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运载火箭起竖的起竖装置和起吊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8254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运载火箭的起竖装置和起吊车。起竖装置包括:主体部、设于所述主体部的第一支撑部、至少两个第二支撑部,以及连接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支撑部的调节机构;其中,所述主体部在第一方向上包括彼此相反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支撑部设于所述第一侧;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支撑部沿所述主体部长度的第二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支撑部用于支撑待支撑物;所述调节机构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支撑部受到待支撑物施加的载荷的变化动态地调节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支撑部的载荷分配。该支起竖装置和起吊车,可以根据支撑物外壳受力变化,动态地调整载荷分配,从而极大的提高了起竖过程产品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运载火箭起竖的起竖装置和起吊车本申请为2018年3月28日提交的,名称为“起竖装置和起吊车”,申请号为“201810264152.0”的专利技术专利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产品起竖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运载火箭起竖的起竖装置和起吊车。
技术介绍
由于运载火箭或具有类似形状的产品具有较大的长细比,因此在起竖过程中,轴向的压力变化较大。这种具有较大长细比的产品的外壳许用面压要求常常较为苛刻,即壳体受力不能超过许用面压值。目前同类型的运载火箭整体起竖基本采用两点主支承的起竖模式,不满足壳体受力要求。采用三点及以上的支撑模式时,多采用两个主支撑加若干辅助支撑的模式。为了防止在起竖过程中,火箭外壳由于轴向受力不均而被损坏,通常通过增加起竖臂的刚度予以弥补,从而增大了起竖臂的质量。亟需设计一种新的起竖臂,以满足这种具有较大长细比结构的产品的起竖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运载火箭的起竖装置和起吊车。该支起竖装置可以根据支撑物外壳受力变化,动态地调整载荷分配,从而极大的提高了起竖过程产品的安全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运载火箭起竖的起竖装置。该起竖装置包括:主体部、设于所述主体部的第一支撑部、至少两个第二支撑部,以及连接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支撑部的调节机构;其中,所述主体部在第一方向上包括彼此相反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支撑部设于所述第一侧;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支撑部沿所述主体部长度的第二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支撑部用于支撑待支撑物;所述调节机构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支撑部受到待支撑物施加的载荷的变化动态地调节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支撑部的载荷分配。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机构为液压系统或气压系统。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机构为液压系统;其中所述液压系统包括第一液压油缸和第二液压油缸;所述第一液压油缸一端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支撑部,且另一端连接第一阀门;所述第二液压油缸的一端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二支撑部,且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一油缸和所述第二油缸的正腔通过正腔管路连通,以形成正腔等压系统,所述第一油缸和所述第二油缸的反腔通过反腔管路连通,以形成反腔等压系统;所述第一阀门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油缸和所述第二油缸的油量及油位。在一个实施例中,起竖装置包括:设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第一侧的多个第二支撑部,所述液压系统包括多个分别一一对应所述多个第二支撑部的多个油缸;其中所述多个第二支撑部分别连接对应的油缸的一端,且油缸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阀门;所述多个油缸的正腔通过正腔管路连通,以形成正腔等压系统,且反腔通过反腔管路连通,以形成反腔等压系统;所述第一阀门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油缸和所述第二油缸的油量及油位。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沿所述主体部长度的所述第二方向上,靠近所述第一支撑部的第二支撑部所对应的油缸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或等于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的第二支撑部所对应的油缸的横截面面积。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沿所述主体部长度的所述第二方向上,从靠近所述第一支撑部向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所依次设置的所述第二支撑部分别对应的油缸的横截面面积依次递增。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正腔管路连接蓄能器,该蓄能器用于补偿所述液压系统的液体泄露。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阀门为三位四通阀。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部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所述第一侧,且旋转轴线与所述主体部的宽度方向一致。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部为3-12个,所述第二支撑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同侧。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部彼此之间同轴设置,且与所述第一支撑部同轴设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起吊车,包括如上所述的起竖装置。