112)将过滤筛筒(7)上的凸环(701)压入环形卡槽(109)中;所述井口连接罩体(4)的上端面圆心处开设有圆台形插口(403),位于所述圆台形插口(403)外圆侧的井口连接罩体(4)的上表面呈环形阵列开设有若干螺纹盲孔(404),所述井口连接罩体(4)的上方设置有与圆台形插口(403)相配合的圆台柱形密封块(8),所述圆台柱形密封块(8)的上端面连接有圆板(801),所述圆板(801)的外圆侧开设有若干与每个螺纹盲孔(404)相对应的通孔(802),所述通孔(802)与螺纹盲孔(404)之间设置有连接螺丝柱(803),所述下中心管(3)贯穿圆台柱形密封块(8)和圆板(801),且与圆台柱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市正能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