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转控制头用新型大壳体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勘探开发
,是一种旋转控制头用新型大壳体装置。
技术介绍
旋转控制头的壳体装置是提供欠平衡、控压钻井及旋转头单项服务,井口密封,保障油气井安全钻井的装置,它通常接到钻井队钻机底座下的井口装置上,但是现有的壳体不能与大尺寸井口装置配合安装,从而不能在钻井时实现井口密封,导致油气井不能进行安全的钻井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旋转控制头用新型大壳体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的壳体不能与大尺寸井口装置配合安装,从而不能在钻井时实现井口密封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旋转控制头用新型大壳体装置,包括壳体、内衬套、卡箍和卡瓦,壳体为四通结构,壳体的上端口、左端口、右端口和下端口相互连通,壳体的上部内侧密封连接有内侧能够与旋转总成的中部外环台外侧密封接触的内衬套,对应内衬套位置的壳体上部外侧套装有上部位于壳体上方的卡箍,卡箍包括左右对称分布的左卡箍和右卡箍,左卡箍的一端与右卡箍的一端铰接连接在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控制头用新型大壳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内衬套、卡箍和卡瓦,壳体为四通结构,壳体的上端口、左端口、右端口和下端口相互连通,壳体的上部内侧密封连接有内侧能够与旋转总成的中部外环台外侧密封接触的内衬套,对应内衬套位置的壳体上部外侧套装有上部位于壳体上方的卡箍,卡箍包括左右对称分布的左卡箍和右卡箍,左卡箍的一端与右卡箍的一端铰接连接在一起,左卡箍的另一端与右卡箍的另一端通过紧固装置固定在一起,卡瓦包括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分布左卡瓦和右卡瓦,左卡箍内侧固定安装有半圆环形且开口向右的左卡瓦,右卡箍内侧固定安装有半圆环形且开口向左的右卡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控制头用新型大壳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内衬套、卡箍和卡瓦,壳体为四通结构,壳体的上端口、左端口、右端口和下端口相互连通,壳体的上部内侧密封连接有内侧能够与旋转总成的中部外环台外侧密封接触的内衬套,对应内衬套位置的壳体上部外侧套装有上部位于壳体上方的卡箍,卡箍包括左右对称分布的左卡箍和右卡箍,左卡箍的一端与右卡箍的一端铰接连接在一起,左卡箍的另一端与右卡箍的另一端通过紧固装置固定在一起,卡瓦包括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分布左卡瓦和右卡瓦,左卡箍内侧固定安装有半圆环形且开口向右的左卡瓦,右卡箍内侧固定安装有半圆环形且开口向左的右卡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控制头用新型大壳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应内衬套位置的壳体上部外侧上下间隔设有第一外环台和下环台,对应第一外环台和下环台之间位置的壳体外侧形成下外环槽,左卡箍中部内侧和右卡箍中部内侧分别设有左半环槽和右半环槽,左半环槽和右半环槽能够形成与第一外环台相匹配的内环槽,第一外环台位于内环槽内侧,对应内环槽下方位置的左卡箍和右卡箍内侧分别设有左半环台和右半环台,左半环台和右半环台能够形成位于下外环槽内侧的内凸台,对应内环槽下方位置的左卡箍和右卡箍内侧均固定有内径由上至下依次减小的第一内环台和第二内环台,左卡瓦和右卡瓦的上部外侧均设有第二外环台,左卡瓦和右卡瓦的下部外侧均设有第三外环台,对应第二外环台和第三外环台之间位置的左卡瓦外侧和右卡瓦外侧均形成上外环槽,第一内环台位于上外环槽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控制头用新型大壳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螺栓,左卡瓦的第二外环台上端和右卡瓦的第二外环台上端均沿圆周均布有至少两个上下贯通的上螺纹孔,对应上螺纹孔位置的第一内环台上侧沿圆周均布有至少两个上下贯通的下螺纹孔,连接螺栓的下部穿过上螺纹孔后螺接于下螺纹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旋转控制头用新型大壳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内衬套下部内侧设有能够阻止旋转总成向下移动的第三内环台,对应第三内环台上方位置的内衬套下部内侧上下间隔设有至少一个中内环槽,每个中内环槽内均设有内密封圈,内衬套内侧通过内密封圈与旋转总成的中部外环台下部外侧密封接触,内衬套中上部外侧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新伟,戴勇,胡挺,高晓辉,孙明亮,王志军,李德华,张志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