本专利技术的起竖装置和起吊车,通过设置至少两个第二支撑部以及连接第二支撑部的调节机构,可以根据起竖过程中产品外壳的载荷变化,动态地调整被起吊物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载荷分配,从而提高起竖装置起竖火箭等产品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在阅读具体实施方式并且在查看附图之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另外的特征和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起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调节机构的示意图。图3a和3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调节机构示意图。图4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起竖装置的示意图。图4b为对应图4a的起竖装置的液压系统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含蓄能器的液压系统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含升降机构和支撑结构的支架车的示意图。图7为火箭配合起竖装置的起竖方向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诸如“下面”、“下方”、“在…下”、“低”、“上方”、“在…上”、“高”等的空间关系术语用于使描述方便,以解释一个元件相对于第二元件的定位,表示除了与图中示出的那些取向不同的取向以外,这些术语旨在涵盖器件的不同取向。另外,例如“一个元件在另一个元件上/下”可以表示两个元件直接接触,也可以表示两个元件之间还具有其他元件。此外,诸如“第一”、“第二”等的术语也用于描述各个元件、区、部分等,并且不应被当作限制。类似的术语在描述通篇中表示类似的元件。如前所述,在采用具有三点及三点以上的支撑部的起竖臂起竖运载火箭等具有较大长细比的产品时,起竖臂通常设有两个主支承加若干辅助支承,以避免由于采用仅具有两点主支撑的起竖臂可能造成的对例如火箭外壳的损坏。例如,辅助支承可以采用液压或弹簧形式,各个辅助支撑彼此独立,即辅助支撑处箭体的载荷不进行控制,无法进行壳体面压的定量分配。也就是说,在产品起竖过程中,这种主支撑配合辅助支撑的模式存在载荷静不定的问题,且这种载荷静不定情况会与起竖臂的刚度变化相耦合,从而导致各个支撑点在载荷设计阶段无法定量计算。例如,在火箭等产品的起竖过程中,常常会由于刚度耦合不良造成局部的超载,严重时可能造成外壳的损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传统方案通常是通过提高起竖臂(例如,大跨度悬梁臂)的刚度的方式减小箭体起竖过程中的载荷偏差。一方面,这种通过提高起竖臂的刚度的方式无法彻底消除箭体轴向的载荷偏差;另一方面常常使起竖臂的质量过大,从而造成系统过于笨重。例如,这种通过提高起竖臂刚度的方式消除箭体起竖过程的载荷偏差的方法,可以导致起竖臂的质量远超过被起竖的目标火箭的质量。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运载火箭起竖的起竖装置。参见图1,该起竖装置包括:主体部1、设于主体部1的第一支撑部2、至少两个第二支撑部3,以及连接至少两个第二支撑部3的调节机构4。其中,主体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运载火箭起竖的起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体部、设于所述主体部的第一支撑部、多个第二支撑部,以及连接所述多个第二支撑部的调节机构;/n其中,所述主体部在第一方向上包括彼此相反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多个第二支撑部设于所述第一侧;所述多个第二支撑部沿所述主体部长度的第二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多个第二支撑部用于支撑待支撑物;在所述主体部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多个第二支撑部位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同一侧,且从靠近所述第一支撑部到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的方向上,相邻两个第二支撑部之间的间隔的距离逐渐增大;/n所述调节机构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支撑部受到待支撑物施加的载荷的变化动态地调节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支撑部的载荷分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运载火箭起竖的起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部、设于所述主体部的第一支撑部、多个第二支撑部,以及连接所述多个第二支撑部的调节机构;
其中,所述主体部在第一方向上包括彼此相反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多个第二支撑部设于所述第一侧;所述多个第二支撑部沿所述主体部长度的第二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多个第二支撑部用于支撑待支撑物;在所述主体部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多个第二支撑部位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同一侧,且从靠近所述第一支撑部到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的方向上,相邻两个第二支撑部之间的间隔的距离逐渐增大;
所述调节机构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支撑部受到待支撑物施加的载荷的变化动态地调节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支撑部的载荷分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竖装置,其特征在于,从靠近所述第一支撑部到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的方向上,相邻两个第二支撑部之间的间隔距离逐次增加20-4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为液压系统;
其中所述液压系统包括第一液压油缸和第二液压油缸;所述第一液压油缸一端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支撑部,且另一端连接第一阀门;所述第二液压油缸的一端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二支撑部,且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阀门;
所述第一液压油缸和所述第二液压油缸的正腔通过正腔管路连通,以形成正腔等压系统,所述第一液压油缸和所述第二液压油缸的反腔通过反腔管路连通,以形成反腔等压系统;
所述第一阀门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液压油缸和所述第二液压油缸的油量及油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刚吴雪
申请(专利权)人:蓝箭航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